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報廢後,電池要運回生産國:歐盟對中國電車的一記重拳

軒江說商業 2024-05-16 07:18:54
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當廣告打開後,靜等5秒鍾,您在伸出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的叉號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我的文章了

去年六月,歐洲議會通過了《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這一法案設置了電動汽車電池和可充電工業電池的准入門檻。

只有那些擁有清晰碳足迹聲明、醒目標簽以及數字化電池護照的“綠色身份證”持有者,才有資格踏入歐盟市場的大門。

法案的最大特點就是:“誰生産,誰負責”,這一規定讓電池制造商們不得不承擔起電池回收的責任,否則將無法進入歐洲市場。

從表面來看,這個法規僅僅只是一個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但是實際上這個法規還是對于歐洲本地車企的一種保護措施。用環保的旗號爲其他國家想要進入歐洲市場的電車企業設置了一道無形的貿易壁壘。

對于中國想要進軍歐洲市場的車企來說,毫無疑問是一記重拳。

一、電池的種類和廢棄電池的汙染

想要了解這個法案對于中國車企在生産中的影響,首先就要知道電池的種類,還有廢棄電池有可能造成的汙染。

電池,作爲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工具,主要可以分爲兩大類:一次電池和二次電池。

一次電池,即不可充電的電池,大部分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在生活中可以買到的電池。一次電池包括了常見的普通鋅錳電池、堿性鋅錳電池以及較爲特殊的氧化汞電池等。

其中,只有廢氧化汞電池因爲含有有害成分,所以被歸類爲危險廢物,然而其他一次電池在廢棄後,並沒有有害成分,並不會對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汙染,但這也不代表可以隨意丟棄。

二次電池,也就是可以重複充電的電池,主要又分爲可充電幹電池和濕式蓄電池兩大類別,這些電池也是造成電池汙染的主要來源。

充電幹電池包括鎳镉電池、鎳氫電池和锂電池等。濕式蓄電池,使用最多的就是鉛酸蓄電池,多被用于電動車之中。這兩類二次電池在報廢後,特別是鎳镉電池和鉛酸蓄電池,由于它們含有大量的鉛、镉等重金屬,因而也被列爲危險廢物,千萬不能隨意丟棄。

這些廢舊電池中的重金屬,如汞、镉、鉛等,如果未經妥善處理而隨意丟棄,很可能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進而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而且這種汙染是不可逆的。

在電池報廢後,無論是電池生産者還是消費者,都應當積極參與有害電池的分類回收,確保其得到妥善處理。對于企業而言,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規,生産符合環保標准的電池産品,引導消費市場向高性能、環保型電池轉變。

二、《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是什麽

這一法規爲歐盟單一市場內的電池生産和處理設立了全面的指導框架。

該法規廣泛適用于各種電池,不僅涵蓋了廢舊便攜式電池,還包括了電動汽車電池和工業電池等關鍵領域。其核心目的在于通過法律手段限制電池中有害物質的含量,確保市場上的電池在必要的有害物質使用上達到最小化,並定期對關注物質的使用情況進行審查。

從2025年起,法規將強制執行更高的回收效率和材料回收目標。這意味著,所有收集到的廢電池都必須經過回收處理,特別是針對钴、锂和鎳等關鍵原材料,法規要求實現高水平的回收利用率。

此外,對于容量超過2kWh的可充電工業電池、LMT電池和EV電池,法規還提出了碳足迹要求,要求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提供關于電池整個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聲明和標簽。

這一要求將促使企業更加關注電池生産過程中的碳排放問題,推動電池産業的綠色化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法規第一次電池護照的概念。

人有護照,電池有護照倒是頭一次聽說,那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電池護照就是電池制造商提供的包括容量、性能、用途、化學成分和可回收材料等在內的詳細信息。

這些信息將通過數字護照的形式進行披露,確保消費者和回收企業能夠准確了解電池的各項參數,爲電池的回收處理提供便利。

法規要求這一制度在48個月內生效,並規定歐盟委員會應建立一個通用的信息交互系統,以便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電池進行電子記錄管理。

