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宰相,想要重振大唐江山,卻被視爲“奸臣”

縱橫五千年 2024-05-16 20:11:34

崔胤是唐昭宗時期的重臣,先後四次拜相,深受唐昭宗的信任,爲唐朝的中興而努力奔走。不過,崔胤最終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被軍閥朱溫所殺。按理說,崔胤爲國殉難,應該被寫入《忠義傳》裏,然而北宋史學家歐陽修、宋祁卻將其列入《奸臣傳》中,還說“崔、柳倒持李宗覆”。那麽,崔胤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一、官至宰相

崔胤出身名門清河崔氏,家中世代爲官,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唐朝重臣。875年,崔胤考中進士,應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征召,擔任從事之職。不久後,崔胤入朝爲官,“累遷考功、吏部二員外郎,轉郎中、給事中、中書舍人”。大順年間,崔胤曆任兵部、吏部侍郎,“以本官同平章事”,成爲了唐朝的宰相。

此時的唐朝雖然已經衰敗,但宦官與朝臣之間的矛盾依然非常激烈,他們“鹹樹朋黨,外結藩帥”。在這場錯綜複雜的鬥爭中,崔胤幾經沉浮,一度被免去宰相的職務。崔胤敏銳地發現,要想除掉宦官,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須借助藩鎮的力量,于是他向崛起于河南地區的朱溫抛出了橄榄枝。在朱溫的幫助下,已經走到湖南的崔胤,重新入朝爲相。

二、昭宗複位

志在中興唐朝的唐昭宗對崔胤非常器重,“悉以軍國事委崔胤,每奏事,上與之從容,或至燃燭”。在崔胤看來,必須先除掉宦官,才能走出重振朝綱的第一步。然而,左神策軍中尉劉季述、右神策軍中尉王仲先以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爲外援,于900年發動政變,廢黜了唐昭宗,擁立太子李裕爲帝,還免去了崔胤宰相的職務。

崔胤立即給朱溫寫信,“請出師反正”。與此同時,他還與神策軍將領孫德昭等人聯絡。同年十二月,在崔胤的謀劃下,孫德昭誅殺了劉季述,唐昭宗重登帝位。經過這件事後,唐昭宗對崔胤更加信任。崔胤認爲宦官必須斬草除根,就在唐昭宗猶豫不決之時,宦官韓全誨等人將唐昭宗劫持,投靠了鳳翔節度使李茂貞。

三、身敗名裂

崔胤得知此事後,“召全忠以兵迎天子,令太子太師盧渥率群臣迎全忠”。朱溫親率大軍入關,然後圍攻鳳翔城。經過一番較量,李茂貞被迫誅殺了韓全誨,將唐昭宗送給朱溫。之後,朱溫采納了崔胤的建議,將宮中的宦官誅殺殆盡。崔胤雖然與朱溫交好,但兩人只能算是盟友關系,他並不是朱溫的黨羽。

崔胤只是利用朱溫而已,他知道朱溫也有野心,想要重振唐朝,必須組建一支屬于朝廷的軍隊。在回到長安後,崔胤以防備李茂貞爲由,兼任判六軍諸衛事,以宰相的身份負責招募、組建禁軍。然而,負責鎮守長安的朱友倫(朱溫的侄子)墜馬身亡。朱溫認爲這是崔胤的陰謀,于是將其幹掉,徹底控制了唐朝朝廷。那麽,你認爲崔胤是唐朝的奸臣,還是忠臣呢?

參考資料:1.《舊唐書》;2.《新唐書》;3.《資治通鑒》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