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副國級,死後不開追悼會,哥哥與丈夫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雅可談過去 2024-05-26 08:08:03

在我黨的革命生涯中,除了熱血男兒之外,同樣不乏巾帼英雄,比如說鄧穎超、康克清、向警予等等,還有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她就是蔡暢。

當年,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這樣評價蔡暢:

“我在年輕時就認識蔡大姐,和蔡大姐是幾十年的老戰友,我很敬重蔡大姐。”

從小平同志的評價來看,蔡暢的資曆很老,也是一位忠誠的革命戰士,蔡暢曾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職務,屬于副國級領導,她的哥哥蔡和森、丈夫李富春都曾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一個典型的“紅色家庭”。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蔡暢的故事。

1900年5月14日,蔡暢出生于湖南湘鄉的一個家道敗落的封建家庭,蔡暢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她是曾國藩的外戚後裔,雖然來自這樣的封建家庭,但蔡暢的母親思想超前,堅持讓蔡暢讀書,曾就讀于長沙周南女子師範學校。

1919年,蔡暢與向警予共同組織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並與哥哥蔡和森一起來到法國勤工儉學,參加新民學會,在法國,蔡暢結識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友,有一個老鄉,名叫李富春,在鄧小平的撮合下,蔡暢與李富春逐漸走到一起。

1923年,蔡暢與李富春在法國成婚,鄧小平擔任證婚人。

1925年,蔡暢回到國內,擔任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會副書記,開始領導國內的婦女運動。

與此同時,蔡暢的哥哥蔡和森也迅速在黨內崛起。

1923年中共三大上,蔡和森當選爲中央委員。

1925年,蔡和森參與領導了著名的“五卅運動”。

1927年的中共五屆一中全會上,蔡和森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常委,並兼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在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蔡和森對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進行了嚴厲批評,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主張進行土地革命與開展武裝鬥爭。

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上,蔡和森再次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常委,並兼任中央宣傳部部長。

由于叛徒的出賣,蔡和森在1931年不幸被捕,不久在廣州英勇就義,年僅36歲。

蔡和森就義後,蔡暢繼承了兄長的遺志,于同年來到江西中央蘇區,擔任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部長,1934年1月,蔡暢當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戰役,開始了兩萬五千裏長征,在長征的隊伍裏,就有蔡暢的身影,而且她還是長征中年齡最大的女紅軍。

紅軍到達陝北後,蔡暢主要在邊區負責婦女工作,擔任陝甘甯邊區政府婦女部部長,提出婦女工作以生産爲中心的新方向,開辟了婦女運動的嶄新局面。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蔡暢當選爲中央委員。

新中國成立後,蔡暢連續擔任三屆全國婦聯主席,並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與中共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書記。

蔡暢的丈夫則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成爲新中國經濟戰線上的傑出領導人,1966年8月召開的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李富春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爲正國級領導人。

十年特殊時期,李富春在1967年初所謂的“二月逆流”中甚至被誣爲“黑俱樂部主任”,受到迫害,蔡暢也因此受到牽連。

1975年1月13日,即李富春去世後的第四天,第四屆全國人大在北京召開,蔡暢當選爲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此後,蔡暢又擔任了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爲副國級領導。

1990年9月11日,蔡暢病逝,享年90歲。

5 阅读: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