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土匪頭子派人求救:借40萬發子彈,脫困後一定加入新四軍

寫在雲端的曆史 2024-03-07 17:11:38

“別攔著俺們,找陳主任有急事!”

1944年10月初,浙東新四軍駐地門前,兩個賣茶葉蛋的農婦正跟警衛爭吵。

陳山聞訊趕來,卻收到一張借條:

情勢危急,彈盡糧絕,現借40萬發子彈,待解圍後定加入新四軍。可否信任?——署名:王鼎山

陳山大驚,連忙跑去找縱隊司令員商量。

可縱隊首長卻很爲難,先不說信任不信任,就是全縱隊的子彈都拿去,也湊不夠40萬發。

這王鼎山究竟是何人,竟然獅子大開口?他如此掏空新四軍的家底,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王鼎山,原本是浙東的一個小木匠,苦學多年,想憑借手藝養家糊口。

可當時正趕上軍閥混戰,每個行業都不景氣,再加上地主惡霸橫行鄉裏,百姓的生活十分艱難。

一天上午,王鼎山到大街上攬活兒,正趕上惡霸的兒子在欺負大姑娘,他忍不住上前理論,雙方發生了正面沖突。

他年輕氣盛,失手將惡霸兒子殺死。

王鼎山一下子懵了,就想趕快逃走,但他突然想到,如果自己走了,家人肯定會遭到報複。

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王鼎山提刀闖進惡霸家,將其全家滅門。

這下闖了大禍,家裏是待不住了,王鼎山只好帶著家人遠走高飛。

沒想到他因給村裏除了禍害,聲望驟增,十幾個年輕人都想跟他一起走。

王鼎山帶著一小隊人馬,登上高塘山,在那裏紮下營寨,落草爲寇。

高塘山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山裏資源豐富,還能開荒種田,簡直是土匪的天堂。

山下是進城的必經之路,打劫來往客商非常方便,每年都給王鼎山增加不少收入。

但王鼎山雖然是土匪,卻很有原則,他立下規矩,不動普通百姓,只搶劫、綁架豪門大戶,不到萬不得已不殺人。

抗日戰爭爆發後,王鼎山竟然敢拒絕日軍的收編,利用地形與日軍周旋多年。

王鼎山的所作所爲,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有些被擠兌的活不下去的農民,紛紛投奔王鼎山。

王鼎山的隊伍越發展越大,成了當地的一霸,連日本人也不敢小看。

但他心裏清楚,自己這樣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他有心抗日,但卻勢單力薄,當地土匪要不然被趕走,要不然也都暗中投靠了日僞。

就在王鼎山找不到方向的時候,一個人的到來,讓他看到了希望。

浙東一帶能跟王鼎山勢均力敵的,是以王虎爲首的一夥土匪。

但王虎和王鼎山不一樣,他無惡不作,當地百姓飽受摧殘。

1941年,王虎的隊伍裏來了一個叫陳山的青年,他槍法很准,打仗也很有智慧,很快就成爲土匪們的軍師,讓王虎對其言聽計從。

陳山指出王虎的隊伍戰鬥力低下,紀律散漫,應該進行改革,讓王虎放權給他。

經過陳山一年時間的改造,一支戰鬥力強,軍紀嚴明的隊伍誕生了。但他們不聽王虎的,而是跟隨陳山另起山頭,扯起大旗。

就在這時,王鼎山與陳山有了接觸,二人都是當地匪首,自然要互通有無。

王鼎山發現,陳山這個人非常正直,心裏也裝著家國大義,對其很有好感。

直到1943年,陳山帶隊消滅了日軍一個小隊,之後率隊加入了新四軍,並給王鼎山送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也表達了收編的意思。

王鼎山這時才明白,原來陳山是老地下黨員,專門打入土匪內部,進行收編的。

對于新四軍,王鼎山並不反感,畢竟雙方都是抗日的隊伍。

但加入新四軍,他還真沒想過,他知道新四軍規矩嚴,生活清苦,自己倒是能受得了,就怕手下人不能吃苦,到頭來再惹出麻煩。

王鼎山委婉地拒絕了陳山的好意,並表示將來如果需要幫忙,一定義不容辭。

受收王鼎山的回複,陳山也表示理解,只要積極抗日,那就是新四軍的朋友。

二人本來約定,等天下太平了在一起喝酒,沒想到不到一年,就發生了重大事件。

1944年10月初,日軍的進攻眼看著疲軟了,國民黨開始拉攏各地土匪,以圖擴大勢力。

王鼎山不想跟國民黨同流合汙,就拒絕了特派員收編的“好意”。

沒想到,對待拒不肯被收編的土匪,國民黨竟然調轉槍口,沖中國人開槍了。

王鼎山依托地形進行了堅決的反抗,但無奈胳膊擰不過大腿,彈藥已經所剩不多,被迫退到嵊縣一帶防守。

危急時刻,王鼎山派人去新四軍駐地找陳山,想要借40萬發子彈,只要能擺脫這次困境,立馬加入新四軍。

此時的陳山已經升任虞縣辦事處主任,收到借條後立馬跑去找縱隊司令員商議。

三四五支隊的何克希和譚啓龍兩位首長,聽到陳山的彙報後非常重視,他們很想團結所有的抗日力量,無奈新四軍自己的彈藥都不足,根本拿不出那麽多。

經過商議,首長命令陳山親自帶隊,前去營救王鼎山。

陳山帶隊將王鼎山的隊伍成功救出,他笑著對王鼎山說:“你真是獅子大開口啊,我們全縱隊也沒那麽多子彈,不過你們要是願意加入新四軍,那就能拿到配發的子彈了!”

王鼎山哈哈大笑,他燒掉山寨,率隊千人加入了新四軍。

同年12月17日,經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批准,將王鼎山所帶部隊中能作戰的370人,改編爲“嵊新奉抗日別動隊”,王鼎山任總隊長,陳山和單孝生爲副隊長。

這支部隊經過教育改造,大多數人都轉變成嚴守軍紀的戰士。

也有個別人陋習難改,遇到這樣情況,新四軍總是會發給路費,讓其自行安置,但前提條件是,如果發現再作惡,定殺不饒。

“別動隊”的副隊長單孝生,原是王鼎山手下的一個頭領,他受不了這份苦,離開了新四軍。

但單孝生依舊落草爲寇,最後落得個被槍殺的悲慘下場。

王鼎山加入革命隊伍後卻如魚得水,他表現積極,解放戰爭時就入了黨,跟隨華東野戰軍一路征戰,升至第一縱隊三旅9團副團長。

王鼎山的事迹,在浙東地區,一度傳爲佳話。

人生有無數種可能,即便出身不同,但只要做好選擇,往往也能有個不錯的結果。

但世上並沒有靠好吃懶做,躺著就能達到的成功,在選擇的基礎上,還要靠自己的努力。

1 阅读: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