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立足梨灣梨果特色産業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燕趙時訊 2024-05-21 22:36:42

雄縣“古澱梨灣”萬畝果園,涵蓋雄州鎮黃灣村、馬蹄灣村、董莊村、十裏鋪村、南馬莊村、常莊村等6個村,梨樹種植面積達1萬畝左右,果樹灌溉模式基本以大水漫灌爲主。2023年以節水項目爲抓手,以規模種植千畝以上縣級示範社雄縣果多美梨果專業合作社爲示範主體,秉承牢固樹立節水種植、節本增效、資源高效利用的理念,投資190余萬元,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方式,構建680畝果樹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

在項目示範區,打開滴灌設備開關,幾秒鍾果樹便“飲”上了水。“以前澆水都是漫灌,還需要人開著機器施肥,那樣既費水、費肥,果樹的吸收效果有時也不理想。自從安裝了滴灌設備後,以前澆水的繁瑣環節統統省去,只要一按開關,水肥可以混合在一起,直接均勻地滴在果樹下,十分方便。現在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讓果樹‘喝上水’。”

通過以上方式,項目區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升,農田水利設施、施肥設施得到顯著改善,作物增産提質有保障。項目實施後梨産量由3500kg/畝提高到3800kg/畝;據統計,每年可新增産量約19.5萬kg,每年可新增作物總産值約68.25萬元。

節約灌溉水量,減少了對地下水的開采,有效保護了地下水資源;同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減少了過度施用化肥而造成的農業面源汙染問題,有利于當地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改善了耕作條件,水肥一體化系統真正實現了灌水、施肥有序化,可以減輕灌水、施肥的勞動強度和時間,節省了大量勞動力。根據以往經驗測算數據,水肥一體化工程平均每畝每年可節省勞動用工4個,該項目每年可省工2720個,每工按120元計,年可減少開支約32.64萬元。

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灌溉水利用率明顯提高,廣大農民節水觀念顯著增強,告別大水漫灌,走上精細化灌溉的節水道路,這也將進一步調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培肥地力、節約集約用地的積極性。

報道:通訊員艾芳

來源:雄安之聲

0 阅读:1

燕趙時訊

簡介:網眼觀天下,聚焦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