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主播秒變被打,真相究竟如何?

熙說民間事 2024-05-26 00:47:31

在熙熙看來,打假行爲本身是一種對消費者權益的維護,是社會正義的一種體現。然而,近日山西一打假博主在藥店被打的事,卻顛覆了熙熙的三觀,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據了解,這位博主在進行所謂的“打假”過程中,遭到了藥店方的反擊,不僅被打,甚至手機也被搶走。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這名山西一打假博主,在山西晉中一藥店內打假,老板不僅對其辱罵,更是將大門鎖住限制自由,隨後該博主報警後,民警卻稱:你“不能以個人名義打假,你沒有資格打假”。

首先我得糾正一點:個人出于維護消費者權益、打擊假冒僞劣産品的目的進行打假,其行爲並不違法。打假通常是指打擊假冒的産品,這種做法會得到法律支持,但前提是本意屬于合法的,沒有違法性。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

言下之意是說,個人完全可以打假,對于非法商販,對于不遵守我國法律法規,弄虛作假糊弄人民的商販,人人可打,人人喊打!這位叔叔法律知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習。

話雖如此,但是,如果個人以打假爲名義,采取惡意敲詐、掉包真貨等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則屬于違法行爲,可能涉嫌敲詐勒索等犯罪。法律保護的是“應得利益”,即對誠實信用活動所應當得到的回報。利用法律謀求不正當利益,是法律所不予認可的行爲。

打假行爲本身是好的,是爲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但是,如果是以“打假名義”行非法之事,那麽這種行爲就變成了違法行爲。這不僅對自身造成傷害,也可能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在進行打假行爲時,一定要確保自己的行爲是合法的,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的。

當然,打假行爲並不是一種無風險的行爲。就像這位博主一樣,他在進行打假行爲時,遭到了對方的反擊,甚至手機也被搶走。所以熙熙建議,在進行打假行爲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不能因爲打假而忽視了自身的安全。

再次申明,任何合法公民都有權利打假!打得虛假商販們、違法商販們無處可逃!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