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主防】“最牽挂的人是牛大爺一家”

陝西警方 2024-05-21 09:39:28

“這幾天天氣不錯,正是給果園施肥、除草、滅殺各種病蟲害的關鍵時刻,牛西鎖老人的三畝猕猴桃需要打理。”

“是的,牛大爺都快八十了,放在別人家裏,應該是安度晚年享清福的歲數,可他卻毅然撐起這個突然‘破碎’的家庭,下地幹活、洗衣做飯、照顧智障兒媳、還要供三個孫兒上學,真的不易呀。”

5月15日,太陽剛剛露出地面,絢麗的朝霞映紅了大地,一陣微風吹來,搖曳著灞河岸邊的一排排垂柳,覓食的鳥兒叽叽喳喳地唱著歌,好似在演奏一曲華麗的樂章。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灞橋派出所民警張倍源和輔警喬晨,匆匆吃完早餐,便帶著一種責任和使命,駕車出發轄區歇駕寺村“暖心警務會客廳”,開始他們一天的幫扶工作,他們有說有笑。此時此刻,一縷縷霞光灑落在他們的臉上,更增加了一份帥氣。#西安頭條#

提起牛西鎖老人一家,還得從他不幸的家庭說起。2012年從陝南商洛移居到歇駕寺村的兒子牛紅良,一年前的突然病逝,給這個結構本來就很複雜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當頭一棒,聽起來不免讓人感到一陣心酸。

牛西鎖祖籍陝南商洛,一家人一直過著很清貧的日子,兒子牛紅良年幼時雙腿就患上了疾病,因家庭困難無錢給他治療,時間長了導致其下肢肌肉萎縮行動不便早早就辍學在家。爲了不給家中增加負擔,十六七歲的他便萌生出自謀生路、發揮自學的家用電器維修技術,掙點小錢維持家境,但他並不滿足于現狀。1998年夏,牛紅良背著家人一瘸一跛,悄悄地離開了他的家鄉商州區大荊鎮,在商洛城裏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他曾遭人嫌棄過、嘲笑過,但他深知自己的殘疾身體,並沒有在乎別人對他的冷漠嘲諷,依然堅持自己的主見,他曾在私人企業打過零工、建築工地看過廠子,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

2001年夏,有好心人看牛紅良雖有殘疾,但心地善良、爲人忠厚,便給他在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歇駕寺村介紹了個媳婦俞某燕(天生智障),不久,兩人便結了婚,次年生下了兒子,一家人一下沉浸在幸福和喜悅之中。但牛紅良頓感壓力更大,畢竟陝南商洛經濟發展比不上關中,他便有入贅到妻子娘家的想法,在那裏做些小生意增加收入。在征得妻子娘家人的同意後,于2012年遷居到現在的歇駕寺村,相繼生下次子和小女兒。

近年來,政府出台實施一系列脫貧致富政策,因牛紅良夫婦身有殘疾,村上爲了照顧他們,特意讓牛紅良擔任村上的殘疾人聯合會主任,帶領全村身有殘疾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好景不長,2023年春節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病魔,奪走牛紅良五十多歲的生命,留下天生智障、生活不能自理的媳婦俞某燕和三個正在上學的兒女。

家庭的突然變故,唯一的頂梁柱離世,無疑是給一家老小以沉重的打擊,留下智障的妻子和三個正在上大學、高中、初中的孩子怎麽辦?2023年8月份,公安灞橋分局灞橋派出所在持續聚焦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踐行市公安局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持續鞏固農村“一村一警”工作實踐中,駐村社區民警張倍源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與村幹部商議解決其當務之急,決定將牛紅良孤獨一人遠在商洛大山中年近八旬的父親牛西鎖接到歇駕寺村,暫時承擔起照顧一家老小生活的責任,並借助國家扶貧政策,適當給予經濟上的補償。同時通過相關部門免費提供五頭豬仔和飼料,讓牛西鎖老人飼養,養大後回收付給老人一定的飼養費,以解決家庭開支不足問題。

由于牛西鎖老人年事已高,照顧家人和養豬的雙重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加之飼料供應商突然終止了飼料供應,五頭小豬沒養到標准重量就斷了頓。今年春節前,“暖心警務會客廳”的民警張倍源和副所長秦曉明發現這一情況後,與治安協理員張京益一起幫老人聯系相關部門,免費給老人屠宰了五頭豬,並發動全村人幫忙購買豬肉,更令人欣慰的是“暖心警務會客廳”的民警親自帶貨賣肉,解決了牛西鎖老人一家沒錢過年的燃眉之急。

這僅僅只是民警幫貧的開始,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後頭。

“幫人不能幫一回,要幫,我們就一直幫下去。”民警張倍源給輔警和治安協理員張京益說。

8時10分,張倍源和輔警喬晨很快到了“暖心警務會客廳”,處理完手頭的事務,帶著治安協理員張京益,又要迫不及待地朝牛西鎖老人的果園走去。

“趁著早上涼快,我們幫牛西鎖老人打理一下果園。”他們邊走邊說。

到了果園,三人很快作了分工,張倍源和治安協理員一個除草一個施肥,輔警喬晨則給果樹噴藥,小小的果園充滿熱火朝天的勞動氣氛和歡樂,一旁的牛大爺高興得合不攏嘴,就連在一旁的智障兒媳也跟著笑不夠。

“牛大爺,你的戶口遷移手續已經辦理好,改天我給你捎過來,路太遠,你就不用去所裏戶籍室了。”輔警喬晨一邊勞動一邊告知老人好消息。

此刻的牛西鎖老人高興得含淚說道:“太謝謝你們了,政府對我太好了,真的沒想到啊。”

中午時分,牛大爺的三畝猕猴桃,在他們三人的齊心努力下,已完成一半的打理。

“今天就幹到這,下午到警務室把其他公務處理一下,明天早上接著幹。”治安協理員張京益說道。

公安灞橋分局灞橋派出所民警始終把群衆的事放在首位,不走形式不留虛名,實打實踐行爲群衆服務的諾言,也是落實市公安局“三下”工程和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的具體表現。目前,關心牛西鎖老人一家的生産生活,已成爲灞橋派出所一項常態化工作,民警們隔三岔五就去牛西鎖老人家走走看看,幫忙打掃屋裏屋外的衛生,就像親人一樣噓寒問暖。老人有時遇到頭疼腦熱啥的,張倍源主動自掏腰包買些常規藥物和營養品,以便老人及時緩解和調理身體。

“‘暖心警務會客廳’的日常工作,在治安協理員的配合下,開展得非常順利,唯一讓我每天牽挂的是牛大爺一家,只要他老人家在世一天,我們就要照顧他家一天,直至幾個孫兒走向社會,能擔起家庭責任後我們才放手。”張倍源用一種自信和深沉的語氣說道。

“歇駕寺村屬典型的農村,這兩年我們派出所主打鄉村服務工作,在提倡村民發展當地猕猴桃、面粉、挂面等主導産業的同時,也忘不了幫助有困難的家庭和特殊群衆,像牛西鎖老人就是我們幫扶的主要對象。”灞橋派出所所長李福平說。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