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爭霸開始時蘇聯還沒有核武器,美國爲何不趁機對蘇使用核武器

民間傳奇人物 2024-03-12 20:13:13

1947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發表了鐵幕演說,標志著美蘇爭霸的冷戰開始了;而蘇聯則是在1949年才引爆第一顆核彈,打破了美國對核武器的壟斷。那麽問題來了,在蘇聯還未研制出核彈的這段時間,美國爲何不對與他爭霸的蘇聯使用核彈?

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

首先當時的美國對核彈技術掌握還不夠成熟、無法實現量産;其研制的MK3型核彈因爲裏面引爆系統的供電電池只能維持30個小時,所以該型號核彈不能持續運轉,再加上這個型號核彈面的钚元素放熱問題、電池腐蝕問題

導致MK3核彈在組裝完成後過9天就要拆開來更換零件,這樣太麻煩了,美國當時都是需要用到核彈時才進行組裝;倘若1946年美國要對蘇聯動用核武器,據資料顯示,光是炸毀蘇聯的主要城市,美國就至少要使用400枚MK3型號的核彈

當時美國能裝載核武器技術的團隊只有3個,平均每36小時才能裝一枚核武器,根本無法對蘇聯做到全面的核打擊。(據統計1946年中期美國只有9顆核彈)1949年蘇聯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這一年美國的核彈頭只有100多枚,距離400枚的目標還差得遠

MK3型核彈頭

MK3型核彈頭

而且那時候的美國還沒有蘇聯的詳細地圖(包括要摧毀的工業城市分布圖),無奈的美國只能用二戰時德國航拍的蘇聯地圖來湊數。當時美國也沒有核潛艇彈道導彈,只能用飛機來運輸核彈

但是蘇聯核心地區距離美國本土太遠(美國曾考慮將核彈頭部署在英國,但英國想要核彈使用權,于是美國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爲以上種種原因,美國對蘇聯的投彈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五十,即便如此美國投擲核武器也能將蘇聯重創,那爲什麽不投擲呢

二戰時的德國東線戰場航拍圖

蘇聯重工業分布圖

其實西歐諸國非常反感美國對蘇聯扔核彈的想法,因爲當時的核彈轟炸精准度過低,如果在蘇聯邊境投擲核彈,那麽很有可能誤傷美國的歐洲盟友,所以只能炸蘇聯的後方城市,最多能炸掉蘇聯30%~40%的工業

而一旦美國投擲核彈,蘇聯必定會出兵攻打美國及其盟友西歐諸國。要知道二戰後美國大量縮編軍隊,西歐諸國加上駐守在西歐的美軍不到百萬,而蘇聯卻有410萬強大的軍隊嚴陣以待,西歐諸國不想因爲美國投擲原子彈,自己成爲蘇軍槍下的炮灰

所以極力反對美國向蘇聯投擲核武器,而美國也害怕徹底得罪西歐諸國,失去其在歐洲的影響力,再加上二戰後在美國百姓的呼籲下,美國政府的民生開支越來越大、軍費開支越來越小,導致美國政府無力負擔大規模戰爭的開銷

廣島核彈爆炸

由于見識了廣島和長崎的核彈頭爆炸,美國國內的輿論認爲核武器威力太大,反對使用核武器維護人道主義的聲音此起彼伏。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覺得再次動用核武器會有損自己的公衆形象,爲了連任的選票,他打消了用核武器炸蘇聯工業城市的念頭

1 阅读: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