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蔣勝男委員提案:高彩禮的根源是“生兒子才能分地“

蕙漾馨福 2024-03-11 17:01:44

蔣勝男是知名作家、編劇,代表作有《芈月傳》《燕雲台》《天聖令》《曆史的模樣》等。在她擔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曾提交多個引發熱議的建議,如刪除離婚冷靜期、推進法定婚檢、代孕入刑、拐賣婦女兒童的買賣同罪、取消報考公務員年齡限制等。蔣生男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前年,我建議推進拐賣婦女兒童的買賣同罪時就在思考一個問題:過去,我一直以爲拐賣婦女交易只有深山老林才有,然而經過調研後我們發現一些經濟發達的農村,甚至交通便利、有文化積累的地區也出現婦女拐賣與非法買賣男嬰的情況。我覺得很奇怪。

(全國政協委員、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蔣勝男)

深究後我發現,問題的根源是出生性別比失衡,出生性別比失衡會伴隨高彩禮。爲什麽會出現性別比失衡?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新中國成立那麽多年了,封建思想的遺留問題還會那麽嚴重嗎?後來我調研後發現,爲什麽很多人一定要生兒子,他們會說“因爲生兒子有地分”。

有的地方村規村約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陋習。如生兒子有地,生女兒沒地;或生兒子地多,生女兒地少;或女兒出嫁後才能在丈夫的村子分到地;甚至有的村子會取消原來分給大齡未婚女性的地。女性嫁到一個村子,她可以從丈夫手裏獲得土地,一旦離婚,她又會失去土地。她認爲,這些情況會導致農民根據利益取舍去重男輕女,進而導致出生性別比失衡、高彩禮、拐賣婦女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村集體對農村婦女采取歧視性待遇的觀念基礎,基于廣大農村地區仍沿襲著幾千年來的父權制度,家庭以父系縱向傳承,婦女處于從屬地位,在一定事實上形成了婦女依舊活在“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三從”現實,有違新中國建立以來婦女解放的原則。

這個狀態會導致什麽問題呢?農民會根據利益取舍去重男輕女,而不完全是封建殘余。而這往往可能導致“前二十年農村男嬰出生多,後二十年男人找媳婦難;高價彩禮買媳婦,農村女人留不住”的情況。這樣一來,很多人會把女兒視爲“橫豎要出嫁,到夫家去拿地”,就不會重視女兒。農村的女性,是因爲失地導致失位,失位導致失語,失語導致失人。

蔣勝男說:“從我當全國人大代表,到現在當全國政協委員,我的建議基本集中在三個方面:維護原創,關心婦女兒童,關心年輕人的生存”。我自己也是女性,經常收到很多女性讀者或女性網友的來信,她們會更願意向我訴說她們面臨的生存狀態。我提的每件事情都是與生存狀態的安全感有關的,比如刪除離婚冷靜期、推進法定婚檢、代孕入刑、拐賣婦女兒童的買賣同罪,包括今年的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障。我希望讓婦女同胞們能生活得更好,有更大的信心和自信去面對未來,包括面對戀愛和婚育。

0 阅读:1

蕙漾馨福

簡介:“蕙漾馨福”互聯網婚戀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