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房價大跌,誰影響最大?“2種人”可能要賠哭!你在其中嗎?

個性裝修風格 2024-04-25 10:11:55

2019年,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一半房價在下跌。當然,據58房産上的樓市信息來看,主要集中在三四線、投機氛圍濃厚的城市。很多人應該聽說過威海乳山、遼甯營口,這些地方的海景房很出名,受到不少“候鳥”、投資者的青睐。但有住戶稱:夏天好一點,入住率可能有10%,冬天恐怕連1%都沒有。配套也不好,沒有公交車,冬天沒有暖氣。

這些海景房不僅不宜居,可能連投資都不適合。

去年,央視對“威海乳山樓盤”進行了報道。標題是:“1400元一平米?這裏的海景房,咋賣出了“白菜價”?”。從2000年開始,乳山銀灘沿著海岸線建了200多個海景房項目。但不少投資者大呼上當,買的時候接近8000多一平,賣的話只有4000,要虧一半。如果賣給中介的話,還要再虧一半。而銀灘只是衆多海景房的一個縮影。

總體來看,全國房價會趨于“穩定”,但不排除:泡沫太多的地區可能會跌。在58房産上有樓市專家認爲,在“房住不炒”的調控下,投機性樓盤可能會遇冷。那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房價下跌,甚至跌50%的話,哪些人會“哭死”呢?第一是:手裏有多套房的“炒房客”。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溫州炒房團”。從2000年開始,10萬溫州人開始在全國投資房地産,據說總金額超過1000億。但2012年,媒體爆出:他們棄房跑路、八成炒房者資不抵債等消息。

第二是:高價拿地的開發商。

對于開發商來說,拿地占很大的一塊成本。如果遇到資金問題的話,可能面臨滅頂之災。2017年,萬達遭遇資金危機,不得不賣掉13個文旅項目、76家酒店,套現630億回血救急。第二年,王健林就表示:萬達要完全剝離房地産業務,不留一平米的土地。但不是所有開發商都能轉型成功,同樣做地産的新華聯,也轉型做文旅,卻收效甚微。

可能有人說了,還有一類人,就是高價買入的“剛需”。

房價一直是波動的,誰也不知道它什麽時候高點。如果剛好在高點出手,假設一個200萬總價的房子,一年後市場價變成180萬,心理難免有一種虧20萬的感覺。但記住那句話:“剛需不用考慮房價波動”!因爲波動的房價只是一個數字,只有在你賣的時候才是錢。中間的波動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就算漲2倍,你不賣的話,也和你沒啥關系!不是嗎?

1 阅读:414

個性裝修風格

簡介:每天更新個性裝修知識,喜歡我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