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膩男人完蛋了?這部電影說:還能搶救一下…

我亦是行人 2024-04-08 17:11:23

這年頭,誰沒遇過幾個傻逼的老板,不要臉的客戶,坑爹的同事...你有沒有想過,把這些王八蛋從40樓上丟下去?

生活在美國紐約的中年大叔沃特,經常有這樣的念頭:除了把老板從40樓上丟下去,還有變身蜘蛛俠,英雄救美,環遊世界...

說好聽一點,沃特是個“白日夢想家”。說難聽點,沃特就是一個“意淫宅男”...

[沃特]由[本·斯蒂勒]飾演

沃特在著名的《LIFE》雜志工作了16年,頭銜是:底片資産部經理。說白了,就是一個沖洗底片的。

沃特生性木讷、不善言辭,和膠片打了一輩子交道。人到中年,依舊單身一人,沒有戀人,沒啥朋友,生活也是簡單的兩點一線。

有人問他:你去過哪些地方?做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有什麽興趣愛好?

沃特總是回答:沒啥值得一提的。

能說什麽呢?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在快餐店打工?說自己當了16年底片沖洗員?說自己這一生,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拉斯維加斯?

沃特有自己的擺脫平庸生活的方法:做白日夢(也可以稱之爲意淫)。

比如,和別人談著談著,沃特就會陷入意淫模式:旁邊的大樓突然出現火災,然後自己沖入火場,成爲超級英雄。

沃特供職的《LIFE》雜志,創辦于1936年,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攝影雜志,曾經記錄過許多重大的曆史事件。

這本《LIFE》雜志的創刊詞是這樣的: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看曆史;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去看不同尋常的事物:機器、軍隊、群衆、以及月球的陰影;去看人類的傑作:繪畫、建築和發明;去看千裏之外的世界,去看難以接近的危險事件;去看並且享受;去看並被感動;去看並被教導…

2007年,在數字閱讀方式的沖擊之下,紙質版《LIFE》雜志被迫停刊,轉型爲數字化雜志,並因此大量裁員。

希區柯克登上《LIFE》封面

就在《LIFE》即將停刊之際,狂野攝影師尚恩,寄給沃特一卷神秘膠片。還留言說:25號膠片是我最好的作品,用來做《LIFE》最後一期封面。

狂野攝影師[尚恩]由[西恩·潘]飾演

但是,沃特發現:盒子裏根本就沒有25號底片!

爲了最後一期《LIFE》封面,沃特必須找到攝影師尚恩,這個一輩子沒踏出國門的老男人,想都沒想,拿著護照,直奔機場...

喜劇片《白日夢想家》豆瓣8.3分,IMDB7.3分,作爲一部好萊塢模式的主流商業電影,這個分數已經是非常高了。

雖然故事有點老套,但還是有網友動情的說:這部電影不是心靈雞湯,而是溫暖脾胃的老鴨湯。

循規蹈矩了大半輩子的沃特,踏上了驚心動魄的旅程。他在格陵蘭島遇到了一個“醉駕”的直升機駕駛員,他說:暴風雨搞得我好緊張,先喝它幾大杯酒壓壓驚。

落海的沃特,聽見船員對他喊:你很安全,還有一分鍾才會凍死!

夕陽下,沃特在喜馬拉雅山腳下踢足球。

他搭直升機、坐輪船、騎腳踏車,他看過金黃的草地、湛藍的湖泊、貧瘠的群山、遮天蔽日的火山灰......

在冰島,他張開雙臂,迎著微風和陽光,那一刻,狗屁的人生,討人厭的同事,生活難題,都他媽見鬼去吧!

在最後一期《LIFE》出刊前,沃特找到了25號底片,這是沃特在《LIFE》的最後一個任務,任務完成後,他拿著遣散費,離開了已經工作16年的大樓...

原來,25號底片就是:陽光明媚的下午,沃特正坐在公司大樓前,挑選照片。

電影最後浮出字幕:獻給哈佐。

我不知道哈佐是誰。我想,他可能就是沃特的原型,是一個在《LIFE》工作了幾十年的膠片沖洗員。

或許,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波瀾不驚的度過一生,平庸才是生活的常態。但請不要忘記,我們不是爲了混一輩子,而來到這個世界的。

這部《白日夢想家》並不是一部標新立異的電影,而是一碗俗套的心靈雞湯。但是,這碗雞湯用料講究,火候恰到好處,色香味俱全,它最終能撫慰觀衆,引起共鳴,溫暖人心。

這部電影並沒有誇大“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力量,當沃特漫遊世界歸來,《LIFE》還是停刊了,他還是被炒了鱿魚,他還是得出去找工作...

生活依舊平凡,但沃特已經擁有了一段不平凡的,永久的記憶。

我覺得,這部電影就是一封寫給《LIFE》雜志的情書: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在電影裏,沃特被鎖在底片室16年。在電影之外,我們也和沃特一樣被鎖在平凡的生活裏幾十年。

或許,我們也能像沃特一樣找到一些機會,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看曆史,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

0 阅读:9

我亦是行人

簡介:給枯燥的生活多放一點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