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集體退出?全球電動車銷量:寶馬遠超理想,大衆是蔚來3倍

氣點點 2024-05-04 03:05:27

近兩年汽車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上關于中國電動汽車的新聞也不斷出圈,也至于有些人認爲電動汽車已經是中國的“特産”了。

前段時間很多媒體也在熱炒西方國家集體退出電動車市場的消息,認爲這是一場針對我們的陽謀。

導致部分網友一邊擔憂,一邊也有些沾沾自喜,感覺似乎全球電動汽車我們一家獨大,電動車品牌基本都是Made in China。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真相跟我們的想象其實有很大的不一樣。

造車新勢力全球銷量不盡人意

根據乘聯系會的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電動車的銷量位列前兩名的是比亞迪和特斯拉。

但排在第三位的竟然是寶馬,銷量爲50萬輛,遠遠超過排名第七的理想。

大衆則排名第五位,年銷48.2萬輛,蔚來年銷16.3萬輛,大衆幾乎爲蔚來的3倍。

奔馳的銷量排在第八位,也僅僅比理想少2000輛。

而且沃爾沃和奧迪的年銷量都是20多萬輛,也比蔚來高了近10萬輛。

還有很多傳統燃油車品牌,如現代、起亞、JEEP、福特、豐田等,它們旗下的電動車銷量排名都在前20名,超過了很多國內的造車新勢力。

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數據不會撒謊,可見,在全球範圍內並不是僅有中國在推動電動車生産,老牌的汽車強國也在發力。

西方調整電動車發展策略

至于有些媒體認爲西方集體放棄電動車的說法,更是想當然。

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蘋果正式宣布放棄造車計劃,而奔馳和福特等廠家則宣布推遲電動車的全面計劃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裏面除了蘋果確實是放棄了造車計劃外,其他的汽車品牌並沒有宣布退出這一計劃,只是在推遲延緩全面的電動車計劃。

那爲什麽這些車企要這樣做呢?其實也並不奇怪。

首先,這些燃油車品牌搞電動車本來就是趕鴨子上架,搶占的是他們自己的市場,而目前西方民衆和政府對于電動車計劃的態度沒那麽強硬了,他們自然也就坡下驢了。

當初美國和歐洲爲了碳中和目標,都曾經推出了全面電動車的計劃,比如歐洲就計劃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

然而新能源整體發展不如預期,而且俄烏戰爭出現讓歐洲對于傳統能源態度有所變化。

由于戰爭影響了歐洲的能源供應,歐洲電價飙升,比如在德國,使用特斯拉超級充電樁,每度電竟然高達人民幣5.24元,而汽油的價格大概是每公裏0.9元人民幣。

而且你還記得今年春節的時候因爲大雪冰凍災害,很多電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趴窩的事情吧。

因爲高速路上充電樁數量有限,所以電動車充電速度遠遠不及燃油車加油的速度,需要拖車來拖,而且服務區的車位也滿了,所以很多車主被困在電動車上很長時間。

同樣的,歐洲的寒冷天氣也非常多,而且很多國家的道路狀況和充電樁數量還不如我國,所以電動車在滿足歐洲車主出行需求方面還有相當的差距。

而歐美傳統的燃油車行業關系著國內很多産業和就業崗位,再加上電動車對于環保的優勢並沒有當初設想的那麽大,自然政府對于計劃的推進強度就減弱了。

對于這些傳統的燃油車品牌,全球汽車市場總量基本穩定,自己多賣一輛電動車就會少賣一輛燃油車,所以本來他們推動電動車計劃的積極性就是有限的。現在既然國家都推遲了計劃,自己幹嘛不跟著推遲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在電動車方面的供應鏈十分完備,規模優勢強大,歐美如果在這個階段大力推進電動車發展,並沒有太多的勝算。

在電動車的成本構成中,電池占了大頭,而全球7成的電動車電池由中國制造。

除了電池外,很多零配件也大都由中國制造。

出海,合作共贏

當然,盡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很明顯,但也並不是高枕無憂。

畢竟西方國家在汽車工業方面有很深的底蘊,他們在三電的供應鏈方面確實不如中國,但連奔馳寶馬這些品牌的電動汽車銷量都能超過我們的新勢力,可見在品牌方面還是有很大優勢的,所以一旦他們認真發力電動汽車的話,跟我們仍然有一戰之力。

這方面我們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能自滿。而且對于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要抓緊出海,做大海外市場,這不僅是在做強自己,更是在弱化對手。

因爲出海搶的就是西方品牌的燃油車市場,我們能多賣一輛車,未來對方反撲的力度就會小一分。

至于出海的具體策略,還是要講究合作共贏,不僅僅要注重出口,在海外建廠也基本不可避免。

2023年,比亞迪一款車型國內賣13萬,到了歐洲賣到了31萬,比寶馬3系的價格還要高,高出來的部分其實就是歐洲對中國車企加的各種稅。

這種情形和20年前中國的情況很相似,當時奔馳和寶馬在中國也賣得很貴,比德國貴了不止一倍。

原因很簡單,就是當時中國防止國外的産品傾銷,保護本國的汽車工業,不過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歐洲來保護他們的汽車産業了。

比亞迪在歐洲的定價高,出貨量並不大,名爵(MG)才是現在中國在歐洲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品牌,有意思的是在歐洲人眼中,名爵是英國品牌。

事實是這個品牌的確原本是英國的,被上汽在2005年收購了,現在是合資車,所以在中國人眼裏,它又是中國品牌。

這個例子說明要做大海外市場,就必須要合作共贏,你要賺人家的錢,就要幫著當地解決就業和稅收問題。

現在很多車企也正在推進這方面的合作,比如小鵬牽手大衆,上汽牽手奧迪,比亞迪牽手奔馳。

寫在最後:

說西方不玩電動車了,其實並不准確,應當是他們在對于當前的技術、市場和政策環境進行綜合評估後做出的策略調整。

電動車對于西方來說是碳中和計劃的一部分,是大勢所趨,長遠來看 仍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中國電動車要抓住曆史發展機遇,鞏固擴大現有的優勢,盡快布局海外,擴大市場份額。

2 阅读:2169
评论列表
  • 2024-05-04 06:24

    房地産的落幕,是新能源崛起的前提!新能源真的新嗎?安全性高嗎?以後電池怎麽處理呢?

  • 2024-05-04 08:28

    換另外的産業來來拉動經濟。又提倡以舊換新,鬼扯的事。工薪階層占了百分之九十人口,誰會在電子産品和汽車上死磕啊,總不是壞了不能用了才會換新的。

    小白 回覆:
    哪不是彎道超車嗎,不然還能玩啥?科技公司不是在賣菜就是在直播,毫無新意可言
  • 2024-05-04 11:59

    除了跨國車企,當康師傅麥當勞傑士邦可口可樂巴斯夫等等等等任何一家砸錢下場的時候,我相信電車的春天到了……資本是敏感,前驅並不擇手段逐利的。我不相信世界前1000強企業哪家砸不出這些錢來。前頭開路的企業大部分都會淪爲炮灰。

  • 2024-05-04 09:19

    中國車可以在歐美自有競爭的話,寶馬大衆能這麽惬意?

  • 2024-05-07 08:39

    小編對蔚來有惡意啊

  • 2024-05-07 07:29

    搞不過就掀桌子抹黑造謠汙蔑,這就是歐美商業競爭的核心手段。[得瑟]

氣點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