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同仁堂和雲南白藥的內在價值測算(下)

文和先生 2024-05-23 19:46:49

上一篇文章《片仔癀、同仁堂和雲南白藥的內在價值估算(上)》雖然閱讀量不高,但收到了不少的反饋。我發現,讀者的反饋水平越來越高。上一篇文章我說從價值上,雲南白藥大于同仁堂,同仁堂大于片仔癀。但市場的觀點卻不同,目前市盈率估值的實際情況正好相反,片仔癀大于同仁堂,同仁堂大于雲南白藥。這是怎麽回事呢?

市場永遠都是對的

市場永遠都是對的,這個觀點又與大部分網絡觀點,特別是價值投資者的觀點不同。價值投資者們認爲市場會犯錯,有時候會錯得離譜。這種錯誤會讓股票的價格遠低于價值,從而給了投資者撿到便宜籌碼的機會。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這個“別人”就是指“市場”。而我認爲市場永遠都是對的,並不是反對巴菲特,而是另有邏輯。

市場之所以對,是因爲市場總是遵守因果關系定律。不管是股價上漲,還是股價下跌,市場總是有自己的理由。市場由千千萬萬的參與者組成,每個人在進行買賣交易時,都是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通過判斷做出的“理性”行爲。這裏的“理性”是指遵守因果,沒有一個市場參與者是無厘頭或者精神病。既然市場永遠都是對的,那我們的目標就清楚了。找到參與者做出買賣行爲的理由,判斷他們的理由是否成立,然後做出自己的應對。這很像兩軍對壘,找到對手的破綻,並料敵制勝。從交易面上講,我認爲《博弈論》和《孫子兵法》是交易方法論上很好的教材。

市場估值的原理

市場在給上市公司估值時,會考慮三個因素:業績、增長和風險。具體原理如下:

業績主要看淨利潤,這是公司給股東賺的錢。理論上這個錢應該是真金白銀,但不少公司爲了業績好看,通過應收賬款等財務調節方式虛增業績。這個時候,用于估值的業績就是假的,計算內在價值時要調減業績。增長主要是看增長率。同樣是淨利潤,同樣是真金白銀,雖然賺的錢都是現金,但有的公司未來成長性很高,有的很低。那麽,市場在定價時,顯然會給成長性高的公司更高的價格。成長低或者沒有成長的公司,定價時會參考債券並使用股息率指標。風險主要是看業績的確定性。有的公司業績很穩定,雖然成長性不好但至少業績不會忽高忽低、衰退甚至某一天破産。但有的公司就很危險,特別是高科技公司,說不定自己的巅峰時刻就是最後時刻。那麽,市場在定價時會偏向于給確定性更高的公司高定價。同行業的公司,如果沒有明顯的基本面差異,那市場估值的不同,就來自于以上三個方面的不同。A公司比B公司市盈率估值高,要麽是因爲市場認爲A公司賺的淨利潤是真錢,不是一堆壞賬;要麽是A公司未來成長性更高;要麽是A公司經營更穩健,不會被淘汰。

三家中藥公司不同估值的原因

截至本文發布的2024年3月11日,片仔癀的市盈率約50倍,市淨率約10倍;同仁堂的市盈率約32倍,市淨率4.6倍;雲南白藥的市盈率20倍,市淨率2.3倍。所以,市場定價是:片仔癀>同仁堂>雲南白藥。爲什麽市場認爲片仔癀會比雲南白藥好呢?原因如下:

