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也不愛傻白甜了

新周刊 2024-04-12 11:01:04

夢幻巨頭迪士尼,終于不愛童話了。

前陣子,Disney+流媒體上線《珍的不一樣》第二季。在這個故事系列中,自私、自我到刻薄的女主珍,簡直貢獻了最佳的迪士尼版《怒嗆人生》。

面試時,HR使用了“坦白所想”的技能,

讓珍進行自我介紹。/《珍的不一樣》

生活中的珍,稱得上是“邊緣人士”,在葷腥笑料中展現對現實的暗諷,對她來說簡直信手拈來。她會嘲笑“看不順眼”的妹妹是個被女友甩的怪咖,而媽媽則是脾氣暴躁的情感冷漠人士,像個十足的AI。

從她身上,你完全找不到一絲曾經的“迪士尼少女”的影子。她憤世厭俗,對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感到不滿,只因她是魔法世界中唯一的麻瓜。

《珍的不一樣》

迪士尼愛魔法,劇情設定在魔幻世界中發生似乎也不奇怪。在這裏,但凡年滿18歲,無論男女都能收獲屬于自己的超能力。有人無懼火,有人能飛天,有人可以容顔不老,而珍25歲了,還是別人眼中的廢柴。

《珍的不一樣》

珍的失落,成爲了她攻擊外界的理由。她沒有超能力,因此也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在雜物鋪打打雜;本來生活就夠糟糕了,偏偏同母異父的妹妹恰巧在成年這天完美獲得了異能,這使得她對妹妹的“厭煩”異常膨脹。

《珍的不一樣》

兩人針鋒相對。珍在妹妹失戀後挖苦對方的姿態,以及對待生活的消極態度,令她成爲Disney+影視劇中少有的、被觀衆釘上負評的女主——憤怒的珍,怎麽看都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主人公。

這和迪士尼曾經偏好的女性很兩樣。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迪士尼所描繪的少女就是美好的代名詞,她們的溫順、善良,仿佛是一劑有效的防潮藥劑,能把人心中的一切陰暗躁動都抹滅。

最有權勢、潛質的王子會愛上她,她們美麗、不缺珠寶。迪士尼公主的故事是那代少女的幻夢,而迪士尼公主則成了20世紀的女孩最渴望成爲的理想範本。

《灰姑娘》

天真、純潔、善良的灰姑娘,爲拯救父親而獻出自己的貝兒……迪士尼公主固然是美好的,但她們從沒有跳脫過夢境之外。

英國社會學家艾倫·布裏曼曾提出過“世界正在迪士尼化”的概念——迪士尼不僅是推動情緒消費的鼻祖,當代人似乎也正在依賴著迪士尼所締造的烏托邦,達成並不現實的訴求。

迪士尼公主,可以說是這個烏托邦的代言人。她們創造了外界甚至是女性對自己的期待和想象,風靡了近半個世紀,可也無形中制造了一種女性禁語。

在那裏,女性面貌總被各種濾鏡環繞:她不老,也不邋遢,哪怕面對惆怅和挫折,也必定要像打了雞血一樣幹勁十足,生活制造的塵埃不會覆蓋她們的面龐,公主唯一的糾結,是情愛。

《美女與野獸》

到了今天,迪士尼少女們大多都經曆了蛻變:從爲愛奉獻的美人魚到善戰的花木蘭,當公主成爲女王,《冰雪奇緣》的艾莎便成爲了新一代獨立自主的迪士尼大女主標志。

可美好依然是她們必須具備的內核。盡管迪士尼故事也開始漸漸“無男”,即沒有男主,只書寫了公主自個兒的篇章;但哪怕是《沉睡魔咒》裏的女巫,也得是被渣男無辜傷害到極點,才奮起反抗的女人。

她的惡只能是一種符合魅力式的展現,而不是自身的、人性裏的瑕疵。

《沉睡魔咒》

曾經的迪士尼價值體系,是反灰暗的。你很難見到一個像珍這樣庸俗到接地氣的“壞女孩”,通過一些真正的“壞事”,來反向醒悟自己的不對勁。

珍的違和感太強,是因爲她不再充當正義的化身,而是對現實挑刺的反派。珍在劇中,是個非常“自我”的角色,以自己的喜好安排生活,以自己的感覺對人。

但這種自我,不是心靈覺醒,而是沉浸在自我世界的懦弱,對現實生活的逃避。

《珍的不一樣》

年幼喪父的經曆,在珍的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種子。母親有了新戀愛,也有了新孩子,對她說話時總是帶著怒其不爭的、指責的語氣,使得她更感到孤獨。她不想與去世的父親“告別”,于是與母親開戰,與妹妹吵架,豎立起厚厚的心牆,以此來拉開與“家”的距離。

