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能活多久?陪媽媽抗癌10年後我總結了3個要點

詩槐談健康 2024-04-03 07:47:06

我是一名癌症患者家屬,在陪伴媽媽抗癌10年中,我深刻感受到:我們不能改變生病的事實,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01 多學習,少走彎路

將親人或自己的命,盡量掌握在自己手裏,這才是真正顯示親情的時候。

記得最開始媽媽確診癌症到第一階段的治療過程中,我對癌症的了解僅僅止步于它很可怕,可能幾個月就會帶走媽媽的生命,我沒有人可以傾訴,沒有人可以依賴,去醫院麻木的繳費,帶媽媽檢查,領取報告,我只能信任醫生,卻根本不懂如何配合醫生才能讓媽媽更靠近治愈,那個時候我以爲媽媽作爲病人,她的生命是應該掌握在醫生手中的。

但隨著接觸更多覓友,隨著學習,我開始意識到,抗癌不是病人和醫生的事情,作爲家屬,我的責任同樣巨大。

多交流,多學習,少走的彎路就越多,病人受罪少,抗癌的效果也更好。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十年來,我帶媽媽複查,從一開始只能呆坐在一旁聽醫生說那些聽不懂的話,到現在能平靜的和醫生交流,甚至還能針對媽媽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提一兩點建議請醫生看看是否可行。這些改變讓我堅信——癌症患者當然可以創造“奇迹”,而它的背後是不離不棄的艱難堅守。

我的母親最終還是離開了,有時到深夜總會回想起那段經曆,內心充滿悔恨與內疚。如果當時能更早一些靠自己的努力,結果可能會更好。雖然這只是想,也許結果可能和現在一樣,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內心會有波動。

02 別怕,你已經做了當下最好的選擇

相信所有人看到親人的確診報告那一刻,大腦都會嗡的一下變成空白,這很正常。因爲在大多數人眼裏,這個與死亡基本畫上了等號。

害怕、恐懼、焦急、無助,各種滋味都來了,最主要的是無助會更多一些。因爲你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做,怎麽做會更好。

手術、化療、放療,是現代醫學的三大可靠手段,還有正日漸成熟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傳統中醫這邊還有中藥、氣功、艾灸等。

在方案上,患者和家屬怕選錯,導致錯過某一個最佳治療方案;怕選多了,産生過度治療。

那個時候我每天遊走在各個群,看見大家的各種提問,包括各種所謂專家的回答,最後我總結:沒有最好的抗癌方式,只有最適合患者的抗癌方式。

西醫第一大手段:手術

對于手術,似乎每個人都褒貶不一。甲說手術後會傷元氣、乙說手術後會轉移、丙說手術後又複發手術白做了、戊說醫院說沒有手術的希望了……

是否選擇手術,這是一個舍與得的關系。我們首先明確癌症死亡的原理和癌症轉移的原理。癌症死亡的一大部分是並發症導致的器官衰竭,但卵巢癌絕大多數手術的獲益是大于害處的。

有人提出,手術後會傷元氣或者轉移。這時候就要靠價值觀去判斷手術後傷元氣或轉移與不手術的生存質量和生存期限的選擇。

其他癌症也都是如此,我失去的東西是否能換來更多的東西。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至于手術後是否轉移這件事很微妙。如果按照標准化手術流程來說轉移的概率並不是很大——有完整的淋巴結清掃,完整的腹腔清洗等一套體系。

癌症的轉移方式很多,防不勝防,甚至可以通過種植轉移,手術過程中癌細胞碰到其他髒器的種植。這就是爲什麽手術最後幾步中的腹腔噴灑化療藥的原因。

這個你在手術病例中可以完全看到,淋巴結清掃標准化是有個數要求的,但是因爲某種原因並沒有給你清掃那麽多。這個不是我們在這裏討論的內容,這是每個人身體體質所決定的因素,不是我們能左右的範圍,所以是否手術要看不做手術和手術後的生活質量和生存長度。

並不是聽誰說的我家不手術非常好,也不是聽誰說的我家手術了非常不好,這是錯的,是根據不同的情況而決定的。

西醫第二大手段:化療

化療,也是在各個地方看見大家積極討論好與壞,同樣這個事情也不是好與不好的問題,而是孰輕孰重的問題。

化療主要考慮的幾個因素是:手術前化療,手術後化療。手術前的化療是爲了將腫瘤化小,這樣降低了醫生手術的難度和手術切除的完整性。因爲腫瘤可能壓倒了某根重要的血管、可能壓到了某個重要的器官,醫生在手術分離時候很難。如果選擇手術時醫生要給你化療,你應該接受。

手術後是否化療,要看病人的年齡、體質、病種等各項因素。如果手術後身體很虛弱,如果加上化療的副作用會讓身體虛上加虛,最後導致惡性循環。腫瘤的治療忌諱幾件事情:急于心切,慌亂選擇,過度醫療,放棄醫療。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年齡、身體結構、病種、生活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治療癌症也應該有一套自己的“私人定制”。

西醫第三大手段:放療

放療是通過射線照射腫瘤將其殺死。放療的難度在于定位畫點,難免略有偏差,周圍組織一並放壞死了。

有很多人放的肌肉壞死潰爛,有的人神經放壞死半邊癱瘓等等。同樣的問題,爲什麽要放療?是否達到了放療的指證?腫瘤在那裏什麽也沒影響,沒有壓迫沒有轉移迹象,爲何非要將它清除?

