港媒:潘建偉團隊新突破,可能使“容錯”量子計算成爲現實

天機調茶局 2024-05-15 20:32:49
近日,據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消息稱,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人工量子系統,這不僅對物理學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而且可能爲容錯量子計算鋪平道路。研究團隊利用光子模擬了一種稱爲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帶電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效應之前只在電子中觀察到過。

觀察人士指出,他們還開發了一種新的量子比特——等離子體量子比特(Plasmonium qubit),在常溫下無需磁場就能複制這一現象。這項技術預計將對量子技術的發展産生重大影響,並可能應用于解決經典計算機難以處理的量子系統模擬問題。

量子科技的飛躍發展

在中國科技的發展曆程中,量子計算技術始終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近,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頂尖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及其團隊再次讓世界矚目,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人工量子系統——Plasmonium量子比特。這一突破不僅爲物理學的研究開辟了新天地,也爲實現容錯量子計算鋪平了道路。

在傳統物理學中,量子霍爾效應是一種只能在極端條件下觀察到的現象,需要強大的磁場和極低的溫度。

然而,潘建偉團隊使用光子成功模擬了這一效應,無需外部磁場和低溫環境,極大地簡化了實驗條件。他們利用光子——這些不帶電荷的基本粒子——在一個由Plasmonium組成的陣列中進行操作,使光子的行爲更易于操控和觀察。

這一技術的實現不僅是理論研究的重大突破,也預示著量子計算技術在未來的應用潛力。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表示,此項成就在量子模擬領域將具有重大影響,預計將推動量子技術的整體發展。量子模擬技術將成爲所謂“第二量子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模擬那些對經典計算機來說極具挑戰性的量子系統。

不僅如此,潘建偉和他的團隊還在全球範圍內處于領導地位,他們在2016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

去年,他們又公布了“九章3”量子計算機原型,這是首個能操控255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其特定計算速度已經遠超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盡管“九章3”尚未適用于如密碼學、天氣預報或材料設計等高計算需求領域,但已可見其未來潛力。

我認爲,這些成就不僅展示了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雄厚實力,更是中國智慧和中國速度的象征。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這些研究的深入,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極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探索量子力學的新境界

潘建偉團隊的研究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量子物理深層次理解的一次飛躍。

通過這種新的量子模擬系統,科學家們能夠創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奇異量子狀態。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它爲理解宇宙的基本法則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實驗平台。

通過控制光子在特定陣列中的相對能量和連接強度,可以觀察到光子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形成獨特的動態模式。這種深入的實驗研究將有助于解開量子力學的許多謎團。

雖然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前景廣闊,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著許多挑戰。

首先,量子計算機的穩定性和錯誤率控制是大問題。目前的量子計算機還不能長時間保持其量子態,這使得長時間運行複雜計算變得困難。此外,量子計算機的錯誤率比傳統計算機高得多,這需要通過複雜的錯誤校正機制來解決。

在全球範圍內,量子計算技術的競爭異常激烈,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投入巨額資源以求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先。

中國在這場科技競賽中表現出色,不僅在理論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更在實際應用開發上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從“墨子”衛星到“九章”系列量子計算機的開發,中國科學家們的成就讓世界矚目。

未來的發展方向量子計算技術未來的發展將更加側重于實用性和可擴展性。隨著技術的成熟,我們可以預見量子計算機在藥物開發、材料科學、複雜系統模擬等領域的應用將逐漸變爲現實。

同時,量子互聯網的概念也正在逐步成形,這將使量子計算的資源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共享,極大地提高計算效率和安全性。

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爲人類的科技進步開辟了新的道路。盡管面臨挑戰,但每一次技術突破都在爲我們帶來更加廣闊的未來。

本文基于《南早》的相關文章,用相對通俗的語言,介紹了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未來發展方向,希望能爲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啓發。

如果你對量子計算或相關科技領域有進一步的興趣或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5 阅读:745
评论列表
  • 中國人發明的科學技術,用英文來寫的,真是狗屎一樣

  • 2024-05-16 18:38

    關于潘總的衆多“發明”,我只能“呵呵”!

  • 2024-05-16 06:43

    潘建偉院士是中國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研究中關鍵人物。

  • 2024-05-17 11:48

    [點贊][點贊][點贊]

天機調茶局

簡介:南航博士/不一樣的國際視角/基于事實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