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類運動,不想孩子長得矮,16歲以前謹慎做,別等娃受了傷再後悔

禾禾媽愛學習 2024-04-25 20:30:38

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過以下這種經曆?

因爲個子矮,被人起外號叫“矮冬瓜”,或者曾給某些矮個子的同學起過外號?又或者畢業後找工作時,因爲身高問題,失去了很多喜歡的工作機會。

反正,作爲一名出生在北方城市,身高不到160cm的85後,以上兩個困擾我是都曾經曆過的。

所以,自打我有了女兒後,尤其是在老公身高也不算高的情況下,女兒的身高問題便成了我特別關心的事情之一,生怕我哪一個方面考慮不周,她就會成爲同齡人中身高偏矮的那一撥。

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人的身高主要受遺傳影響,大概占70%左右,這是出生後就定型的了,我們做父母的也無能爲力。

另外還有30%後天因素的影響,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肯下功夫,努力挖掘充分發揮,孩子在遺傳的基礎上再竄個10cm左右也是沒問題的。

科學研究發現:在影響身高的30%的後天因素中,營養、運動和睡眠是最爲關鍵的幾個方面。

營養與睡眠的重要性,之前已經多次與大家分享,今天,我們重點來談談運動對孩子身高的影響。

孩子長高的本質

關注孩子身高的家長,想必對“生長板”“骨垢線”這些名詞都不陌生。

在醫院的檢查中,醫生一般都是通過觀察這個部位的寬度和形狀變化,來評估孩子的骨骼發育狀況。

在X線片子上,生長板表現爲一道黑色的縫隙,如果這個黑色的縫隙較寬,通常意味著孩子的骨骼還有較大的生長空間,身高增長潛力也相對較大。

相反,如果縫隙變窄或消失,這可能意味著孩子的骨骼發育已經接近或已經達到成熟階段,身高增長的空間也就相對較小了。

醫生之所以可以通過這條縫隙的寬窄來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主要是因爲這條縫隙便是“生長板”“骨垢線”,是生長著無比旺盛的軟骨細胞的所在。

而我們長高的本質,就是這條縫隙上軟骨細胞不斷分裂、增殖的過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軟骨細胞不斷分裂出新的組織,使骨頭逐漸變粗變長,幫助孩子長高長壯。

當然,生長板並非永恒存在,當它們逐漸鈣化,轉變爲正常的骨頭時,孩子的身高增長也就隨之停止。

科學研究表明:進行適當的、有針對性的運動能夠有效刺激生長板上軟骨組織的分裂與增殖,從而有助于孩子的身高增長。

因此,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在孩子生長板閉合之前,讓孩子多運動,以便刺激骨骼生長,長得更高。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家長並不了解,並非所有運動都利于骨骼生長。事實上,有些運動反而可能對孩子的身高發育産生不利影響。

比如,以下這六類運動,在孩子16歲之前,最好不要讓他們接觸。

9類運動,若想孩子長得高,16歲以前盡量別碰

① 舉重、扔鉛球、鐵餅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舉重、扔鉛球、鐵餅比賽?有沒有注意到這麽一個現象,那就是大多數舉舉重、扔鉛球、鐵餅運動員,身材都比較矮比較壯。

比如,曾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56公斤級金牌的中國男子舉重運動員龍清泉,身高才154cm。

再比如,曾獲得2021年,東京奧運會男子61公斤級金牌的中國男子舉重運動員李發彬,身高才160cm。

爲什麽會這樣呢?

