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對付糖尿病,切忌一味追求降糖,脾胃不調好,血糖會反複

程井軍說養護 2024-04-21 21:44:33

什麽是糖尿病?很多人會回答:是血糖高了。

再問爲什麽血糖高呢?答曰:糖吃多了呗!

如果你也這麽認爲,那你的糖尿病永遠治不好。

倪海廈說過:“對付糖尿病,切忌一味追求降糖”!

西醫治療糖尿病,眼睛只會盯住血糖的數值,仿佛用降糖藥把血糖降下來就萬事大吉,實際上,即使血糖被控制,那是在驗血時看到了血糖數值的下降,而實際上身體內的血糖仍然很高。糖分在血液內濃度過高,會進一步引發細小血管發生病變,出現各種並發症,這些並發症不是降糖藥就能治好的。

一次我遇到一個患者,她46歲,曾被明確診斷爲二型糖尿病,主要症狀就是口渴、總要喝水、吃得多、身體消瘦。

後來經過治療,患者的症狀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但是,唯獨這個血糖,一直在吃降糖藥,也不怎麽下降,空腹血糖總是在11上下浮動。

無奈之下,患者決定尋求中醫治療,來到了我這裏。

刻診,患者面色萎黃,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嘴裏面隱隱還是有些渴,但是又不想喝太多水。大便有些發軟,三到四天排一次。再一測空腹血糖,都快12了。

接著我又看了看患者的舌脈,發現舌苔薄,舌邊有齒痕,舌質淡紅,脈細軟無力。

辨證後,開方:黨參、黃芪、茯苓、白扁豆、枳殼、砂仁、木香、雞內金、葛根、當歸。

結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個療程,食欲增加,頭暈、乏力得到改善;接著又服用三個療程,患者食欲正常,大便每日一次,空腹血糖爲9.12。

效不更方,患者又服用四個療程,最終諸症平息,血糖恢複正常;爲鞏固療效,讓患者繼續服用一個療程。隨訪,未見複發。

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其實,從患者的舌脈來看,他有非常典型的脾虛特征。

脾虛,氣血生化乏源,所以脈象細軟無力;脾虛,氣血不養舌體,所以舌淡,邊有齒痕。脾虛,氣血不養頭面,所以面色萎黃。周身失養,所以體倦乏力。

脾的運化失常,胃納失職,于是患者食欲不好,不想吃東西。那爲啥口渴呢?因爲脾太弱了,疏布津液的能力差,所以患者口渴。

另外,患者就診時,三天到四天一次大便,這就是便秘了。爲什麽呢?

因爲脾虛導致便秘。脾的運化失常,大腸蠕動乏力。這種脾虛導致的便秘,便質往往不是很堅硬,反倒可能有些軟。

接下來,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患者爲什麽血糖不好降呢?

從中醫視角來看,也和脾虛有關系。血糖是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身體吸收運用不了的能量,儲存在血液裏。

如果身體能正常地吸收運用它們,血糖就不會高。而患者身體吸收和運用能量的降低,也是和脾有關的。脾主運化。運化,就是消化、吸收、運用的意思。

所以,患者血糖不降,其實就是脾虛所致。要想改善現狀,就得健脾。

來看這個方子的治療思路:

1、黨參、黃芪、茯苓、白扁豆——健脾益氣;

2、枳殼、砂仁、木香——理氣,令補而不滯;

3、雞內金——健脾益胃、增加食欲;

4、葛根——升脾胃清陽之氣;

5、當歸——補血,令所補之氣有所依附。

如此一來,脾氣強了,就能自如地吸收、運化、疏布體內的精微物質,患者血液裏的糖,就能被有效利用,無需繼續儲存。所以患者的血糖就恢複正常了。

行醫在我心中一直是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但是這些年我發現雜草叢生,說到底只是這條路的一些行路人心變了,面對這些,我也無能爲力,只想堅持住自己心中的淨土,堅持用中醫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中醫博大精深,方藥只是一方面,還需四診合參才能更爲准確。萬不可照搬照用,還需診斷才能更爲准確。如不對症盲目套方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17 阅读:1350
评论列表
  • 2024-05-04 22:11

    陽明胃症的用白虎加人參湯,太陰脾症的用小建中。

  • 2024-04-23 06:09

    我食欲一直非常好,就是常年舌頭有齒痕

  • 2024-05-22 17:01

    又一個拿倪海廈來說事的庸醫,糖尿病發病機制都搞錯了倪海廈也沒有這樣說過。

程井軍說養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