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得超過3個電話,“催收國標”要來了?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5-26 13:12:13

每日電話催收不能超過3次,每天晚上10點以後不能催收,不應向聯系人催收……

5月1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互聯網金融貸後催收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從實操層面對催收行爲和催收行業提出諸多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正是“催收國標”的前奏。

據悉,《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後催收風控指引》國家標准目前已通過全國金融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審查,正式發布尚需一段時間。《指引》以國標爲主要內容研制,國標發布後其將被替代。

從業務本質上來說,催收是貸後管理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此前缺乏管理辦法,加上諸多惡性案件的發生,催收行業在普通人的印象中相當不好。新政能讓一度灰産色彩濃厚的催收行業消停下來嗎?

超71萬條投訴

“你在xx平台的金融貸款本月已經嚴重逾期行爲,現進入合同終止流程,將正式上報征信黑名單,在中國執行信息網依法公布身份,子女升學及政審無法通過……”

催收員“連珠炮”一般輸出完畢,不給李帆(化名)解釋的機會就挂斷了,這已經是他這一天裏收到的第7個催收電話。

“知道可能是催收,但我正在找工作所以不敢不接。”李帆深歎一口氣。更令他擔心的是,催收電話會不會打到父母那裏去?

5月22日上午,李帆接到了7個電話,他判斷多與催收相關。圖/受訪者提供

李帆並非故意逾期,一年前創業失敗導致資金鏈斷裂,無奈之下開始借網貸周轉。連本帶息十余萬元的網貸已經還了將近一半,但今年5月中旬實在撐不住開始逾期,之後催收電話就沒停過。

催收,指的是債權方自己或委托第三方進行欠款收回業務,也是個人借貸逾期要面臨的首要“後果”。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互聯網金融平台催收逾期客戶的常見手段包括發送短信、撥打電話等。若催收未果,嚴重逾期還會收到貸款機構發送的律師函,甚至走到起訴、立案的程序。

催促還款的確是天經地義,但當正常的提醒超過了一定程度,就容易變成施壓威脅甚至惡意騷擾。

在黑貓投訴平台以“催收”爲關鍵字搜索,截至5月24日,相關投訴的數量超過了71萬條。其中,頻繁發短信“轟炸”、來電騷擾“呼死你”、泄露個人信息是投訴最爲高頻的催收手段。

根據李帆提供的一張短信截圖,催收公司對其家庭成員情況相當了解,比如父母已經離婚,家中就自己一個孩子,另外奶奶的鼻子和嘴巴旁邊各有一個痦子……

既然催收電話這麽煩,直接屏蔽不接行不行?

曾經做過催收相關工作的林芳(化名)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不建議完全不接電話,否則容易被‘爆通訊錄’。”

所謂“爆通訊錄”,就是催收方將逾期人的欠款逾期細節告知其通訊錄好友。通常來說,借款人通過平台貸款時,需要授權給平台通訊錄訪問權限,即便不授權,也需要留下若幹緊急聯系人。

李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加入的“負債上岸群”,其中有不少人都因暴力催收被“爆通訊錄”,家人和朋友也接到不少騷擾電話和短信,社交平台被惡意留言,甚至有人被打電話到了公司,導致丟掉工作。

“爆通訊錄”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暴力催收,但依舊屬于軟暴力範疇。

在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看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幹問題的意見》對“軟暴力”催收進行了否定性評價。

孟博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軟暴力”是指行爲人爲謀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響,對他人或者在有關場所進行滋擾、糾纏、哄鬧、聚衆造勢等,足以使他人産生恐懼、恐慌進而形成心理強制,或者足以影響、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産安全,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生産、經營的違法犯罪手段。

爲何難消停?

催收行業爲何“軟暴力”屢禁不止?

利益驅動是第一位的。畢竟對于催收工作人員來說,收入和客戶的還款金額直接挂鈎。

中國新聞周刊以求職者身份嘗試應聘一家位于武漢的催收公司“資産管理專員”職位,工作內容是“聯系即將逾期的客戶提醒還款,並告知注意事項”。

該公司人事表示,該崗位業績提成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按照催收回款排名來計算提成;二是按照“提點”計算提成,提點占回款金額的5%-24%。

“軟暴力”泛濫也與催收行業的“內卷”息息相關。在林芳看來,第三方催收機構作爲金融機構的“乙方”也要面臨諸多競爭。“公司需要通過持牌金融機構評選乃至激烈的項目競標,才能夠正式獲得合作的機會。”