前面我說人口趨勢的不利因素,會讓片仔癀的業績穩定性更差。同仁堂也會受影響,雲南白藥因産品與老齡化相關性低而影響較小。所以,長期看雲南白藥的業績穩定性是最高的。但這是長期趨勢,十年之內國內的人口變化不大,還是維持在14億左右。故老齡化等人口趨勢對三者影響有限,市場認爲三者的業績均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三家公司的淨利潤都是真金白銀,其中片仔癀的銷售現金流比營收倍數爲1.08,同仁堂爲1.12,雲南白藥爲1.05,說明産品賣出去大都能收回現金,而不是白條。三者的存貨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保持穩定,說明産品並沒有滯銷。其中,片仔癀的周轉率明顯提高,産品賣得比以前更快了。既然三家公司在業績、風險上沒有太大差距,那問題關鍵就是增長了。估值的差距來自于市場對三個公司的增長存在不同的預期。假設我們認爲一個合格的投資者滿意的投資回報率爲15%,根據目前的市盈率估值,我們可以推導出三家公司不同的增長預期。其中片仔癀的增長預期g=15%-(1/50)=13%;同仁堂g=15%-(1/32%)=12%;雲南白藥g=15%-(1/20)=10%。因爲市盈率對利率的敏感性很高,所以由市盈率反推出的增長率看上去差距不大。但上面的差距意味著三種不同的市場狀態:片仔癀是高增長預期,增長率15%以上;同仁堂是中速增長,增長率10%-15%之間;雲南白藥是低速增長,增長率在10%以上。根據下圖市場一致預期,大致與上述狀態相符。

三家公司的內在價值

片仔癀

片仔癀顯然被市場定義爲成長股,曆史平均市盈率爲51,如下圖所示。在我的估值體系中,超過30倍的股票是只能用夢想來衡量的。只要公司的營收不停地以30%以上的增速增長,配合銷售現金流同步提升,夢想就不會破滅。如果這個充滿想象的股票PEG在1-2倍之間,就沒有泡沫。片仔癀的營收曆史平均增速約24%,那麽目前的PEG=50/24=2.08,稍微高估,但並沒有太離譜。但如果按照市場對未來業績的一致預期15%的增速,那PEG=50/15=3.33,嚴重高估。在未來片仔癀能維持曆史平均市盈率24%的基礎上,其合理的內在價值爲110-220元/股。

2.同仁堂

與上同理,同仁堂的曆史平均增長率10%,PEG=32/10=3.2,明顯高估;根據未來三年的一致市場預期13%,PEG=32/13=2.46仍然高估。其合理市盈率應該在13-26之間。

3.雲南白藥

與片仔癀和同仁堂不同,雲南白藥沒有超過30倍的市盈率,處于估值的合理範圍。根據A股曆史平均收益率10%,假設未來雲南白藥可以跟上GDP平均增長3%,那麽雲南白藥的內在價值爲15倍,折合股價爲40元/股。

交易參考價位

片仔癀未來的業績增速能否保持24%的曆史增長率,我沒有足夠的把握。沒有證據證明,老年人肝病越來越多,對片仔癀的喜愛程度增加。去年的漲價更像是一種炒作。中藥本身屬于傳統文化,是自帶炒作基因的,如氣功、古董、中藥、茶葉、白酒、文玩、郵票、君子蘭等。而且這種炒作不會像鹽、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被官方制止。另外,即使片仔癀可以維持曆史平均增速,現在的價格也是高估。我能參與的價位在20倍市盈率,也即目前股價的二分之一——100元/股。這個估值在曆史上只有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出現過。

同仁堂很矛盾,它明顯缺乏可靠的成長性,但估值卻向成長股靠近。保守起見,我將其歸入與雲南白藥同樣的位置,給予15倍的市盈率,交易價位在這個基礎上打7折即10倍市盈率。于是,同仁堂如果跌到15元,雲南白藥跌到25元,我會願意參與。

2 阅读:522
评论列表
  • 2024-05-23 23:18

    按你的邏輯,股市中沒有你想買的股票,市盈率都不符合你的標准,15元的同仁堂,20元的雲南白藥估計只會在你的夢裏有了

  • 2024-05-27 14:50

    安全第一👍🏻,我贊同

  • 2024-05-26 19:32

    離譜

文和先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