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借智,借勢(讀完清醒)

毅財才 2024-05-14 05:12:41

古語有雲: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

人生在世,要有一種“借”的智慧。

因爲一個人在模仿的成長裏,只有借助別人的力氣,智慧,勢能。

最終,才能夠不斷強化自己,更快地脫胎換骨,也能輕松地抵達逆襲的境界當中。

正如孫子有雲:

“借力者明,借智者宏,借勢者成。”

聰明人,都會不斷地通過借力,借智,借勢,如此不斷地完成資源積累,實現自我躍遷。

然後,真正能夠做到事半功倍,巧妙地取得屬于自己的成功,更加松弛地過上自己喜歡的人生。

01

借力

任何性質的成功,絕對不可能只是憑借一己之力。

如果有這種觀點的人,生活一定會過得很被動,甚至是越來越糟糕。

這樣的人,其實非但自私,還相當無知。

就像《勸學》所寫的: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俗話說,借力打力,能夠讓自己更輕松地取得自己想要的目的。

懂得借力,敢于借力,善于借力,最終才能少走彎路,及時止損,實現共贏。

太多的人,只會使蠻力,從來不懂得變通思維,甚至不願意借助他人的力量來幫助自己。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能夠借助別人力量的人,從來都是活得很聰明,也一定會越來越成功的人。

畢竟,單打獨鬥,只會步履艱難,永遠負重前行。

抱團取暖,則能夠發揮全體的力量,避免獨木難支的尴尬處境。

其實,三個臭皮匠,也能頂一個諸葛亮,就是因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

一個懂得借力的人,一定能夠通過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加強自身的能量。

然後,發揮出大家的實力,也能夠把一件事,一個問題,處理得更輕松,更容易。

葛洪有雲:

“衆力並,則萬鈞不足舉也。”

人多力量大,因爲每個人的力量都有限,但是不斷地累積多數人的力量,就能夠發揮出“萬鈞不足舉”的魄力。

所以,一個成功的人,不需要讓自己一個人付出多大的代價,只需要簡單一點,把全體的力量發揮出來。

如此,借力打力,就一定能夠快速,也更加輕松地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收獲到豐厚的果實。

02

借智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胡思亂想,而是懂得借助他人的智慧。

如此,以一種最低的成本,挖掘出最豐厚的回報。

讀一本好書,其實就是在一邊梳理自己的心情,一邊在提升自己。

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就是在借助別人的經驗,心得,以及智慧,來完成自我認識,反思,修正,改變。

最終,修繕自我,成爲最好的自己。

借助別人的智慧,就是用一種最簡單的,也更高效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認知。

就像哲學家叔本華說過的一句話,人類的思維,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牢獄。

所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盲區,能力都在一定的範疇之內。

聰明人,一定會不斷變通思維,突破認知,避免傲慢地活著。

正如《三體》中有這樣一句話,非常有道理:

弱小和無知,並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礙,傲慢才是。

一個人越是傲慢,就越容易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最終,哪怕自己真的有才華,真的有實力,可依然會被時代的洪流無情淹沒。

所以,懂得借助別人的智慧,就是在打開新的世界,一個全新的認知世界。

如此,讓自己的思維也好,認知能力也罷,都能夠向更優秀的人靠攏。

最終,自己也就可以更加輕松地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開自己的邊界,撐起自己的格局。

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也能夠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03

借勢

人的力量永遠有限,真正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一定是懂得借助大勢的人。

常言道:“天下潮流,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順著天道,尊重規律去發展,一個人才能夠打破個人的局限,借助大勢的浩瀚之能量,推著自己成長。

《商君書》有雲:

“ 飛蓬遇飄風而行千裏,乘風之勢也。”

這就是時常有人說的那樣,選擇永遠比努力更重要。

其實,努力,永遠都是最基本的條件,選擇,才是至關重要,也是需要智慧去識別,去開創的。

真正的能人,智者,都懂得借勢而爲。

因爲只有這樣,才不會浪費掉一些沒必要的損耗,也才能夠真正做到有目的性,有計劃性地過好這一生。

在大勢來臨之前,選擇默默無聞地蟄伏。

在大勢降臨之際,大膽地迎風而上,乘風而起。

如此,借勢而爲,才能夠不斷地打破自身的迷茫,打開自己的眼界。

最終,乘風破浪,借勢而上,撬動未來,塑造超凡脫俗的人生。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

0 阅读:0

毅財才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