有人說要買個安心。深入的思考下,實體的那個瘤你把它放死了,你能確保淋巴和其他器官沒有你看不見的癌細胞或轉移麽?單純的放療一個腫瘤的意義不在此。而是在于通過手術化療達不到效果,腫瘤導致了其他更嚴重的並發症,要麽嚴重的影響了生存質量和期限的時候,爲了改善生存質量才去放療。

如果這些都不是,可以有很多方法去控制腫瘤的發展。這樣總比放到某肌肉群壞死潰爛,某神經斷裂癱瘓要好得多。

西醫第四大手段:靶向治療

認識不少患者有幸能夠吃靶向藥,他們裏面有的人副作用反應比較大,有的則比較輕微。

我個人覺得靶向治療真的是近些年非常好的一種抗癌方式。因爲只有家有癌症患者才知道,對患者和家屬來說,雖然自己是病人,但不希望被當做病人小心對待,不希望時時刻刻被提醒自己的不同。

圖片來源:攝圖網

疫情期間有幾位朋友是能吃靶向藥的,他們不需要過于擔心外出就醫的問題,只是也會焦慮複查的時間可能被耽擱,但說實話,和很多患者相比,能吃靶向藥的的確是幸運兒。在這裏,我也希望以後能開發出更多靶向藥,讓更多患者有藥可吃。

西醫第五大手段:免疫治療

我的理解是,化療藥物靶向藥物都是用外來藥物去殺死癌細胞,但是免疫治療卻是通過治療增強我們身體內自己免疫細胞的戰鬥力。

任誰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的免疫力能提升,就算還不能完全治愈癌症,但是他的生命質量也會提升很多。而且據我了解,免疫治療有個很強的優越性,那就是如果一個患者用免疫治療有效,他很可能結束治療後依舊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

再來聊一聊中醫

從中醫的角度,我們來闡述下癌症的治療。很多人說中醫好的可以,也有很多人說中醫差的沒邊。中醫治療把癌症稱作積,長時間的瘀積所産生的病症。中醫采取化結散瘀扶正固本的方法。

說中醫好西醫不好的,可能是你暫時沒有受到腫瘤的物理性壓迫。通過中醫控制住腫瘤的發展,並改善了體質。

說中醫不好西醫好的,可能是你出現了物理性的壓迫時你選擇了中醫,中醫沒有在短時間解決你的問題,而采用西醫手段很快就解決了。

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重要的是辨證。東方西方的分歧在于唯物或唯心。但是共同接受的是辨證。中醫好還是西醫好?還是中西醫結合好?在一定大基數的患者當中任何一個方法都有治療好的,如果一個好的都沒有,那他不會存在至今。但這並不是我想說的重點。

癌症一定要明確的是,所有的治療的治療方案你都要遵循一個最重要的主線。在保證生活質量的情況下,提高生存期乃至醫學上的痊愈。在保證不了生活質量上的一切做法,都是錯誤的。

03 作爲家屬,要把抗癌當成“高考”

相信大部分人被問到你知識量掌握最大的是人生哪個階段時,都會回答,高考那幾個月。

大部分癌症家庭都是癌症小白,醫學知識匮乏造成的迷茫與無助,是大多數癌症患者確診後最真實的心情。癌症患者的家屬們,往往對此也束手無策,“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自己主動去學習相關知識,多去查資料,把抗癌當成又一次“高考”。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我接觸最多的就是有人問,我家人指標高了怎麽辦?我家人發燒了怎麽辦?我家人最近上不來氣怎麽辦?

其實如果你這麽問。問一千個地方都不會有你想得到的答案。因爲每個人的病不一樣。要去學習,表面上的詢問和焦急萬分是沒用的。

我接觸的一大部分患者來提問時候。我問他親人每天用的什麽藥,打得什麽針,采取過哪些治療方案,最後全是一無所知。

所以,如果你想幫家人抗癌,最起碼要知道患者用的什麽藥、做過什麽治療。

在抗擊癌症的過程裏,病人和家屬要做出無數次抉擇,越到後期,抉擇越難,因爲已經沒有所謂的標准治療方案。

如果已經走到這一步,我覺得作爲家屬,應該多關心患者此時的生命質量,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和患者來一次談心,問問她,如今活著,到底是享受還是負擔?內心是否還有無法言說的顧慮與牽挂?

如果死亡也是一段新生,我希望爲她構建出另一種平和,消除她的恐懼。但是最後這一步,我希望大家都不會用到。

尾聲

如今醫學的進步使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都可能獲得相對長的生存時間,所以患癌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應該是命運帶給我們的挑戰。

在與癌症的拉鋸戰中,既有山窮水盡的傷痛和迷茫,也有不離不棄的溫暖與力量,希望大家最終都能戰勝病魔、重獲光明!

溫馨提醒: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傳遞醫藥前沿信息和研究進展,不涉及診療方案推薦,臨床上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與指導。

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

8 阅读:3577
评论列表
  • 2024-04-03 21:19

    我也是陪媽媽抗癌了九年。經曆了三次手術,,半切,全切,介入手術。化療了兩次,雖然媽媽最後還是離開我了,但是如果媽媽不手術估計存活的機會都沒有。因爲媽媽是最可怕的印戒細胞癌,這九年來的風風雨雨只有我自己心裏清楚,因爲我是獨女,所以一切都是我來。怎麽說呢,文章說的非常對,各種治療手段因人而異,我們家屬做好自己,做到仁至義盡就可以了

    用戶93xxx46 回覆:
    我也陪過我媽媽治療,可沒堅持這麽久,各種原因,但我問心無愧只希望這文章能幫助更多的人
  • 2024-04-03 16:49

    我也是癌症病人家屬,文章寫的和建議非常好,貼近心靈,一片好文章,值得借鑒[點贊][點贊]

  • 2024-05-24 15:56

    沒必要過度治療

詩槐談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