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6個正副師長,有一人沒有授銜元帥,偉人感慨:委屈你啦

暢敏古今風雲 2024-03-26 13:21:57

八路軍有6個師長,唯獨有一人沒有授元帥軍銜,甚至大將都沒有評上,連偉人都感歎讓他委屈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在抗戰初期,八路軍總兵力約爲4萬人,由朱老總和彭總以及葉劍英率領,下轄三個主力師即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其中115師的正副師長爲林總、聶榮臻,120師的正副師長爲賀龍、蕭克,而129師的正副師長爲劉伯承、徐向前,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重要人物。

然而奇怪的是,3位總指揮層面的軍隊高層,以及6位師級的正副師長,基本上都在1955年大授銜時被授予了元帥軍銜,但唯有一人沒有獲得元帥軍銜。甚至大將都沒有評上,連偉人都感歎讓他委屈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位師級高層甚至沒有被授予大將軍銜,最後只獲得了上將軍銜。雖然其位列57名開國上將之首,但比起其他高層終究差了不少。

這位師級高層正是能文能武、有著儒將美名的蕭克,按照他的過往功績和資曆,其實是足夠評選爲元帥的,再不濟也能評個大將。

先來說說功績。1933年3月,老蔣出動三個師的兵力圍攻湘贛蘇區。此時,擔任蘇區紅八軍軍長的蕭克臨危受命,率部直插敵人腹地,與蔣軍周旋。首戰就直接將老蔣第63師全員以及第15師、第19師一部圍困于棠市地區。

在此次戰鬥中,蕭克指揮部隊長途奔襲,先是截斷了敵軍的糧道,隨後發起多點進攻,一舉殲敵1100多人,而紅八軍自身卻僅有45人傷亡。

此戰過後,紅八軍繳獲了敵人大量軍事物資,包括但不限于500多支槍、重機槍4挺,軍裝2萬多套等等,極大緩解了紅軍物資壓力,蕭克也因此獲得了紅軍總部的嘉獎。

而在後續的兩個月內穿插1250多公裏,在沙市一戰中活捉蔣軍旅長侯鵬飛,一時間名震全軍。

從以上戰績不難看出,蕭克的功績是沒有什麽問題的,那麽他的資曆到底如何?

1907年,蕭克出生于湖南嘉禾,剛滿18歲時,他就走上了正確道路,隨即在葉挺獨立團內擔任連級指導員。

後來老蔣叛變時,蕭克第一時間站在組織這邊,其資曆蕭克的資曆在我軍中屬于排在前列的存在。蕭克先後參與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多次親自率領和指揮部隊先登攻城,其下轄的第三縱隊第12師,不僅戰力素養位列全軍前列,其戰鬥意志之堅定也讓敵軍畏懼不已。

在此期間,蕭克的兩位哥哥先後壯烈犧牲,他們也都是英勇善戰、受人愛戴的紅軍高層,這也爲其帶來了一層額外的資曆。

到了1934年7月,蕭克就已經升任爲了紅六軍團軍團長,率部作爲長征先鋒部隊,爲紅軍主力開辟道路。長征途中,他再一次發揮了出色的指揮天賦,紅六軍團在敵人重兵圍困下,穿插迂回,長途奔襲2500多公裏,讓敵軍撲了個空當。

蔣軍名將“小諸葛”白崇禧得知此事後,都只能無奈地感歎:紅六軍團無論是紀律、組織、行動力,都絕非蔣軍能比肩。

兩個月後,紅六軍團與賀老總率領的紅二軍團順利會師,合並爲紅二方面軍,賀老總、蕭克分別擔任正副總指揮,就地創立了湘鄂川黔根據地。

爲此,負責指揮圍堵紅軍的蔣軍司令何健大感震驚,驚恐地向老蔣發去電報,表示想要打敗朱毛紅軍必須先打敗蕭賀。

此處說的蕭賀就是蕭克與賀老總,在蔣軍圍堵何健看來,當時蕭克甚至能排在賀老總前面,足以證明其資曆有多高。

因此,論功績,論資曆,蕭克都沒有什麽問題,甚至有人評價到蕭克是元帥資曆、大將能力、上將級別。那麽,又是什麽因素導致其最後只是獲封上將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蕭克做錯了四件事。

對于這四件事,其本人在回憶錄中全部寫了出來,並多次表示悔不當初。只要當時做對了這四件事,軍銜絕不只是上將。第一件事發生在1930年,當時組織召開了聯席會議,選舉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負責人。

偉人和陳毅都是這一職位的有力人選,作爲紅四軍主力第三縱隊司令員的蕭克,當時參與到了選舉投票當中。但他沒有把票投給偉人,而是投給了陳老總,讓偉人一度離開了自己親手創建的紅四軍。

對于蕭克來說,陳老總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兩人屬于是老戰友,投給陳老總其實無可厚非。但當時他還十分年輕,還不知道人際關系的複雜性。

僅僅過了半年,陳老總便主動辭去了前委負責人的職務,親自請求偉人回紅四軍接任。這就讓蕭克有些尴尬了,不久後,他便被調離了紅四軍。

投票時林總正在擔任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與蕭克的職位相當,結果前者堅定站在偉人這邊,不久後即升任爲了紅四軍軍長,與後者被調離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事過後,蕭克第二次選擇了站在另一邊,而這一次比第一次造成的後果還要嚴重的多,直接導致其晉升受阻。

紅軍長征至懋功地區時,張國焘率領的紅四方面軍,不服從組織北上策略,堅決想要南下。當時蕭克雖然沒有站隊,任何一邊兩不得罪,但也相當于兩邊都不討好。

與之相對應,在紅四方面軍內任職的賀老總、徐帥以及任紅軍參謀長的葉帥,他們都堅定站在偉人這一邊,堅決跟隨主力紅軍北上,最終前途坦蕩。

此時的蕭克已經與前面幾位將帥越走越遠了。曾經他還有機會擔任各位老總、元帥的副職,結果後來連副職都做不成了。

然而,在接下來抗戰時期發生的兩起事件中,他又接連得罪了衆人,最終在部隊人緣盡失,就算再有能力也無法施展。作爲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第120師的副師長,蕭克先是主動授意部下給組織寫信,提出讓120師師長、自己頂頭上司賀老總到延安學習,可以說又得罪了人。

後來,蕭克被調任爲冀熱察挺進軍司令員,結果剛上任就錯殺了戰將高志遠立威,氣得另外兩位戰將鄧華、宋時輪直接離隊,導致冀熱察挺進軍最終失敗。

此後,蕭克被調往晉察冀軍區擔任副司令員,也就是司令員聶帥的下屬。

直到解放戰爭,被派往創辦華北軍政大學,遠離戰爭第一線,從此與其他將帥的差距越來越大。

到了1955年大授銜時,偉人特意找到蕭克談心,提出每一級軍銜,都需要一位鎮得住場面的元老級人物。

就這樣,蕭克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成爲“蕭克鎮上將”的美談,讓一向直爽的許世友上將都無話可說。

6 阅读: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