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活動周在長江文明館啓動市民沉浸式感受科學魅力

武漢發布 2024-05-26 12:03:10

機械臂表演精彩皮影戲,腦電波遙控蜘蛛模型移動,各式各樣的無人機……科技尖板眼吸引市民積極參與互動並啧啧稱奇。

湖北省遠安縣在2億萬年前是陸地嗎?普通翠鳥能活幾年?奇妙的博物展覽則能讓你找到答案並大長知識。

5月25日,2024年湖北省科技活動周暨武漢市科技活動周啓動式及主場展覽活動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舉行,市民紛紛前往開眼界、長知識。

5月25日,2024年湖北省科技活動周暨武漢市科技活動周啓動式及主場展覽活動,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舉行,吸引了衆多市民參觀。該活動將持續至6月1日,讓公衆沉浸式感受科學的魅力。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李輝攝

學生正在體驗腦電波遙控電子蜘蛛

光谷第十五小學學生展示智能皮影表演

湖北省地質局展示的“愚人金”(左一)等各種礦物

活動以“弘揚科學家精神 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爲主題,時間爲5月25日至6月1日。新成果、新創意、新體驗,300余項群衆性科普活動讓公衆沉浸式感受科學的魅力。

科技尖板眼讓市民大開眼界

“老虎跑起來了!”25日,湖北省科技活動周主場展覽活動現場,武漢市光谷第十五小學展台前圍滿了中小學生。只見該校兩名學生用平板電腦下達指令,兩台機械臂裝置支撐著皮影制作的老虎運動起來,一旁是同樣由機械臂操控的豬八戒。

“平板上啓動設定好的程序,它就自動表演了,解放了雙手。”該校四年級學生胡昕亦說。“這都是我們學校的同學自己動手制作的,編程下達指令,機械臂運動起來操作皮影戲。”該校407班學生藍熙竣說,他們三年級開始學習智能皮影課,可以一直學到六年級。

該校信息與技術老師王江介紹,這門課程是一個多學科的融合,所有孩子都參與學習,語文老師教孩子們寫劇本,美術老師根據劇本教孩子們制作皮影戲角色,信息與技術老師教孩子們根據劇本來編程,音樂老師根據情境來配樂。

在武漢市青少年宮365科學實驗室,不少家長帶著學生前來打卡空氣大炮、彩虹雞尾酒、拯救青蛙等系列趣味科學實驗,腦電波遙控蜘蛛的科普項目最受市民喜歡,只見小學生們在頭上戴上一個裝置後,集中注意力通過腦電波遙控蜘蛛模型。“今天帶孩子來,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更是培養了科學興趣。”武漢市民張女士說,她兒子目前就讀于武漢市常青第一學校。

主場展覽活動長知識的不只是中小學生,不少市民同樣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展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能源科技、現代農業、智能制造等新興産業,不僅展示有警用無人機、排爆機器人、生物人工肝、馬赫E10in1超高速電驅動等産品,還設有自然災害與火災自救訓練、XR頭盔等多種形式的互動體驗活動。

在武漢市城市職業學院的展台前,無人直升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固定翼飛機、編隊無人機等無人機讓市民朋友大飽眼福。在武漢市公安局展台前,長寬均約1米的排爆機器人緩緩前進、後退、駐停,然後伸出一米多長的機械手臂,探測、抓取、轉移模擬爆炸物,靈巧的動作和智能的“大腦”,讓不少市民拍照並啧啧稱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主場展覽還專門設置了科學家精神專題展,集中展示了我省6名女性科學家在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數字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領域取得的科創成果。

奇妙博物館展覽令人大飽眼福

“這真是三疊紀時期的湖北鳄化石?”在湖北省地質局、湖北地質博物館展台前,一位遊客對展出的湖北鳄化石很感興趣,只見一塊化石上定格了一只長度10余厘米的幼體湖北鳄。展台工作人員予以了肯定答複。

