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二野的地位僅次于劉鄧,得知自己照片和劉鄧並列,他:取下來

曆史門前小個子 2024-05-08 14:09:10

1949年蘭州解放後,一野二兵團在這裏召開了隆重的慶祝大會,不一會兒,一位遲來的代表高興的跑進會場大喊道:“彭總來了,彭總來了。”

彭總即彭德懷,作爲一野的主要軍事領導人,他的到來讓在場的同志們都很激動,而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彭德懷上到主席後,卻是定睛向後方看去,然後不顧衆人高興的神情,當即怒喊道:“快去把那個“豬頭”給我摘下搬走。”

在場人的面面相觑,時任二兵團司令員的許光達如夢初醒立刻回答道:“彭總,是我們粗心大意了,我馬上去辦。”

原來惹彭德懷不高興的是,許光達他們將彭德懷的照片與毛主席,朱德總司令員的照片並列在了一起。

站在主席台的彭德懷看到自己的照片被取下來後,松了一口氣,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又好像在問大家,他說:“我彭德懷吃多少幹飯,有啥資格能抛頭露面地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畫像並排起來?”

彭德懷功勞卓著,從1928年平江起義到1949年,他爲人民革命了21年,將他的畫像挂起來也無可厚非,但是彭德懷卻是堅決不讓,與彭德懷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在二野地位僅次于劉鄧兩人的張際春。

衆所周知,二野其全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因爲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所以這支部隊也被稱爲“劉鄧大軍”

在劉伯承,鄧小平的偉大領導下,二野其他的將領,倒是被忽略了,張際春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二野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對張際春,宋任窮上將曾評價說:“張際春是第二野戰軍僅次于劉鄧的第三號人物。”

那麽,作爲二野僅次于劉鄧的張際春,他爲什麽常被忽略?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傳奇呢?

1900年,張際春出生在湖南宜章縣一個相當貧苦的家庭,由于家境寒酸,小小年齡的張際春在成長的過程中曾,吃到了相當多的苦頭。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際春也明白了自己人生的追求,不能一輩子都在爲地主打工,憑借著不服輸的勁,最終,張際春考入了湖南衡陽第三師範學校。

那個時候,張際春並沒有想過,他的一生從這裏開始,發生了劇變。

1922年,在全國學生運動都進行的轟轟烈烈的時期,第三師範迎來了一名“大人物”,此人就是曾在3年前領導“驅張運動”的毛潤之。

毛潤之就是毛主席,他對年輕的學生們有著很高的期望,在第三師範,他也盡心盡力講解了馬克思主義以及關于社會主義的看法,張際春聽後深受震動,他覺得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來了。

自此,張際春開始向往革命,並在家鄉宜章參加了農民協會,于26歲那年,正式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張際春入黨時,年齡不小,到了組織中,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而他作爲年齡上的長者,卻一點也沒有“倚老賣老”,反而是處處有不懂的就問,不知道的就了解,不會的就學。

也由于張際春性格敦厚,爲人親和,所以大家都願意和他相處,上級覺得張際春很適合做政治工作,所以,就將他安排在了政治部工作。

後來,張際春參加了湘南起義,並跟隨部隊來到了井岡山,開啓了自己革命生涯的新時期。

張際春確實是一個做政治工作的人才,他無論在什麽職務上,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去做,因而他沒有辦砸過上級交給他的每一個任務。

他表現如此好,對革命功勞自然很大,上級也願意繼續對他委以重任,抗戰全面爆發後,張際春已經升任爲了抗大的政治部主任。

抗大是我黨的“黃埔軍校”,對全黨的人才培養有著很大的責任,張際春能夠擔此重任,可見上級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而在此期間,張際春不僅關心同學們的學習,也關心同學們的生活,還經常去向同學們噓寒問暖,沒有架子,因而張際春又獲得了一個“老媽媽”的綽號,這自然不是“貶低”,而是一種榮譽。

由于張際春在同志們之間的威望越來越高,上級也決定給他更大的舞台,1945年抗戰勝利後,張際春離開了延安,前往晉冀魯豫軍區,擔任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晉冀魯豫野戰軍,正是二野的前身,其司令員爲劉伯承,政委是鄧小平,而張際春來到這裏,直接擔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當即成爲了部隊中僅次于劉鄧兩人的人。

在此期間,無論部隊打過什麽仗,這其中都有張際春的影子,而在部隊中,張際春除了協助劉鄧指揮戰役外,還好管戰俘,改造工作,那個時候的張際春非常忙,也很累,但他很充實,因爲他知道自己是在爲人民服務。

張際春在二野對部隊建設其實有很大的功勞,但是他爲人很低調,從來沒有說過,而他也多次公開的表示,二野取得偉大成就,主要是劉伯承,鄧小平兩人領導的好,跟他關系不大。

有一次,部隊搞展覽,工作人員將張際春的照片與劉鄧兩人放在了一起,張際春看到後很是著急,他覺得這個事做的實在不對,因而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的照片怎麽能和劉鄧兩位首長並列呢,趕緊取下來。”

自此,張際春也要求工作人員,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再挂自己的照片,他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對革命做了很大的貢獻,他謙虛地說:“我就是二野的一個勤務員。”

建國後,張際春依然保持了自己一貫的低調風格,所以很多人對他並不了解,但是黨組織並沒有忘記張際春對革命做出的貢獻。

在家庭教育上,張際春也有著嚴格的要求,他不允許孩子們搞特殊化,有幹部子弟的優越感,爲了使孩子們擁有正確的三觀,張際春還多次帶孩子下鄉,向貧下農學習。

正是由于張際春如此嚴格的教育,所以他的孩子們後來都保持著簡樸和低調的生活。

7 阅读: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