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很小”的城市,面積只有蘇州的1/2,美到辛棄疾都贊不絕口

雨皓談旅遊 2024-05-11 05:38:49

每一首詩,都有心事,或關于人,或關于城;每一座城,都有故事,看不盡,醉不醒,這戀戀風塵。那麽,江蘇有哪些因爲一首詩而名滿天下的城市和景點呢?唐代詩人張繼在《楓橋夜泊》當中這樣寫道:“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鍾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一個秋天的夜晚,唐代詩人張繼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隽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題爲“夜泊”,實際上只寫“夜半”時分的景象與感受。這首詩首先被選入《中興間氣集》,題目是《夜泊松江》。以後曆代詩選,都收入此詩,直到《唐詩三百首》,使這首詩成爲唐詩三百名篇之一,傳誦于衆口了。

鮮爲人知的唐代詩人張繼留下的詩並不多,但一首《楓橋夜泊》伴隨蘇州城,伴隨寒山寺流傳千年。而在江蘇,有這麽一座城市,它的面積只有蘇州的1/2,美到辛棄疾都贊不絕口!因此,也有人稱它爲江蘇“最小”的城市。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這座江蘇“最小”的城市到底是在哪裏?那裏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江蘇鎮江的那些事。

鎮江市,江蘇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地處江蘇省南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十”字交彙處。鎮江市東南接常州市,西鄰南京市,北與揚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不僅如此,而且,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鎮江市還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有著極其豐厚的文化積澱。春秋時稱爲“朱方”,三國時爲“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設“南徐州”,隋統一後改置“潤州”,鎮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國時期爲江蘇省會。

扼南北要沖,得山水之勝的鎮江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除此之外,曆代文人墨客紛來在此留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其中,南宋詞人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當中這樣寫道:“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什麽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美到辛棄疾都贊不絕口。北固亭位于鎮江市北固山上,始建于東晉成帝鹹康元年(335)。北固亭又稱淩雲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

讓人感到可惜的是北固樓後遭兵火,只剩下樓內的亭子。曆史上數次修建或移建也多是亭子,所以後世北固樓與北固亭常常並稱。在辛棄疾任鎮江知府前兩年,即嘉泰二年(1202),閣學黃由又一次重建北固亭。“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劉備招親”等故事也發生于鎮江。鎮江靈山秀水,早在秦漢時期就引得名人名士來此尋隱和歸隱。很多人都知道鎮江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美得讓人吃醋的城市”。

但是,卻鮮有人認識到鎮江更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隱城”。曆史上,許多名人、名士紛至沓來,隱于鎮江。他們借山水以寓懷,頌風土以寄情。不爲名利,甘守淡泊。在隱居中書寫了人生,甚至創造了不朽的業績。留下了衆多隱人轶事、隱蹤遺迹。

特別是對于工作和生活在江蘇鎮江以及周邊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說,對于面積只有蘇州的1/2,美到辛棄疾都贊不絕口!江蘇“最小”的城市有啥想說的,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0 阅读:1

雨皓談旅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