其實除了受這些運動策略因素的影響,導致教練在選取運動員時,傾向于具備強壯上肢、下肢,以及穩定的身體形態的運動員。

還有一點就是,舉重、扔鉛球、鐵餅運動,屬于爆發性、壓縮性運動,其訓練方式會導致孩子的骨骼變得更加粗壯,肌肉更加發達。

對于處于生長期的孩子,由于肌肉和骨骼還未發育成熟,進行此類運動可能會導致機體關節間的軟骨受到傷害,阻礙骨骼生長,從而影響升高發育。

②馬拉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馬拉松報名表,其中第一條一般是這樣規定的:

→項目年齡限18歲以上

爲什麽這樣要求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18歲以內的孩子,還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其骨骼、關節和肌肉等身體組織尚未完全成熟。

而馬拉松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長跑運動,參與馬拉松運動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准備,這就會導致孩子在日常飲食和休息方面,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而睡眠和飲食得不到保障,都可能對孩子的身高發育産生一定的影響。

即使孩子沒有經過訓練就直接參加馬拉松,這種長時間的跑步也會給他們的骨骼、肌肉和關節帶來很大的壓力,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

此外,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還可能影響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如果分泌受到抑制或者收到幹擾,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所以,爲了保障孩子的正常發育,孩子16歲之前,盡量不要參與馬拉松比賽,也不要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跑步運動。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能進行跑步鍛煉,適當的跑步鍛煉,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是有益的。

一些專家和醫生的建議:3歲以內的幼兒,不建議進行跑步訓練;4-5歲的孩子,可以開始嘗試跑步,但重點應放在培養興趣和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上,跑步時間應該控制在10-15分鍾左右。

7-8歲的孩子,建議以散步和慢跑爲主,每次跑步時間在20-30分鍾爲宜;10-15歲的孩子,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耐力訓練,跑步時間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和興趣逐漸增加。

③體操、蹦床和舞蹈基本功訓練

體操、蹦床、舞蹈基本功訓練,作爲伸展性運動,理論上對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是有益的。

可是爲什麽我卻不建議16歲以內的孩子接觸呢?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大家只要仔細觀察體操和蹦床運動員的身材就可以知道了。

通過體育比賽我們可以看出,體操和蹦床練得比較好的運動員普遍身材偏瘦,偏矮。

比如,16歲參加2008年奧運會,曾獲得過跳馬冠軍的體操運動員鄧琳琳,當年身高僅137cm,並因此被稱爲“最矮的奧運冠軍”。

以上這些運動,對鍛煉人的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要求極高,他們只有保持偏瘦的身材,才能更容易得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

所以,想要在以上方面取得較好的成就,運動員就要控制飲食,而控制飲食必然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此外,以上運動,尤其是舞蹈基本功訓練等,訓練時很多動作都需要孩子跪地,或者過度拉伸韌帶,是技巧性很強的訓練。

一旦發生過度訓練或者錯誤的技巧,都可能會導致孩子生長板受傷,導致身高發育受阻。

所以,我們建議16歲前的孩子,如果不是走專業體操路線,就盡量不要進行高強度的體操訓練。

④引體向上、吊單杠等

在小區溜達時,經常看到一些家長讓孩子在小區做引體向上,吊單杠等動作。並且認爲這種拉伸性的鍛煉,可以幫助孩子長高。

卻不知,骨骼的生長需要營養的供應,以及適當的合適的運動刺激,類似引體向上、吊單杠這樣的上肢運動,主要是鍛煉的肌肉組織,並不會影響骨骼的生長。

相反,過度專注于增肌訓練,還有可能導致身體營養分配發生變化。

簡單的說,就是過度的拉伸運動,會導致身體誤以爲你在鍛煉肌肉,所以身體裏的養分便會偏向肌肉流動,從而導致骨骼生長所需的營養相對減少,影響生長。

所以,禾禾媽奉勸各位父母,別動不動就讓孩子在小區裏拉伸了,一旦鍛煉過度,或者動作錯誤,或許會適得其反。

【最後寫給家長的話】

俗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骨骼肌肉生長發育都有著自己的節奏和規律。

作爲父母,雖然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長得高,長得壯,但也要明白,過度的焦慮和幹預只會適得其反。

1 阅读:518

禾禾媽愛學習

簡介:家有一枚小學生,關注小學教育和兒童心理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