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核電技術全面突破,004航母“官宣”核動力?

早起看 2024-05-15 04:59:47

近日,央視重點報道了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內容看似平淡無奇,背後的深意值得思考。

近年來,我國核電技術快速發展,已進入世界核電技術第一方陣。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26台,總裝機容量3030萬千瓦,在建數量和裝機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

有人可能會說我國核電技術不是前幾年就世界第一了嗎。這有啥大驚小怪的,認真看完視頻的介紹,這個事情還真的值得“大驚小怪”。

核電站在建數量和裝機容量保持世界第一,可能你覺得沒什麽?

關鍵詞是報道中特別強調了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在多個技術方向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突破的不是某項具體的應用型技術,而是研究方向。

報道是這樣描述這次技術突破:這是我國在核能技術方面領先世界的“創舉”。

記得上次央視這樣用詞的還是我國突破了航母的電磁彈射技術。

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到底有何“創舉”,值得央視這樣興奮。

創舉一,采用高溫氣冷堆技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熱源需求。

高溫氣冷堆技術,其發電效率可以達到40-47%,相較于傳統壓水堆的33%有了顯著提升。

順便介紹一下,美國核動力航母目前使用的就是壓水堆反應堆類型。

高溫氣冷堆技術可以産生高溫蒸汽,爲我國石油化工行業提供所需的熱能。

至于現在哪個地方更需要這項技術,大家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

創舉二,采用了全新的設計理念,核反應堆可以實現“固有安全”

視頻中介紹的是,即使在嚴重事故條件下,也不會發生堆芯熔毀事故。從根本上解決了核能安全利用的世界性難題。

簡單說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悲劇不會在我們這裏上演。

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完全可以應對日本那樣的地震災害,甚至比那更嚴重的事故也不怕。

大家大膽的猜測一下,什麽樣事故環境可以超過日本福島核電站的事故環境。

估計也只有戰爭環境才是第四代核電技術重點考慮的事情。

創舉三,核燃料利用率更高,核廢料更少,更環保

世界上目前第四代核電技術共有六種堆型:高溫氣冷堆(HTGR)、鈉冷快堆(SFR)、鉛冷快堆(LFR)、氣冷快堆(GFR)、熔鹽堆(MSR)、超臨界水堆(SCWR)。

這六種堆型各有其特點和優勢,我們的目標就是找到一款整體效果最好的方案。

這次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在多個技術方向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說的就是這個。

其中一項重要的技術突破就是鈾燃料的利用率提高了60倍。

以前核燃料利用的是鈾-235,我們利用的是鈾-238。

鈾-238在整個核燃料中的達到超過99.3%。

通俗講以前利用核燃料只是吃葡萄皮鈾-235,我們現在是吃葡萄肉鈾-238,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看到這裏很多網友可能會發出疑問,我國的核電技術既然已經如此先進,爲何福建號航母不直接使用核動力。

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有些事情急不得。

首先,福建艦在設計之初就是按照常規動力設計的,就是現在電磁彈射也是在技術突破後才改的,原先准備的事蒸汽彈射。

其次,我國的核動力航母不可能學習美國。沒上艦就落後,這樣的技術我們不會用的。

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技術是比較成熟,但也是幾十年前的技術,並不符合未來航母的發展要求。

畢竟航母不是普通軍艦用個十幾年就換一批,我們的核動力航母至少要保證未來二十年不會落伍。

視頻中,已經明確說出,我國目前的核電技術領先世界10時間。

其實我國早就有核潛艇的了,爲何航母不直接使用核動力。

核動力上航母的兩個主要條件就是:安全性和動力輸出。

我國的第四代核電技術可以說完美的突破了這兩個難題,這項技術很可能幫助我們實現核動力航母的夢想。

有些人可能覺得是不是聯系的太勉強了,注意看細節,你就會明白,這絕不是瞎想。

同樣是20萬千萬,事情真的有這麽巧合?

這次我國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裝機容量是20萬千萬。

福特級航母目前應用的是2台新型A1B壓水反應堆,其發電能力可以達到20萬千瓦。

近日官方在喊話大家爲第四艘航母命名,你說第四艘航母會不會是核動力?

0 阅读:0

早起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