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如果人文影視劇都這麽拍,還怕沒有觀衆?

張繡談電影 2024-05-09 06:34:08

看到親切的阿勒泰,心中湧出了莫名的感動,作爲新疆的疆二代,一直喜歡新疆本土作家李娟的質樸與潔靜。

她筆下的新疆,美好純粹、大氣磅礴,在她的筆下,每棵樹木都在呼喚,每根小草都在歌唱。

山野裏奔跑的羊群,像朵朵雲兒被散落了一地,駿馬、駱駝、氈房、白桦林,每一處都不是僵化的,因爲,每一個都有著鮮活的靈魂。

作爲新疆人,我與李娟一樣愛著這片廣袤的土地,愛著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今天,看到她的文字被搬到了屏幕,真是感到由衷的高興。

新疆,是一種思念,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一連追了三集《我的阿勒泰》,真正感受到了劇組的特別用心。

一開局的大雪,瞬間將自己帶入了小時候,北疆的雪,大而密集,一夜的飄零,早上推不開房門,是特別普通的事。

記憶裏的小院,除了厚重的白色,還是厚重的白色,而雪後的出行,是最爲困難的,首先,你要打掃出一條雪道。

從家門到小院門口,從小院門口再到鄉間小道,雪累積了一夜,它們像厚厚的棉被,蹚起來並沒有什麽重量,可要將它們推散開,那就需要費一定的力氣了。

記憶裏的小院,每次都是勤勞的母親在打掃,等我們准備上學時,小院與院外的小道已經貫穿順暢了。

開局的《我的阿勒泰》,以極強的代入感,一下子就將新疆冬天極致的美,給呈現了出來。

接下來,李文秀的打工經曆,更是戳中了無數打工者的淚水,慌亂、不合群、被嘲諷、不想放棄夢想等等。

而慘不忍睹中的唯一安慰,竟然是欺騙自己,李文秀的十九歲,是多少打工人的初入社會啊。

大都市的繁華,並不適合于所有的人,雖然,每個人都想盡了方法的去融入,可觀念的格格不入,讓靈魂根本找不到歸宿。

闖蕩了一年以後,還是一臉青澀與無助的李文秀,只能選擇了放棄,可這次放棄是不情不願的,因爲,經濟上的拮據,已經無法支撐她在大都市的夢想了。

最後,爲了活下來,年輕的她只能選擇了回故鄉,可回故鄉,卻也是一路的波折,只因爲,李文秀有一個熱情如火敢說敢想的母親。

本是生于魚米之鄉的張鳳俠,卻因支援邊疆建設,而紮根在了這片荒涼的土地,這裏的風沙,將她嬌嫩的容顔,磨成了沙礫的顔色,讓她的溫溫軟軟,成了糙漢子的粗粗犷犷。

李文秀沒有想到,才離開家一年,她的母親就將家搬到了遙遠的夏牧場,電話打不通,班車只能到最近的小鎮上。

李文秀只能一路狼狽地邊走,邊打聽母親的去白,在磕磕絆絆中,她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母親。

