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亮眼經濟增長的背後——新質生産力的吉林實踐

吉林日報 2024-05-15 20:40:21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今年以來,全國各省份在中央的號召和引領之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紛紛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産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産業,完善現代化産業體系。

新質澎湃、向新而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也陸續奔赴全國各地,采訪調研各地方、各産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探索與實踐。

2024 年,實施東北振興戰略邁進第三個十年。在這一關鍵節點,東北正在續寫全面振興的新篇章,他們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優勢和破局點在哪裏?

以吉林省爲例,作爲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業大省、生態強省,吉林工業化起步早,是我國汽車、化工、電影産業的“搖籃”,創造了衆多全國“第一”,爲新中國的發展作出過重要的曆史貢獻。

從工業看,一汽汽車、長客高鐵、長光衛星等“吉林制造”享譽全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吉林工業持續向好。

從農業看,吉林有近1億畝黑土地,糧食産量已連續3年超過800億斤,今年要建設1000萬畝高標准農田……走農業現代化道路,吉林有底氣、有想法。

從創新看,吉林有66所高等院校、106個科研機構和衆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走科技創新道路,吉林創新驅動的潛力巨大。

當發展新質生産力成爲吉林乃至整個東北地區搶占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的重要抓手,《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也奔赴吉林,探尋吉林的新質生産力“新”在何處?又正奔向何方?

吉林化纖集團生産車間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紅茹 石青川 | 北京、吉林報道

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産業升級。”這爲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4月的吉林,春意盎然,處處湧動著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

“你看,那邊是我們准備做碳纖維儲氫瓶的地方,現在雖然還沒開始批量生産,但已經完成産品研發了。”吉林化纖集團一名工人興奮地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現在我們碳纖維産量已經相當可觀,聽說未來還要擴大規模,然後把這一整片都連起來,到時候還會在這裏修一個進出廠區的新大門。”

不遠處,一棟清水樓前挂著科技中心的牌子,幾名建築工人正在對大樓做最後的收尾工作,路對面廠房裏機器的轟鳴聲與不遠處火車哐當哐當駛過的聲音交錯在一起,讓吉林化纖整個廠區顯得忙碌但有序。

作爲一家傳統紡織企業,近年來,吉林化纖積極謀劃轉型升級,開拓碳纖維這片“藍海”,並一躍成爲吉林省碳纖維産業的龍頭企業。

吉林化纖只是吉林省衆多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如果把吉林省整個的産業發展比作一棵棵茁壯成長的樹木,可以發現,近年來,吉林老工業基地這片“叢林”有了諸多的新變化:傳統産業的一些“老樹”借科技創新、數字賦能不斷萌出新芽;新興産業的“新樹”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正在茁壯成長、生機勃勃。

這些新變化的背後,是吉林對新型工業化的持續深入探索。

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3月14日在長春調研時表示,發展新質生産力,要突出抓好産業布局這一總體規劃,牢牢把握轉型數字化、服務智能化、發展低碳化、産業高級化趨勢,認真梳理自身資源禀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聚焦在“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産業”、建設“四新設施”中的功能定位,有選擇地推動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積極促進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努力構建具有吉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在吉林這片黑土地上,通過推進創新引領發展,新産業正加速培育,新質生産力正加快形成。

吉林市夜景

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2023年重點工作時指出:“我們扶優育強穩定工業運行,出台穩工業政策措施,支持企業穩産量、擴産能、拓市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8%,高于全國2.2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經濟發展再接再厲,再次交出了一份亮麗成績單,4月18日發布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顯示,GDP同比增長6.5%,全國排名第一。

“吉林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業大省、生態強省。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厚植曆史底蘊,傳承奮鬥基因,全力‘補考’‘趕考’,全面振興新突破蓄勢待發。”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22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如是說。

一組組“熱騰騰”的數據背後,是吉林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吉林經濟增速快,政策因素不可或缺。

中央層面,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會議指出:要牢牢把握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強化東北的戰略支撐作用。

地方層面,2023年11月,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對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高品質生活體系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産業”、建設“四新設施”,前瞻布局産業規劃。

在政策效應推動下,吉林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積極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和冰雪經濟等産業,爲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孫久文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吉林省發展新質生産力,主要體現在對現有企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制造業的整體水平和效率。此外,産業集群化發展也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方面。

“吉林省正在培育産業集群,包括汽車産業集群、新能源産業集群等,通過産業集群化發展,提高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科技創新的驅動,即通過科技項目和研發投入,推動産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也助推吉林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産業體系。”孫久文說。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