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反制美國和歐盟針對國産電動汽車,中國考慮征收汽車關稅

天機調茶局 2024-05-22 21:17:59

據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消息稱,最近,中國正考慮對部分進口汽車提高關稅,以回應美國和歐盟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的貿易行動。這個消息由中國駐歐盟商會發布,商會表示,有內部人士透露,中國可能會對配備大排量發動機的進口汽車提高臨時關稅。

該消息來自《環球時報》,並得到了中國駐歐盟商會的確認。商會在周二晚上的聲明中表示:“這一潛在行動對于歐洲和美國的汽車制造商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在華盛頓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以及布魯塞爾准備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的初步措施之後。”

這種背景下,中西方之間的貿易關系日趨緊張,預計未來幾周情況會進一步惡化。

中美貿易戰的最新進展

上周,美國總統喬·拜登宣布了對一系列中國商品的重大關稅提高,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半導體和起重機、石墨等關鍵礦物。美國自稱這一系列措施旨在保護美國工業免受中國補貼企業的沖擊。

與此同時,歐盟也在采取一系列高調的措施,打擊中國對各個行業的補貼行爲,稱這些補貼行爲正在扭曲歐洲單一市場。在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中,歐盟預計將于6月6日完成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補貼的調查,並于7月初開始實施臨時關稅。

北京表示不會對這些行動坐視不理。上周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進口的聚甲醛共聚物展開反傾銷調查,這種化學品在汽車工程中被廣泛使用,涉及美國、歐盟、日本和台灣的産品。

此外,中國還開始對歐洲白蘭地行業的傾銷行爲進行調查,這被視爲針對法國幹邑出口的行動。法國一直是歐盟對華強硬貿易政策的堅定支持者。

盡管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持續多年,但一些人認爲歐盟也即將與中國展開自己的貿易沖突。歐洲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試圖淡化這一前景,但她確認,如果她在下個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再次當選,她將繼續堅持她的強硬政策。

馮德萊恩在周二晚上的一次候選人辯論中表示:“我不認爲我們正處于貿易戰中。我的口號是‘減風險而非脫鈎’,我認爲這裏很明確,我們是在減少對中國的風險。我們已經與俄羅斯脫鈎。”

她進一步解釋道:“我們與我們的同行分享一些關切,但我們有不同的、更有針對性的方法。美國對許多産品實施了全面關稅,但我們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啓動了一項調查,我認爲是八個月前,所以調查仍在進行中。”

“但是,如果確認存在這種補貼,那麽我可以保證我們將施加的關稅水平與損害水平相對應,因此更加針對性、更加具體。”

歐盟在反補貼調查後對商品平均征收19%的關稅,而中國汽車進入歐盟市場已經面臨10%的關稅。

我認爲,中國在面對歐美的貿易壓力時采取這樣的措施是合理的。這不僅是在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更是在國際貿易規則中爭取公平待遇。

美國和歐盟的一系列措施顯然帶有保護主義色彩,試圖通過關稅壁壘保護本國工業,遏制中國在電動汽車等高科技領域的崛起。

中國的反擊不僅僅是爲了回應歐美的挑釁,更是爲了展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在全球化的今天,貿易保護主義注定行不通,只有通過公平競爭,各國才能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關稅策略背後的考量

中國考慮提高對部分進口汽車的關稅,不僅是對歐美關稅措施的直接回應,更是一種策略性的選擇。近年來,中國的汽車産業,尤其是電動汽車行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電動汽車逐漸占據一席之地,對歐美汽車産業構成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歐美的反應也在情理之中。通過增加關稅,他們試圖保護本土汽車制造商免受中國競爭的沖擊。

然而,這種保護主義措施短期內可能有效,但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削弱歐美汽車産業的競爭力。曆史上,過度依賴關稅壁壘的行業往往會失去創新動力,最終被市場淘汰。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持續了數年,影響不僅限于汽車行業,還波及到包括半導體、太陽能設備和醫療用品在內的多個領域。拜登政府的最新關稅措施,是在繼續延續前任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政策。

對于中國來說,面對美國的頻繁挑釁,采取反制措施是必然選擇。通過提高進口關稅,中國可以有效地保護本國市場,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任何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都將遭到堅決反擊。

與美國的全面關稅措施相比,歐盟采取了相對溫和的“去風險”策略。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示,歐盟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鈎,而是希望通過更加具體的措施,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這種策略看似更加理性,但其背後的實質依然是對中國經濟崛起的擔憂。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補貼調查,顯然是希望通過法律手段來削弱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然而,歐盟的這種做法也存在風險。如果調查結果不利于中國,可能會引發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升級。

未來幾個月,中西方之間的貿易緊張關系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隨著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調查的最終結果出爐,以及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的實施,中國將如何應對,備受關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任何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爲,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中國在堅持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應當繼續推進多邊貿易合作,與各國共同維護全球貿易秩序。

稍作小結

面對歐美的貿易挑釁,中國選擇提高進口汽車關稅,不僅是對自身經濟利益的保護,更是對不公平貿易行爲的有力反擊。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中國不僅展示了大國風範,也爲全球貿易體系的穩定和發展貢獻了力量。

中美、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雖然不可避免,但通過理性對話和合作,各方依然有可能找到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實現互利共贏。

未來,中國將繼續在全球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以及中國在這一複雜背景下所采取的應對策略。希望大家在關注國際新聞的同時,也能從中看到中國在維護自身利益和推動全球貿易發展的努力。

4 阅读:3316
评论列表
  • 2024-05-22 22:41

    不用考慮,利國産就幹!

    用戶15xxx79 回覆:
    就幹你
  • 2024-05-23 06:24

    建議對進口的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路虎,直接增加關稅200%起步

  • 2024-05-23 01:15

    六月底前増加歐美燃油車關稅

  • 2024-05-23 13:40

    美國佬己經實施了,幹吧,有什麽可考慮的。

  • 2024-05-23 08:10

    隨便反正坑不了普通人。

  • 2024-05-23 00:40

    進口寶馬大多是美國生産的 提高關稅到100%

  • 2024-05-23 07:43

    這用考慮嗎?

  • 2024-05-23 07:47

    對美國汽車進行對等反擊是必須滴。

  • 2024-05-23 19:45

    讓所有國産車停用涉及美國的所有芯片,讓美國公司嘗嘗沒有中國訂單的滋味

天機調茶局

簡介:南航博士/不一樣的國際視角/基于事實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