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制造商份額出爐:台積電61%,格芯6.6%,中芯國際多少?

巫師商業 2024-05-20 19:34:36

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這幾年,全球芯片産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在美國頻頻打壓的情況下,中國的擴産速度可謂瘋狂。在揭曉的2023年度芯片制造領域市場占有率的統計數據裏,我們看到台灣島內的領軍企業——台積電再一次毫無懸念地摘得桂冠,其市場占有率高達66%左右;而位于北美的格芯公司則以6.6%的占比緊隨其後。

這些數字引發了大衆對中國大陸本土龍頭——中芯國際發展狀況的廣泛關注,其是否已經成功超越聯電和格芯兩家公司,躍升爲全球第二大純粹的晶圓代工商?

中芯國際份額是多少?

中芯國際,現在可謂風頭無兩,成了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

這幾年,全球都在瘋狂擴張芯片産業,特別是美國還動不動就要切斷供應鏈,誰也擔心自己會成下一個被“砍”的對象。

中國更是瘋狂擴産,誰也不想被美國掐住命根子。

2023年的數據一公布,嚇了一大堆人。

台積電這個老大市場份額居然又增了,占了全球市場的66%左右,而美國的格芯也不弱,市場份額達到了6.6%。這些數據出來後,大家開始好奇,中芯國際這個國內翹楚的市場份額到底有多少。

來看看數據吧。

依據最新公布之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廠商榜單,在衆多半導體制造企業中,台灣地區的台積電占據了約66.6%的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龍頭地位;而聯電緊隨其後,市占率達到6.81%位列次席;作爲行業新貴的格芯,其市場份額亦達到6.6%,排名第三;中芯國際則憑借6.03%的占有率名列第四。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3年度,中芯國際的晶圓制造業務總收入大幅攀升至驚人的408.75億元人民幣,同時晶圓銷售量亦達到了586.67萬片的高水平。

更爲引人矚目的是,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占有率竟高達81%,而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僅有16%左右。

刨開這些數據,再看看中芯國際的前世今生。一開始,它名字都叫“中芯國際”,就是想往國際市場跑。市場份額也體現了這一點,一直都有50%左右來自海外。

但是美國一下子禁了中國的先進芯片,中芯國際只好把注意力轉移到國內市場。

結果,國內市場份額猛增,占到整個業務的81%。

然後,2024年一季度的數據出爐,全世界都被驚呆了。

中芯國際的營業收入突破驚人的17.5億美元大關,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攀升19.7%,而較前季度更是上漲了4.3%,成功刷新曆史紀錄並傲然跻身世界頂尖的芯片代工廠行列,超越了聯電和格芯等傳統行業領軍者,榮登全球排行榜亞軍寶座。

要說這個成績出乎意料嗎?也不盡然。畢竟中芯國際這幾年發展太猛了,尤其是在成熟芯片産能上,不斷地擴産滿足國內需求。

據說,中國的芯片産能和需求之間還差8個中芯的産能,所以中芯只要能生産,訂單永遠不愁。

至于制程水平,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但聽說受到N+1技術和N+2技術的影響,中芯國際可能已經能生産出相當于10納米甚至是7納米制程的芯片了。

這說明了中國芯的崛起,隨著中芯國際的努力,中國芯終將走向世界,追趕甚至超越台積電,也許真的只是時間問題。

中芯國際表現出色

中芯國際這波表現,真是給全球芯片市場來了個大大的驚喜。估計連台積電這種老大哥都沒想到,中芯國際能發展得這麽快。

你看,過去幾年,台積電幾乎霸占了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市場份額穩穩的在60%左右。

而中芯國際,從一個新興力量,慢慢地成爲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這速度,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說到底,芯片行業的競爭可是相當激烈。

除了台積電和三星這兩個巨頭在10納米以下的先進制程上競爭外,其他像英特爾這樣的老牌企業,雖然技術強,但在7納米的突破上卻是步履維艱。

看看聯電和格芯,他們甚至直接放棄追求更先進的制程技術了。

這其中,英特爾也是近兩年才重新梳理戰略,重啓芯片代工業務,開始往先進制程發力。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曾經公開表示,他只把三星當作對手,因爲只有三星能和台積電在高端芯片制造上一較高下。

而中芯國際,盡管一開始被看作是後來者,張忠謀還曾說過大陸的芯片制造水平落後台積電五年。

但誰能想到,中芯國際的成長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現在已經成爲全球市場的重要玩家。

特別是最近華爲的麒麟芯片重新回到市場,雖然具體由誰代工還沒公開,但這無疑證明了中國芯片産業鏈的實力和進步。

中芯國際就是這種進步的最佳例證。

根據2024年一季度的數據,中芯國際不僅營收大增,而且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中的排名也躍升至第二,僅次于台積電,超過了聯電和格芯。

不過,中芯國際的路還遠著呢。面對如此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它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同時,怎樣在確保國家安全和産業自主可控的前提下,還能積極參與全球産業分工和合作,也是中芯國際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總的來說,中芯國際在2024年一季度的表現確實亮眼,不僅在財務上取得顯著增長,更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確立了其作爲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的地位。

這條走過的路雖然艱難,但也非常值得驕傲。看著中芯國際現在這勢頭,前行的道路只會越來越寬廣,未來的發展只會更加光明。

中國芯片的時代快來了

中芯國際的蓬勃發展極大地激勵和鼓舞了我國整體芯片産業,可謂是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活力。

如今,面對全球芯片産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芯國際積極把握時機,成功步入了一個全新的高速發展時期。

同時,國家亦提出宏大願景,計劃在2027年前實現芯片70%的國産化,毫無疑問,中芯國際已然作爲這一戰略目標的核心驅動力。

現在看,中芯國際不僅在擴展産能,還大力發展成熟的制程技術來滿足國內的巨大需求。上海、北京、天津、深圳這四大晶圓廠的建成,標志著中芯國際的生産能力將迎來大爆發,預計很快就會見到産能和市場份額的雙增長。

毫無疑問,這不僅是中芯國際作爲企業的榮光之舉,同時也是中國半導體産業整體實力不斷躍升的顯著標志。

在國內強大內需的驅動之下,中芯國際以及其他本土知名晶圓制造商都正在全速推進各自的發展進程。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如今西方的衆多芯片巨頭卻仿佛已然感受到一份不易察覺的尴尬境地。他們似乎已經開始直面丟失中國這個龐大市場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對于未來的芯片銷售方向感到迷茫與困惑。

除此之外,伴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5.5G)及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從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從高端制造業到日常生活消費領域,對于芯片的需求量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

這無疑爲中芯國際以及國內其他晶圓制造商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實際上,我們現在就可以預見,屬于中國芯片的時代即將到來。中芯國際的飛速發展,不僅將推動國內芯片産業的自主創新,也將爲全球芯片行業帶來新的競爭格局。

這不只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體現,標志著中國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地位正不斷提升。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中芯國際和中國芯片行業的未來充滿希望。隨著國內市場的深入開發和國際合作的逐步擴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芯片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這不僅僅是中芯國際的勝利,更是整個中國高科技行業共同的勝利。這樣的發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期待和自豪。

信息來源:

《芯片“雙雄”,淨利驟降》中國基金報

《中芯國際發布第一季度財報,營收同比上升近20%》中國電子報

3 阅读:2259
评论列表

巫師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