可才見面就被癡呆的奶奶給打暈了,這一幕讓人不由自主地開懷大笑了起來,醒來後的李文秀,開始打量起母親的小賣鋪。

她發現這間小而亂的店裏,竟然有著這麽多的商品,看的出,母親對這個小店很是用心。

走出小店李文秀看見,這裏竟然沒有一個漢族人,隨後不通的言語,讓李文秀生出了很多的笑話,特別是她的要賬經曆,真是太滑稽可笑了。

由于語言不通,李文秀遭遇了認錯人、被狗追、被馬攆的經曆,在此期間,年輕的文秀結識了同樣年輕的巴太,這兩個年輕人由誤打誤撞的討債經曆而相識。

帥氣的巴太本來在一個馬場工作,由于哥哥意外身亡,爲了照顧年邁的父親,他只能帶著一匹受傷的伊犁天馬回到了夏牧場。

巴太的漢語很流利,他的出現讓李文秀寂寞的心裏,有了些許的安慰,只是,巴太的心還是在馬場。

因爲他喜愛馬,更喜愛那份自由奔放的工作,可父親也不能不管,況且,他還需要處理哥哥死後的相關事宜。

在巴太他們民族有個習俗,哥哥去世後,弟弟可以迎娶自己的嫂嫂,現在的巴太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可一心只想回到馬場的巴太,一口回絕了父親的建議,嫂子不娶,那孩子就有可能隨著嫂子,一起改嫁去了別人家。

爲此巴太也很糾結,當聽說哥哥生前,已經答應了嫂子,讓她帶走孩子的話後,巴太爲了證實這句話的真假,他來到李文秀母親的小店,向她證實。

李文秀的母親張鳳俠表示,她並沒有聽到相關的話,巴太離開後,李文秀問母親爲什麽不能成全那對母子時。

張鳳俠說“每個人都有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可以不贊同,卻不可以居高臨下地去改變他們”。

張鳳俠的話讓李文秀陷入了深思,一直以來,她以爲文字可以改變別人的思想,卻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與世界相處的方式,順其自然才是王道。

本來,只想在這裏暫時居住的李文秀,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已經從心裏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這裏的土地,雖然貧瘠到一無所有,可牧民們都是那麽的淳樸與熱情,雖然語言溝通不暢,可交往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壓力。

這裏的人們,雖然也會笑話李文秀弄丟了奶奶,可他們的笑裏沒有嘲諷,更沒有責備,他們的生活簡單而又直接,沒有人心懷著惡意。

這也許就是張鳳俠一個漢族女人,長期呆在這裏的原因,張鳳俠帶著癡呆的婆婆,一個人將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條,她與這裏的人們早就融爲了一體。

一個“砰砰砰”,她就知道別人需要什麽,而她的開朗與熱情,也感染了當地的牧民,住了一陣子後,李文秀不再說去城裏了,她決定與母親、奶奶一起遷入到更爲偏遠的牧場。

在烏市時,李文秀聽了一場知名作家劉海波的講座,知道了文學的起點,並沒有既定的方式可循,它來源于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瑣碎的日常開始,在生活中學會愛,學會受傷。

劉海波的話讓李文秀很是觸動,她決定用自己雖然稚嫩,卻質樸的文字,去記錄生活的每一天。

由于要進行轉場遷移,所以,張鳳俠帶著李文秀與奶奶,去了鎮裏進行大采購,在小鎮上,李文秀懷著忐忑的心情,將自己的兩篇作品,通過網吧裏的電腦傳給了劉海波。

可由于時間過于匆忙,她要照顧生病的奶奶,所以,她並沒有等到劉海波的回複,沒想到,劉海波看到李文秀的作品後大爲震撼,李文秀的才情讓他急切想要見到她。

只可惜,李文秀已經與母親離開,而留下的電話號碼,由于住所過于偏遠,一時無法及時接通,這就讓劉海波他們找錯了人。

短短三集的《我的阿勒泰》,讓人由衷地感到舒服、平靜與安甯,該劇改編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

在制作上,它采用了4K超高清拍攝技術,真實地還原了新疆地區的自然風光和民族特色。

在劇中,可以看到直入雲端的雪山、茂密的森林、成群結隊的羊,肆意奔跑的馬兒等美麗景色。

其中,還有穿著民族服飾的哈薩克族少年和漢族女孩等人物形象,此外,該劇的演員表現也非常出色,主演們通過精湛的演技,生動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形象,讓觀衆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角色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變化。

特別喜歡劇中的音樂,它展現出了強烈的民族融合風格,爲觀衆編織了一段獨特的阿勒泰記憶。

總的來說,《我的阿勒泰》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視劇,因爲,它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還治愈了都市繁華中淡淡的憂傷。

0 阅读:5

張繡談電影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