《珍的不一樣》

而珍的“自我”,有時候也造成了對他人的傷害。珍的閨蜜嘉莉,成年之際便擁有了通靈的能力,能呼喚珍的父親的靈魂回到現實世界進行聊天。

嘉莉在進行“鬼魂召喚”。

/《珍的不一樣》

但這種異能,也使得嘉莉常被人忽視。律師事務所雇傭她,不是因爲她有多優秀,而僅僅是因爲她能幫助客戶聯絡去世的名人們進行談判。

珍和嘉莉從小玩到大,但在珍的心中,嘉莉的“工具屬性”甚至一度也有超過朋友身份的嫌疑。相比嘉莉對珍的熟稔程度,珍甚至無法回答“嘉莉外婆是否已經去世”的問題。

《珍的不一樣》

嘉莉被珍的忽視刺傷,兩人爆發了一場大矛盾。她們以幼稚的方式,用言語攻擊對方,宣泄著心中不滿。

劃分界限是朋友吵架後表示態度的

第一法則。/《珍的不一樣》

這種非誤解的閨蜜吵架橋段,在傳統迪士尼偏愛的劇本中,其實是極爲少有的。珍對于“迪士尼”來說,之所以是顛覆的,恰恰就在于她的成長,是踩在自己的傷疤上的。

在曾經那些有關灰姑娘的故事中,女性的成長線總像一條完美的弧線,她們從初始便是極其圓潤的人格,結局時性格也沒有多大的變化,路途的坎坷更像是單純用于升華人設的輔助。

而珍的成長,或許是魯莽的、亂來的,但每個曾胡亂度過青春期的孩子,也許都能被她喚起同樣迷茫懵懂過的記憶。

誰不曾體會過意識裏的嫉妒、傲慢呢?完全丟棄貪念、自私,那或許是只有紙上的童話公主才能實現的純淨。

《珍的不一樣》

好的成長劇就是借用人性,教懂女孩們該如何直面自己真正做過的錯事,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與陰暗面。學會欣賞女性的瑕疵,從“嫌棄”中共情、理解,這或許是迪士尼嘗試爲這個新的階段給出的解法。

同時,故事本身也是一種當代青年生活狀態的寫照。劇中每個人的異能,其實也隱喻著他們的心靈困境。一旦觸碰皮膚便能讓人感受激情的男人,卻在得到這種異能後丟失了戀愛的信心,他總認爲別人對他的好感是“別有所圖”。

《珍的不一樣》

還有能進行時間倒流的男人。每當女友向他提起分手,他便會利用時間穿梭回到過去,直到堅持了28小時後體力徹底不支,再也無法逃避現實的到來。

《珍的不一樣》

珍的情敵是個能通過心靈傳訊的女人,在生氣的時候會當衆說珍的好話,同時用異能傳話,當面嘲諷珍的無能。她習慣了嘴巴一套、心裏一套,于是也習慣了以最完美的姿態示人,一旦錯事被揭穿,便陷入了“癫狂”。

《珍的不一樣》

《珍的不一樣》雖然是部輕松的搞笑片,但笑料之中也不乏深刻的現實表達。這一代的成人,都是經曆過迪士尼童話盛世,被夢幻餵養長大,在更美好、安全、無憂的世界中,得到保護的孩子。

戲中的異能賦予了他們保護自己的能力,但其實也是當代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績效社會中成人對外界挫敗過度防禦的隱喻。如果一個人無法認識世界,無法接觸人性,就不知道如何面對困境,也難以擁有解決問題的勇氣。

《珍的不一樣》

《珍的不一樣》雖說只是Disney+流媒體推出的劇集之一,但作爲被它挑中的作品,劇本中所有荒誕的笑料與突破,似乎也印證了傳統迪士尼所追尋的風格,正在逐步瓦解與轉變。

《珍的不一樣》

珍所代表的迪士尼女孩,既是對過去的顛覆,也是一種全新的視角。

她不僅敢于訴說情欲,對出軌的態度也不那麽嚴肅,不再對愛情抱有過高的期待,也不再爲戀愛設立過高的門檻。她更能寬容情人犯錯,看起來更“糟糕”,但似乎也更自由了。

《珍的不一樣》第二季的豆瓣評分不如上一季,口碑亦好壞參半。情節鋪墊上,它確實有自己的瑕疵。但這代觀衆所需要的“迪士尼公主”,確實也需要一些更不一樣的元素了。

《珍的不一樣》

內容:豐白卡

編輯:Felicia

排版:楊盼盼

題圖:《珍的不一樣》

1 阅读:3777
评论列表
  • 華03 14
    2024-04-17 15:46

    迪士尼以後更喜歡黑色性別不詳的元素

  • 2024-04-16 14:35

    把展現粗俗當做生活現實[得瑟]

    人類不等于人 回覆:
    現實就是很粗俗[靜靜吃瓜]
  • 2024-04-18 14:54

    有收視率就是成功,但不是每個成功都值得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