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試射烈火5導彈,外媒:中國科考船在印度外海現身

劉勇教授 2024-03-13 17:37:53

印度是一個幾乎與全部鄰國都存在著邊境糾紛的國家,其一直希望向外拓展自己的力量。爲了支撐自己的野心,印度試圖用各種方式提升自己的核打擊能力。

50年前,印度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根據外界推測,印度已經擁有了大約100到120枚核彈頭,其核武力量不容小觑。如今,印度更是宣布自己已經擁有了“三位一體”的核力量。

蘇-30MKI戰鬥機可以發射“布拉莫斯”空對地導彈,“阿裏哈特”和“阿裏漢特”號潛艇擁有發射潛射彈道導彈的能力,“烈火”系列彈道導彈則可以在移動發射架上發射。

在掌握核力量50周年之際,印度宣布自己在核武領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據觀察者網3月12日報道,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于11日晚8點在印度南部的卡拉姆博士島成功試射了一枚“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

這款導彈由印度自行研發生産而成,采用了三級固體燃料的構造,射程據稱可以達到5500公裏,戰鬥部重約1.5噸。印度軍方強調,這枚“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首次搭載了分導式多彈頭,在長距離飛行之後准確落在了位于印度洋的目標海域,此次試射行動圓滿成功。

需要指出的是,分導式多彈頭技術是當今世界核大國最重要的核心技術之一,其可以同時打擊一個區域的多個目標,提升整體毀傷效果。先前,印度已經完成了多場“一箭多星”的衛星發射任務,“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采用分導式多彈頭技術,也在預料範圍之內。

對于此次試射任務的成功,印度總理莫迪向印度科學家們發出了賀電,稱他“爲此感到驕傲”。印度國防部長辛格也予以了高度的評價,稱這是“一次非凡的成功”。

當前,印度已經發展出了5種類型的“烈火”彈道導彈,“烈火-1”的射程約爲700到900公裏,可以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印度主要用其來威懾巴勒斯坦;

“烈火-2”升級爲了兩級固體燃料導彈,射程在2000到3000公裏之間,可以覆蓋印度周邊地區以及部分遠程目標;“烈火-3”的射程約爲3500公裏,印度稱它可以有效打擊亞洲的“大部分地區”;

“烈火-4”的射程在3000到4000公裏之間,已經稱得上是一款中遠程導彈。“烈火-5”則被印度寄予了厚望,印度軍方希望這款導彈可以得到進一步升級,進而成爲印度的第一款“洲際導彈”。

然而,國際社會卻普遍不認可印度“烈火-5”導彈的實際戰鬥力。有軍事學者指出,“烈火-5”導彈的射程僅有5500公裏,處于“跳起來”才能摸到洲際導彈門檻的尴尬位置。

除此之外,“烈火-5”導彈依舊沒有很好地實現核武器小型化,導航系統與發射系統也很成問題,作戰效能十分有限。印度不僅沒有發展出像中俄朝一樣的彈道導彈發射車,甚至沒有堅固連片的核彈發射井,“烈火”系列導彈長期待在發射架上,這使得印度的核威懾力遭到普遍質疑。

從以往的消息來看,印度“烈火”系列導彈事故頻發。上世紀末,一枚“烈火-2”導彈在離地約150秒後失去了控制;2006年,一枚“烈火-3”導彈在離地面約60秒後失去了控制,嚴重偏離預定軌迹;

2010年,一枚“烈火-4”導彈重蹈了此前兩枚導彈的覆轍,在離地面約50秒後失去了控制;2018年,又一枚導彈在離地20秒後就失去了控制。由此可見,近20年的時間裏,印度一直沒能把導彈的質量控制和安全標准提升到應有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印度此次導彈試射取得了成功,但印度軍方卻依舊存在著擔憂。在“烈火-5”導彈試射之前,印度媒體大肆炒作中國的“向陽紅-1”和“向陽紅-3”號科考船在印度洋地區現身,分別位于孟加拉灣和馬爾代夫,靠近“烈火-5”導彈的“禁飛區”。

在印度媒體看來,這兩艘中國科考船是來“圍觀”印度導彈發射的。換句話講,“烈火-5”導彈試射的全過程,都可能被中國科考船“盡收眼底”。“烈火-5”導彈還沒有正式入役,它的多項寶貴數據就已經不再是秘密。

0 阅读:46

劉勇教授

簡介:軍事學教授;作戰指揮學博士,戰役學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