三、《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對中國新能源電車在歐洲市場有什麽影響

《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的實施對中國內地想要進軍歐洲市場的車企無疑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促進作用,也有增加了成本的負面作用。

因爲法規要求電池制造商必須處理他們生産的電池,迫使其不得不在生産的過程中就去考慮回收利用的問題。

由于中國的生産地距離歐洲較遠,這對中國企業來說意味著需要提前規劃和投入大量資源來滿足歐盟的環保標准和回收要求。

首先,車企必須要在産品設計階段考慮回收利用,這樣便于在後續回收的過程之中節約成本。

此外,法規對動力電池的最低回收率和材料回收目標也有要求,這促使企業必須對其生産或使用的電池進行回收利用,並制定具體的回收比例及時間節點等。

其次,法規對中國企業的市場准入提出了更高的門檻。歐盟將電池回收和環境保護作爲評判企業是否符合准入標准的重要依據,這意味著未來想要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企業需要符合更嚴格的環保要求,否則將無法獲得准入資格。

這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一種挑戰,但也是一種機遇,因爲符合法規要求的企業將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相較于之前將會獲得更高的利潤。

另外,法規的實施也對中國內地的電動汽車産業鏈産生了影響。因爲中國企業有機會通過提高産品質量和環保標准來贏得國際市場的認可。那麽也可以證明他們有能力用更高的標准對待中國國內的市場。

簡而言之,歐盟的這一項政策更像是一個准入門檻,它可以推動中國的車企去主動思考這方面的問題,這樣推進中國的車企滿足在歐洲市場的市場要求。

將不合格的車企攔在歐洲市場的大門之外,這樣可以在不改變市場份額的條件下,大合格車企的市場利潤。

所以對中國的企業來說既是阻力,也是動力,畢竟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是我國必須要堅持的大政方針。

四、未來中國的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方向

如果中國未來計劃對歐洲市場進行出口,那麽就需要深入了解和適應《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以確保其業務的合規性和競爭力。以下是一些針對這些企業的建議:

1.深入了解法規要求

首先,中國電車企業需要深入研究《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的具體內容和要求,特別是關于電池回收、材料回收、碳足迹聲明和電池護照等方面的規定。這將有助于企業明確自身在進口歐洲電車時需要滿足的環保標准和技術要求。

2.加強供應鏈管理

鑒于法規對電池回收和材料回收的嚴格要求,中國電車企業應加強與歐洲電池供應商的合作,確保所采購的電池符合歐盟的環保標准。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對電池的采購、生産、運輸和回收等環節進行全程跟蹤和監控,確保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3.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爲了滿足法規中關于碳足迹聲明和電池護照的要求,中國電車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通過引進先進的電池生産技術和管理經驗,企業可以降低電池生産過程中的碳排放,提高電池的回收利用率。同時,企業還應積極探索電池護照的信息披露和管理方式,確保相關信息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4.加強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

在進口歐洲電車之前,中國電車企業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通過了解歐洲市場的需求和競爭態勢,企業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場策略。同時,企業還應關注歐盟政策的變化和行業動態,及時調整自身的業務模式和戰略方向。

5.建立合作夥伴關系

爲了降低進口歐洲電車的成本和風險,中國電車企業可以積極尋求與歐洲當地企業的合作夥伴關系。通過與歐洲車企、電池制造商和回收企業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企業可以共同應對法規的挑戰,分享資源和經驗,提高整體競爭力。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企業回收電池時候的成本。

6.注重品牌建設和客戶服務

在進口歐洲電車的過程中,中國電車企業應注重品牌建設和客戶服務。通過提供優質的産品和服務,企業可以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強客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爲客戶提供及時、專業的技術支持和維修服務。

結語:

總之,《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的實施對中國進口歐洲電車的企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企業需要積極適應法規要求,加強供應鏈管理、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以及注重品牌建設和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工作,以確保業務的合規性和競爭力。

0 阅读:0

軒江說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