她舉了一個例子,在客戶逾期8小時的時候,催收機構這邊的“單子”可能就來了。此時的催收甚至和貸款平台沒什麽關系,就是催收方單純的“搶業務”。

此外,催收行業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對話術、尺度的把控並不嚴格。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催收行業作爲貸後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生態日益複雜。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將催收外包,通過第三方公司來催收,甚至還會“層層轉包”。中國新聞周刊還注意到,催收崗位往往對年齡、學曆、工作經曆沒有要求。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沒有直接涉及催收行業的法律規範。北京紅飒律師事務所主任黃啓瑞律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由于缺乏相應法律規則,催收行業存在邊界不清的問題。

因此,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互聯網金融貸後催收業務指引》的發布對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有正向作用。

操作層面而言,《指引》不僅限制催收的電聯次數、通話時間等細節,還要求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應對催收全過程進行記錄,確保記錄真實、客觀、完整;此外催收內容應經金融機構事先審核確定,以此來限制催收機構“自由發揮”的空間。

行業准入門檻也提升了。《指引》顯示,金融機構應對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機構進行評價,評價每年至少開展1次,評價內容重點包括催收行爲合規性、任務完成質效、信息安全管理、催收記錄、投訴處理情況等。

信息保護層面,“爆通訊錄”的行爲也被明令禁止。《指引》明確提出,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應只向債務人催收,不應向聯系人催收。

王鵬評價,《指引》旨在保護債務人的隱私和休息權,這些規定將促使催收行業更加規範化和人性化。黃啓瑞也指出,《指引》明確了金融機構對第三方催收機構的管理、監督、檢查職責,加大了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指引》發布的一周以來,改變也確實發生了。

社交平台有用戶直言:“因爲5月15日出的新規定(指《指引》),現在催收電話人員都好溫柔,現在接電話我都有點不適應了”;“現在催收比較客氣,4月和5月對比完全是兩個態度。我這才逾期1個月,有幾個銀行開始跟我談免息分期了。”

洗牌進行時

催收行業越來越規範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監管部門嚴厲打擊非法催收、暴力催收,強調無論是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消費金融、小額貸款等新興非銀機構,都必須規範催收方式。

自2024年4月18日起施行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首次新增“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章節,明確要求消費金融公司不得采用暴力、威脅、恐嚇、騷擾等不正當手段進行催收,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辦法》還要求消費金融公司應當落實催收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對合作催收機構的管理。

“那些無法適應新規定、存在不當催收行爲或管理不規範的機構可能會被淘汰。”王鵬認爲,一系列新規的實施預計將引發催收行業的洗牌效應。

上文提到的催收公司人事得知應聘者擔心催收工作正當性時,表示催收流程會合法合規,“若溝通後無法還款,按實際情況錄入系統走流程就可以了。”

只是,新規的一些細節還是容易被鑽空子。

林芳介紹,電話催收的相關規定目前是同一個號碼每天不得撥打三次或者以上進行催收。但逾期人會發現打過來催收的電話號碼基本不一樣,很多號碼反撥過去都打不通;至于催收時間,一般情況下,正規催收公司的電話晚上7點之後就不會再打,除非個別小貸機構。

作爲貸後管理的關鍵一環,催收行業想走出爭議需要經曆改變“陣痛”。

一個關鍵信號是,號稱“國內最大催收公司”、累計催收超過2億人次的湖南永雄資産管理集團,繼2023年5月停業後,在2024年4月下旬正式宣告轉業:不再從事具體催收業務。目前,其已將公司名稱變更爲“湖南永雄裕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徹底轉型成爲一家幫助催收行業及催收公司發展的科技服務型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自2022年來,湖南十多家催收公司被多地公安異地執法,目前至少有5家涉案的催收公司被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其他多個案件即將開庭審理。被告人員大部分被認定爲使用“軟暴力”催收,觸犯尋釁滋事罪。

從事催收相關行業多年,林芳也坦言,曾經暴力催收較爲普遍的催收野蠻生長時代已經接近尾聲。

“隨著接連不斷的行業整頓,行業規則會越來越完善,近年來各地的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建設也提上了日程。‘法催時代’即將到來,逾期後被起訴的情況或將增多。”林芳說道。

參考資料:

《每日電話催收不應超過3次,催收管理指引來了!》,2024-05-15,北京商報

《永雄“崩塌”之後:湖南多家催收企業被定性爲惡勢力集團,催動行業轉型》,2024-05-16,澎湃新聞

作者:于盛梅

24 阅读:16926
评论列表
  • 2024-05-26 16:03

    沒有人會惡意逾期,都是做生意的,信譽看的都非常重,但是這兩年的大環境真的不好,很多中小企業、個體都經營不下去了,逾期的都是已經想盡一切辦法後,不得已的結果。如果國家能出台保障的法律法規,給經營者一些喘息的時間,相信大部分的人會處理好這個事情。

