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專機淩晨抵達,10年12次訪華,用行動表明,中俄關系有多重要

3號環球眼 2024-05-17 17:53:06

本月7日,普京宣誓正式出任俄聯邦第八屆總統,開始其新的6年任期。之後,普京迅速提交了新的內閣成員名單,包括總理、外長、俄軍總參謀長、對外情報局長等關鍵位置,都沒有換人,唯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普京換了防長——老朋友紹伊古,而且還是用文官,前第一副總理別洛烏索夫替換的他。這也表明,在沖突進入第三年後,普京已有新的想法。處理完國內重要事宜後,普京也是馬不停蹄,專機飛往了新任期第一個外訪的國家——中國。

據觀察者網報道,5月16日4時許,俄總統普京乘專機抵達北京,于5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兩天的國事訪問,普京次行,也是對去年中國領導人出訪俄羅斯的回訪。俄方專家指出,中國領導人連任後,將莫斯科作爲第一個對外出訪地,這一決定,得到了所有俄羅斯人的贊賞。普京連任後,自然也希望第一個去中國,以回報他的長期合作夥伴和朋友的友誼。

這一決定,也凸顯了北京對克裏姆林宮的重要性。克裏姆林宮透露,除北京行程外,普京還將前往哈爾濱,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交流。對此,我們除三個話題。

第一個,普京在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中俄關系沒有上限。

近年來,俄羅斯高層曾不止一次表示,中俄關系正處于曆史最好時期;中方也曾表示,中俄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在中俄之間,領導人、總理、外長的會晤,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律,而且近乎是定期舉行,雙方“互通有無”也非常及時。這一點,甚至讓美西方感到“嫉妒”,因爲中俄高層互動頻繁,降低了雙方出現誤解的概率,讓西方“離間計”都無法奏效。

特別是在俄烏沖突背景下,中國保持中立,並頂住壓力沒有譴責俄羅斯,保持與俄羅斯的正常合作關系,這都讓西方氣得牙癢癢。近年來,美國已經不止一次以所謂“涉俄”爲由,將部分中企放入黑名單。但與此同時,五角大樓也不得不明確對外表示——沖突爆發以來,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對俄出售過軍事裝備。

對于中國承受的壓力,俄羅斯方面當然很清楚,普京總統以10年12次訪華的高頻率,親自用行動表明,中俄關系無上限。資料顯示,普京這12次出訪中國的時間線分別是:

2023年10月,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22年2月,訪華並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2019年4月,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8年6月,作爲俄聯邦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第十八次會議;2017年9月,來華出席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峰會;2017年5月,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6年9月,來華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2016年6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15年9月,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2014年11月,來華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4年5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最新一次,就是2024年連任總統後,選擇中國作爲第一個外訪國。

梳理發現,光是“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普京就來華出席過3次,可見俄方對此有多重視。而在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普京更是在3年之內6次出訪中國,可見兩國關系有多重要。

第二個,普京此次出訪中國,行程包括哪些?

在開啓訪華行程前,普京曾接受新華社專訪,稱“正是兩國戰略夥伴關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讓我決定選擇中國,作爲我正式就任俄聯邦總統後第一個出訪的國家”。克宮對外披露,普京本次國事訪問爲期兩天,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5月16日淩晨4時左右,乘專機抵達北京。俄中兩國領導人舉行小範圍和大範圍會談,簽署關于“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會談結束後,雙方將舉行聯合文件簽字儀式,兩國領導人共同會見記者。此外,兩國領導人還將出席慶祝兩國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開幕式。普京還計劃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總理舉行會晤。

第二階段,5月17日,普京將訪問哈爾濱並出席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和第四屆中俄地方合作論壇開幕式,向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獻花,參觀哈爾濱工業大學並與師生交流。據稱,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坐落于哈爾濱市南崗區博物館廣場西側,是蘇聯紅軍指揮部于1945年,爲紀念在對日本侵略者作戰中陣亡的蘇軍戰士修建的紀念碑。

普京此舉,不排除是在間接敲打日本。另外,俄羅斯在黑龍江對面,劃出了大片土地,要與中國共同建立“國際超前發展區”,普京到哈爾濱出席活動,應該是一個提升合作的信號。

第三個,西方媒體稱,中國與俄羅斯交好,將付出代價。

因爲中國保持與俄羅斯的正常合作關系,中企已經被美西方制裁好幾輪了,即便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民用商品,也被西方指責爲“助俄”。但是,中國總不能因爲美國跟俄羅斯打“代理人戰爭”,就不顧自己的國家利益,切斷與俄羅斯的正常合作吧?中俄是鄰國,特別是在能源領域,互補性極強,西方切斷與俄羅斯的生意來往,還想強迫中國也這樣做,未免有些過于霸道。

就在普京訪華前,美國剛剛對華強征關稅,包括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産品等,最高達到100%。此外,美方還傳出消息,有可能對中國無人機和傳統芯片加征關稅。而與此同時,歐洲正在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是否于美國一樣加征關稅,還要看最後調查的結果。當然,像德國、瑞典這些歐洲汽車生産大國,是反對對華征稅的,認爲美國的做法不可取。

西方媒體認爲,美西方這樣做,不排除是在借俄烏沖突施壓中國,中國若與俄羅斯繼續交好,還將付出代價。但是,中俄合作是反對世界霸權,維護地區和平的重要一步,中方不會因爲西方的施壓,就放緩與俄羅斯的關系發展。

一來,即便沒有俄烏沖突,美國在台海、南海對中國的挑釁,也不會停止;二來,拜登一上台,就將中俄視爲兩大現實對手,俄羅斯若被打倒,中國必將是下一個。因此,中俄不合作,只會讓西方拍手稱快,對中俄兩國來說,都沒有什麽好處。

1 阅读:294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