據了解,三疊紀是大約公元前2.5億年至公元前2億年的一個地質時代,位于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恐龍就誕生于三疊紀。

這塊湖北鳄化石的標簽上寫明産地是湖北省遠安縣,那2億年前的遠安就不是陸地了?“是海洋!”工作人員解釋道,湖北鳄不是鳄魚,而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海生爬行動物,生活在距今約2.5億年的海洋中,僅在湖北地區有所發現,也是唯一一種以湖北命名的海生爬行動物。

該展台展出的都是湖北典型礦物、岩石、寶石、化石標本。一位遊客指著泛著金光的礦物問道:“這是黃金嗎?”“不,這是‘愚人金’。”工作人員細說道,它是黃鐵礦,具有明亮的金屬光澤和典型的淺黃銅黃色,常被誤認爲是黃金,所以又稱作“愚人金”,其化學成分是二硫化鐵,可用于提取硫和制造硫酸。

“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探索生命起源,了解地球環境的變化規律,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劉漢生說。

“這些翠鳥的羽毛顔色,真是天然的絕美配色啊!”參觀的遊客忍不住贊歎。一群貓頭鷹、翠鳥也“飛”到了活動現場華中師範大學生物博物館展台的玻璃櫥窗裏,櫥窗裏共展出三種翠鳥:體型較大的白胸翡翠、中等體型的藍翡翠和體型較小的普通翠鳥。

“確實很美,它的羽毛曾用來‘點翠’。”志願者細說道,翠鳥又稱翡翠,是古代制作點翠發飾的首選。點翠是中國一項傳統的金銀首飾制作工藝,漢代已有,即用翠鳥羽毛鑲嵌于金屬底座上,制成首飾和工藝品等。點翠的翠,指的就是翠鳥羽毛。如今,點翠作爲非遺傳承,翠羽已變爲選用家禽羽毛或粗紋紙代替。

志願者又特別提到,普通翠鳥壽命最短,只有2年,但它入水捕魚的速度極快,能達到100公裏/小時。

鸮形目展出了領角鸮、猴面鷹和草鸮等。“別看它們萌萌哒,其實都是猛禽,而且是無聲的‘殺手’,飛起來沒什麽聲音。”志願者高瑤在一旁解說。

300余項科普活動上演至6月1日

湖北省科技活動周主場展覽活動讓逛展的市民朋友意猶未盡,接下來還有一周的科普盛宴。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活動周期間,湖北省科技廳將組織開展湖北省科普講解大賽、湖北省優秀科普作品推薦活動、湖北省優秀科普微視頻征集活動、湖北省科學實驗展演彙演活動等重大示範活動。湖北省科技活動周啓動式的現場就揭曉了“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優秀科普作品”和“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優秀科普微視頻”獲獎名單。

未來一周,湖北省科普工作聯系會議成員單位、高校院所、科普基地、17個地市州將根據自身資源和特色同步開展展覽展示、科普講座、實驗室開放、科普“五進”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科普活動,如湖北省第六屆健康科普大賽、“童心繪應急 安全伴成長”活動、全省安全宣傳“五進”楚天行、2024年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宣傳活動等,300余項群衆性科普活動讓公衆沉浸式感受科學的魅力。

湖北省第六屆健康科普大賽將圍繞“323”健康問題、愛國衛生與健康生活方式、老年健康、傳染病防控、中醫藥知識、藥學知識、臨床檢驗等相關主題展開比賽,大賽致力于推動健康知識普及。全省安全宣傳“五進”楚天行活動,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多個媒體組織安全宣講文藝輕騎兵,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全方位科普安全知識、應急救援常識。

據悉,湖北省科技活動周從2001年開始已連續舉辦24屆,營造了良好的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本屆科技活動周由湖北省科技廳、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陳希 通訊員 吳勇傑 杜純 丘劍山 吳勇傑 杜純 實習生 張伊婷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