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好孕丨世界噪音日,讓你的耳朵靜一靜

臍帶血說 2024-04-22 14:51:43

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

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惬意

與此同時,一些現代化“饋贈”也悄然而至

風聲雨聲讀書聲,聽的是一份閑適和恬淡

時不時的“嗞嗞”“叮裏當啷”“動次打次”

……

這些看不見的噪音汙染

真是讓人血壓飙升

而對于准媽媽們來說

它又何止是損害寶寶聽力這麽簡單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噪音已經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稍加不慎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甚至會引發失眠、頭暈、心血管等一系列健康問題。而我們都知道,爲了胎寶寶的健康成長,准媽媽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保證母嬰健康。面對生活中各種噪音的侵襲,孕媽媽們該如何應對呢?一起來看看。

科普:何爲噪音汙染?

噪音,通常被定義爲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任何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或對期望聽到的內容産生幹擾的聲音,都可被視爲噪音。

那什麽又是噪音汙染呢?噪音汙染是指所産生的環境噪音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音排放標准,並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我國根據環境噪音排放標准規定的數值來區分“環境噪音”與“環境噪音汙染”,在數值以內的稱爲“環境噪音”,超過數值並産生幹擾現象的稱爲“環境噪音汙染”。

噪音汙染一般發生在人口、生産集中的城區,大概包括以下三種:

①生活噪音,比如大功率音響、裝修施工等;

②交通噪音,比如城市快速路上過往車輛,地鐵、城際鐵路運營設施發出的噪音等;

③ 工業噪音,包括建築施工、工業生産等。

噪音不但會幹擾休息和睡眠,長期的噪音汙染還會對聽覺系統造成損傷,對人體的生理機能造成影響,甚至誘發多種疾病,切不可掉以輕心。

寶寶還在肚子裏,真的能聽見噪音嗎?

說到噪音對胎兒的影響,有人會說: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裏,應該聽不到這些聲音吧?其實,生過寶寶的媽媽都知道,懷孕大約五個月左右,我們隔著肚皮和寶寶說話,寶寶就已經有回應了。隨著胎兒的慢慢長大,聽力逐漸形成,各種噪音自然也會傳到胎寶寶的“耳朵”裏。

懷孕16-19周,胎寶寶聽力開始形成。這時寶寶能聽到媽媽心髒跳動、血液流動、胃腸蠕動的聲音,也能聽到媽媽溫柔的說話聲了。這些聲音都在30分貝左右,對胎兒聽力不會産生不良影響。到25孕周左右,胎寶寶的聽力幾乎與成人相等;至28周時,寶寶對音響刺激已經有了充分的反應能力。

不過,胎寶寶接受的噪音是通過母親腹壁傳播的,腹壁會將外面的聲音降低大約20分貝,外面的大吼大叫傳到胎寶寶那時,其實聲音並不大。但如果孕媽咪長期處于強噪音中,這種保護就很有限了。

強噪音!不只是損害胎寶寶聽力這麽簡單

短暫以及比較弱的噪音,對孕媽媽來說可能影響不會很大,但如果是持續不間斷的強烈噪音,不僅會對孕婦的健康産生危害,還會對胎兒産生許多不良的影響。

噪音對孕婦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幹擾睡眠,孕媽媽睡眠質量下降,很容易變得煩躁不安。另外,如果長期受噪音影響,會使孕婦的內分泌腺體功能紊亂,腦垂體分泌過多催産激素,從而引起子宮強烈收縮,可能導致流産、早産等。另外,據統計,在接觸強烈噪音的女性中,妊娠劇吐的發生率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率都比其它女性要高。

胎兒內耳如果長期受到高強噪音刺激,不但聽力會出現問題,還會使腦的部分區域受損,嚴重時可能影響大腦的發育。我國有學者對懷孕期間接觸強烈噪音(95分貝以上)的女性所生子女進行測試,並把結果同其它條件相似的小兒作比較,發現前者的智商水平比後者低。還有研究表明,長期處在噪音的環境下,寶寶將來的性格可能會比較煩躁,沒有耐心。

遠離噪音,守護寶寶的“動聽世界”

噪音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不容忽視,孕媽媽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遠離噪音環境,以便自己“靜心養胎”。具體可以這樣做:

居住環境有噪聲(如公路、鐵路、工地施工等)時,應暫時到別處居住。

避免在噪聲強度超過國家衛生標准的工作環境中辦公。

平常看電視、玩手機時要保證音量適度,且時間不宜過長。

胎教音樂要符合頻率、音強等方面的要求,且不宜超過一刻鍾。

不宜去噪聲大的場所,如KTV、電影院、劇場等。

注意與鞭炮聲、汽車喇叭聲等保持較遠距離。

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存在著噪音,每一位孕媽媽都應當讓自己遠離噪音環境,掌握科學的胎教方法,營造安靜舒適的孕育環境,保證胎兒在安全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0 阅读:2

臍帶血說

簡介:本號旨在把最先進的臍帶血技術和應用資訊帶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