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標簽的年輕人,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嗎?

賦鯨李夫人 2024-05-08 11:32:15

近年來,關于年輕一代在職場中采取反向背調、抵制空洞承諾、反對無意義加班以及勇于對領導說“不”等現象,一度成爲網絡熱議話題,爲我們深入了解當代年輕員工提供了有益的視角。

許多00後職場新人擅長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不盲目聽從和忍讓。

有人可能認爲這種行爲顯得年輕氣盛、不夠成熟。然而,實際上,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培養了強烈的個體意識和權利意識,更加向往平等對待與相互尊重。與此同時,他們對職業前景充滿美好期望,懷揣著創業幹事的熱忱。“整頓職場”更像是一種顯性表達,蘊含著理性、務實的訴求。

唯有洞悉現象背後的本質,方能深刻理解當代青年之多元特性。在探討“青年何謂,青年何爲”這一問題時,我們應謹慎作出判斷,避免輕率地給他們貼上簡單化的標簽。

過去,社會上對年輕人的一些評價或許過于刻板和片面。

有人曾稱他們爲“垮掉的一代”,認爲他們嬌生慣養;有人指責他們過于自我,將他們定義爲“非主流”;而近期,仍有人嘗試用“躺平青年”等詞彙來描述他們的狀態。然而,這些評價往往過于偏頗,甚至有的已被事實所證明是不准確的。

年輕人確實需要成長,並且他們一直在努力成長。我們看到,90後博導在國際科研領域嶄露頭角,取得了卓越的成就;00後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奮力拼搏,爲國爭光;大學畢業生深入基層,爲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這些年輕人展現了青春的多樣性和精彩,用實際行動回應了外界的質疑。

當然,並非所有年輕人都能擁有如此耀眼的履曆。

但那些默默付出、勤奮工作、充實生活的年輕人,同樣是推動中國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選擇走自己的路,不拘泥于前人的經驗和他人的指點。他們敢于追求自己的興趣,選擇冷門專業,如古文字、古生物等,進行深入的研究;他們敢于涉足新興行業,如電競領域,成爲世界冠軍。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人生並沒有固定的劇本和統一的路徑。只要年輕人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努力奮鬥,他們就可以自信地喊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不僅體現了他們的獨立性,也展現了他們的自信和決心。

世俗所認同的成功准則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以自我爲中心”的人生抉擇亦同樣值得稱道。

新一代青年已不再是僅受前人單一教育與管制的對象,他們已成爲新技術與新事物的傳播者、教導者,觀念變革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具備應對複雜世界的能耐。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拒絕被貼上標簽,不願接受居高臨下的教導,不想成爲他人眼中的“後浪”,這未必是自負之表現。“我的人生我做主。”不受束縛,成爲這一代年輕人的顯著特質之一。

青年一代的面貌,反映了社會的整體形象。

在農業社會時期,人們通過對三百六十行的探索,盡力拓展職業門類的想象空間。然而,根據2022年我國職業分類大典,現有的職業數量已達到1639個。如今,年輕一代的多元化、不確定性和獨特性,得益于社會進步、包容的氛圍以及多樣化的機遇。在最美好的時光裏,他們得以盡情揮灑,無拘無束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盡管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特質和使命,但年輕一代與前輩們並非截然不同。在抗擊疫情等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地投身其中,勇往直前,毫無畏懼;在面對重大原則問題時,他們堅定立場,不尚空談。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青年一代始終保持著對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積極向上的品質。這份忠誠、善良和擔當,成爲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的堅實基礎。

毫無疑問,當代年輕人所承受的壓力與挑戰空前。

在工作中疲憊不堪,家庭責任沉重,技能恐慌亦如影隨形。面對迷茫與困境,短暫的情緒低落無可指責,亦無需過度贊譽。關鍵在于,我們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看待挑戰,全力以赴應對困難,助力年輕人克服重重難關,這應是全社會的一致共識。

人生萬事需自我奮發向前,即使初始步伐細微,也能在廣闊的江山中留下痕迹。擺脫刻板印象的年輕人,終究需依靠自身去開拓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准備好行囊,設定屬于自己的前行方向,這樣才能讓人生煥發出獨特的光彩,將各式各樣的青春風采彙聚成一幅璀璨的時代畫卷。你們認同嗎?我是李夫人,一個喜歡思考的人,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0 阅读:4

賦鯨李夫人

簡介:專注在職場教育、創業分享,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