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溺愛,青少年“精神趴窩”家長應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掌上青島 2024-05-22 06:30:23

青島晚報2024年05月22日版面

杜亞檑

劉婷婷

蒙蒙(化名)今年本該上初二,因爲厭學、自殘傾向已經休學一年。他整日待在家裏玩手機,上個周末想約幾個以前的同學出去玩,已經沒人回應。蒙蒙未來的路怎麽走,成爲其父母最大的心事。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不斷上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未成年人犯罪亦呈現高發態勢。本應該無憂無慮、陽光燦爛的少年這是怎麽了?在“5·25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日”來臨之際,記者就這一熱點問題展開采訪。

溯源

青少年心理問題根源在父母

聽完記者講述蒙蒙及其家庭情況,杜亞檑分析說:“蒙蒙的例子非常典型,他的父母和姥姥姥爺都是屬于控制欲較強的性格,對孩子管束嚴格,女婿與丈母娘關系不佳,長期共同生活,讓孩子的神經一直處于興奮狀態,‘雷達全開’,哪怕是一件小事都會讓他産生大量心理消耗,他比普通孩子承擔了更多心理壓力。蒙蒙原本就沒有從父母那裏得到安全感,弟弟的出生雪上加霜,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心理波動。” 杜亞檑表示,過度的精神內耗、家長的控制疊加青春期情緒不穩定,蒙蒙很容易被壓垮。

“蒙蒙對父母的不滿是無法表達的,也是害怕表達的,‘萬一父母不愛我了怎麽辦?’這是他擔憂的。杜亞檑表示,蒙蒙厭學看似在反抗老師,其實是在反抗父母,用他自己的方法讓家長妥協,這種方式發展到極端就是自殘。

“青少年10歲左右開始進入青春期,到16歲這段時間是掙脫父母的過程。所有的愛是以相聚爲目的,只有母愛是以分離爲目的。他們進入青春期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開始培育家庭之外的社會支持系統,發展同伴關系,這期間孩子抵抗風險能力怎樣,‘社會關系’十分重要。在家庭支持系統崩潰的情況下,一旦同學、好朋友、閨蜜、鐵哥們的支持只要出現卡頓,孩子很容易‘精神趴窩’。” 杜亞檑表示。

青島市崂山區鏈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劉婷婷則表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呈現,雖然問題表現在孩子身上,但是根源在父母。如果家庭關系緊張,加之青春期複合型情緒的産生,家庭體系無法給予支持,孩子就會尋找社會支持,尋找訴說對象,並與之發展成爲小集體,其親密度勝過家庭關系。一旦遭遇背叛,自身又尚未生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自我同一性受損,易出現青春期情緒和行爲問題,比如厭學、自暴自棄、抑郁、自殘。甚至部分孩子,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注而盲目尋找社會支持,被‘陌生人’誤導而誤入歧途,甚至是犯罪。”

“還有一種情況是溺愛。” 劉婷婷表示,隨著近年來物質條件的顯著提升,青少年生理發育提前,但是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沒有相應發展起來。在互聯網時代多元化信息的沖擊下,青少年對社會的認知被“催熟”,快餐化的知識讓他們覺得“沒什麽難事”。而且家長不但不幫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經常幫他們逃避問題,一旦出現問題,需獨立克服時,孩子就容易“趴窩”。

案例

以自殘方式讓父母“沒招”

蒙蒙的父母是80後,在青島打拼安家,平時忙于工作,便把蒙蒙姥姥姥爺從老家接來帶孩子,一家三代擠在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裏。兩年前,蒙蒙弟弟出生,一年前蒙蒙出現厭學傾向,他回家和父母抱怨班主任對他太過嚴厲,不想上學,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蒙蒙父母以爲孩子在青春期較叛逆,便硬逼著他上學。沒過多久,一天晚上蒙蒙父親推開門看見他正在用小刀劃手臂。從此之後,蒙蒙開始休學。

蒙蒙父母帶著他到處預約名醫看病,這期間蒙蒙失眠、身體疼痛等症狀加重,精神科醫生明確表示:孩子得抑郁症了。于是,他開始服用抗抑郁藥物。

在醫生的建議下,蒙蒙姥姥姥爺搬走,給他足夠的空間盡量生活得“舒展”一些。幾個月後,蒙蒙狀態好轉,初一下半學期開學,他入學了。然而還沒堅持一周,蒙蒙再次休學,原因與上次類似,晚上他獨自在房間長時間沒有動靜,蒙蒙母親推門發現他已經割腕了,120救護車及時趕到,孩子生命並無大礙。至此,蒙蒙父母覺得孩子能好好活著就好,不強求學業和未來,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青春期過後能好轉。

蒙蒙的例子不是個案。青島兒青心理咨詢公司杜亞檑的預約咨詢常排得滿滿當當。“我的咨詢費並不低,到我這裏來的孩子,要麽堅決不上學,要麽有自殘、自殺傾向,父母已經‘沒招’了。” 杜亞檑表示。

據了解,2023年中科院發布的《中國國民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指出,參與調查的青少年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風險。同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報告》指出,全國3000萬名17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有心理問題困擾。

出路

走的是彎路,也是自己的路

涵涵(化名)內向不擅長交朋友,上小學六年級時開始出現心理和行爲問題,住過院,吃過抗抑郁藥。涵涵父母工作忙,從小是被小姨帶大的,上學後回到父母身邊。涵涵母親較強勢,而且很情緒化,長期的家庭氛圍讓他發展成爲討好型人格。在學校和同學們相處經常看“別人臉色”,越是討好,同學們越不喜歡和他玩,反倒捉弄他。涵涵很委屈,産生厭學情緒,長期失眠,休學長達3年。涵涵在家待著玩手機看動漫。他的同齡同學已經上初三准備參加中考,而他也終于跌跌撞撞找到興趣點,拿起了畫筆,開始創作動漫,用藝術表達情感。後來,參加了幾次動漫展,他的作品得到了同齡人的認可,交到了熱愛動漫的新朋友,生活翻開了嶄新篇章。

“青春期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非常聰明,內心很有力量。他們在用這樣方式反抗,用這種方式成長。”杜亞檑表示,一部分家長敏銳地觀察到孩子的變化,迅速調整撫養方式,很快達到“與孩子共同進步”,另一部分孩子的出路,可能在于家長不管孩子之後,孩子不斷試錯,找到興趣點,做出成績,建立自信,得到認可,交到朋友,重新建立起社會支持系統。

“那些能忍耐的孩子,在家裏聽父母的,在學校聽老師的,在單位聽領導的,他們一生過得其實並不舒展。然而,這些用偏激方式掙脫束縛的孩子,可能有幾年時間在走彎路,但繞過這個彎後,以後的路就是自己的路,而且走得會很精彩。” 杜亞檑說。

被家庭過于溺愛的孩子出路是什麽?“當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應第一時間替代性地解決問題,而是讓孩子分析問題、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問題解決能力的增強,又會增強孩子的個人價值感和自尊獲得感,反向把孩子塑造得更加優秀。當孩子遇到同伴關系問題時,家長不應第一時間評判,而是試著站在對方角度審視自家的孩子和別家孩子在互動中有什麽優勢、哪裏做得不好。這也反向要求父母能夠正確地應對問題。”劉婷婷表示,面對“被催熟”的孩子,家長關鍵是幫助孩子打造健康的人格內核,培養應對問題的思維、能力和勇氣,讓他們不管在哪個年齡段,在怎樣不確定的環境中都能確定性成長。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著 雷林

(注:本文蒙蒙與涵涵案例均來自記者采訪,與文中心理健康機構無關)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