    用戶14xxx30 回覆:
    惡意逾期的多了去了,借的時候就沒打算還
    用戶13xxx25 回覆:
    你是真單純啊
  • 2024-05-26 16:05

    [笑著哭]有啥用啊,都賣給催收公司了,人家也不說是哪個公司的,就是各種渠道惡心你,讓你受不了

    北極星 回覆:
    敢借就不要怕,我現在一個月都一定接到一個電話
  • 2024-05-26 16:24

    你逾期,就是銀行投資失敗,憑什麽不允許銀行失敗[笑著哭]

    看書渡劫 回覆:
    銀行壞賬一堆,有些直接打骨折包給別人
  • . 王 35
    2024-05-26 20:11

    疫情最後一年我們這裏中招了封城,然後收入沒了。大約9月份開始逾期。一開始每個銀行電話都接,每個催收都接都協商。一天幾十通的催收電話!還是沒能阻止電話打到父母那裏去。到了第二年三四月份,終于想通了,換了號碼。愛咋咋吧。反正我一直在還,就是有先後順序!把我弄成老賴我一分錢也賺不到了,大家都別想拿回錢!

  • 2024-05-26 19:38

    建議取消征信,建議更廣泛的推廣個人破産法

    平凡兔 回覆:
    不取消征信,允許個人破産也行。
  • 2024-05-26 16:23

    各種網貸撸了有60個W,本金和利息一起還了10個W,余下錢和自己手中錢全款買房,不在自己名下,逾期3年了,投資需謹慎,買房不挂名。

  • David 22
    2024-05-26 15:55

    網貸公司自己不用承擔風險的嗎 資質評估比銀行低多了 就是奔著高利息高回報去的 那麽收不回來的風險爲什麽要借款人承擔 零風險高回報大家都去放貸得了

  • 2024-05-26 16:01

    這居然還可以出標准?

  • 2024-05-26 15:45

    網貸啊!?你敢貸就等著家破人亡吧

    SOBER 回覆:
    我現在只怪貸的太少,有的前幾年還上征信,被查後征信記錄也刪了,啥都沒有了
    保持清醒 回覆:
    您是有家室的人,考慮的比較多,3000萬同胞不需要考慮那麽多
  • 2024-05-26 17:04

    現在鬼告訴你是那個平台要催收你,總之就叫你還錢

    承影 回覆:
    傻啊,你難道沒有朋友嗎?叫你朋友裝催收人員打電話過來,然後你錄音舉報,之後就不怎麽打給你了[得瑟]
  • 2024-05-26 23:44

    拉卡拉天天發辣雞信息都沒人管

  • 2024-05-26 18:30

    前幾天剛說我限高了。不能買二等座了。萬萬沒想到今天買了一等座

  • 2024-05-26 17:24

    唉唉唉!好幾家都倒閉了!還錢無門呀!

  • 2024-05-26 16:46

    不知道爲什麽,通訊錄裏的電話號碼和聯系人姓名他們是怎麽知道[得瑟]怎麽就沒人查一查這個

    用戶14xxx30 回覆:
    申請的時候直接刪了通訊錄不是更省事[得瑟]
    用戶17xxx44 回覆:
    [得瑟]當然是不行了,挖地三尺也要割了你的大腿肉
  • 2024-05-26 15:58

    不應該給朋友打電話。

  • 2024-05-26 23:43

    [點贊][狗頭][點贊][狗頭]老賴居然還被保護。。。道德淪喪

  • Mte 3
    2024-05-26 16:20

    天天接我的手機號前任機主催收電話 [無奈吐舌]

  • 2024-05-26 23:36

    玖富還在不在,叮當還在不在,

  • 2024-05-26 23:44

    呵呵,有用嗎?都是軟件改號打出

  • 2024-05-27 00:41

    前幾年身邊的朋友確實很多撸網貸買房買車的,那些公司基本上都倒閉了。到了我就不行,我還要臉,還了幾萬的利息。現在又欠銀行十幾萬!甯可欠銀行也不要欠網貸!網貸沒底線,銀行還是講規矩的。

  • 2024-05-26 23:18

    雙方躺平[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好一手[點贊]

  • 2024-05-27 08:06

    你我貸都倒閉了,催收還發短信一直打電話,還辱罵人,還聯系緊急聯系人,趕緊國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

  • 2024-05-27 07:28

    不禁也行,騷擾電話,100塊/條賠錢。

  • 2024-05-26 19:50

    老賴的福音

  • 2024-05-27 05:50

    合法規定的高利貸,是最無恥的事情,然後催收更無恥

  • 2024-05-27 00:28

    那我也去借錢當老賴好了,借個幾百萬吃利息怎麽樣?

中國新聞周刊

簡介:每天真誠推送犀利觀點+深度報道+暖心好文+有趣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