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看了中國海洋大學,才知道校名改得好,分數低不了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5 23:52:39

談起東華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雖然看起來沒什麽聯系,但也能說道說道。

東華大學是位于上海市的211,前身是中國紡織大學,一度被認爲改名最失敗的高校。

而中國海洋大學是位于青島市的985,前身是青島海洋大學,被認爲改名最成功的幾所高校之一。

如今,盡管東華大學位于上海市,但由于非985,且全國範圍內知名度很低,導致低于中國海洋大學。

不過,改名這事,它也沒辦法,想改成“華東大學”這個名號,其它學校也不會同意。

後來又出現了北華大學、西華大學、南華大學,這也是東華大學意料不到的事情。

那麽,放棄東華大學,選擇中國海洋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畢業5年,對金融專業就業方面給一個客觀的評估吧。

我現在說一番掏心掏肺的過來人的經驗話,絕不是黑。

首先,情懷是有的,我也愛母校,她塑造了很多我以前不曾有的品質。

但大部分是來自于身邊的同學,和學校關系不大。

1 .金融專業在海大的招生分數線可算是相當高了,比那些海大王牌專業的分數線沒低多少,然而性價比卻很低。

師資很一般、教育眼高手低、注重科研,不重視就業市場,導致每個學生畢業的時候對自己的行業可能還是不甚了解。

畢業生去各大中型券商、銀行櫃台崗、保險的居多。

四大、投行、大型券商的幾乎沒有,出國的也不多。

2 .壓分嚴重。

基本上全班100左右的學生,畢業績點能上85的寥寥無幾。

導致很多優秀的學生跟其他二本院校的同學在競爭國外院校時非常吃虧。

所以曆屆都沒有多少能去美國至少top50院校的同學。

3 .名字。

出了國以後,一看你的學校Ocean University ,很多老外都覺得類似野雞大學。

既然建設綜合性大學,很多專業比如金融還是重點學科,爲什麽多少年了還用這個名字?

我不能理解。

5 .總體來說,學生生源很厲害,很愛學習。

但是農村縣城考上來的學霸比較多,對于家庭條件好,眼界比較開闊,想在大學擴展一些優質人脈的學生來說,幫助不大····

6.學校組織的活動及其浪費時間而且毫無意義。

比如團總支組織文娛演出之類。

如果你還在上學,請記住,這些活動毫無意義。

7 .如果能上一些專門的財經類普通211的學校,就不要來海大。

海大其實只有海洋和水産是A類學科,其他的專業真的跟同行差距太大,但是卻吸引了一批優秀學生慕985名而來,結果是享受不到匹配的資源。

8. 如果已經在這個專業上學了,把眼光往校外放,關注各大券商/投行/四大的動態,假期實習等,切勿被狹隘的校內眼界影響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留在海大的最後一晚,吹著徐徐的吊扇,盡管這風夾雜著幾許暖流(沒錯,燥熱的七月青島就要來了),看著幾近騰空的宿舍,一種失落和充盈交雜的感覺湧上心頭。

還記得三年前來海大複試時,提前打電話向學姐問東問西,電話那頭溫柔的聲音讓人慰安,有學姐說:海大美得讓人舍不得眨眼。

帶著對山東的莫名好感(不知道怎麽來的,大概是中學語文課本有許多齊魯名人? )和對海大這個名字的喜歡,以及最重要的對專業下分的研究方向很感興趣,于是來到了海大。

三月底的海大並不那麽美,盡管櫻花將至,但校園卻有幾分灰調,有點懵。

8月底開學時,看到宿舍樓半新不舊的樣子,感覺也挺一般。

但是,海大的魅力卻在此刻漸漸彰顯了。

在文新就讀,感受到的,是時時刻刻的溫馨。

研秘老師認真負責,辦事幹脆利落,很有效率,見了每個同學都是喚做“寶貝兒”,我們這些二十幾的人,忽然間又成了寶寶。

授課老師風格迥異,有有話說話待人可親的女老師,也有特點各異的男老師,覺著文院的幾位導師課還是上的蠻有味道的,能學到很多東西。

學術講座層出不窮,中外學者經常來講,學習機會很多(以前我經常去,後來太多了,感覺自己都變得懶惰了)。

各種優質實習機會和志願活動也很多,會第一時間在院群推送。

評優評獎公正透明,以成績和實力說話,將榮譽真正落實到同學。

這樣整體的氛圍,真的讓人對文新由衷熱愛。

說到同學,感覺絕大多數都很好,班級氛圍很好,班委負責,同學相處融洽,整體的素質都不錯。

可能剛開始互不相熟,但慢慢熟了之後,就會發現很多有趣可愛的人兒,比如在火車上也會思考文學領域哪位大家如何如何的學霸(講真,這種問題我在教室裏都想不出來…·),比如私下裏說沒有她擰不開的瓶蓋的自封的哲學大家某人(是的,我承認),比如不許我說她可愛,非要讓我誇她漂亮美麗的某人(是的,從此她的動人模樣銘刻我心,哈哈)。

某人總喜歡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要笑死人,當然還有寫論文憂郁惆怅的某人(畢業最開心的是告別了論文,人生一大喜事! )···…

你們覺得呢

1 阅读:117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