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了,胡塞武裝對以策略初見成效:以軍加沙行動或受阻

空天力量 2024-03-23 11:17:35

以色列堅持進攻加沙“最後的避難所”拉法之際,胡塞武裝的行動越來越激烈,打擊西方商船只是手段之一,還有更大的危機在等著以色列。

前言: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國,如今卻被一個武裝組織動用武力手段施加壓力,放在19世紀簡直是天方夜譚。如今風水輪流轉,美國手裏掌握著先進的武器裝備,胡塞武裝也不是吃素的。

隨著加沙人道主義災難愈發深重,胡塞武裝選擇直接將矛頭對准以色列,美國這次也攔不住。

(以色列軍隊繼續進攻)

1.胡塞武裝繼續行動,以色列一港口“基本癱瘓”

如今的巴以沖突已經演變成多方參與的複雜局面。相比之前攔截以色列船只出海,襲擊前往以色列港口的船只,胡塞武裝接下來的舉動更激烈。

以色列軍方透露稱,胡塞武裝發射的巡航導彈,直接命中了以色列南部的港口城市埃拉特。以色列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位于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國際機場也遇到了襲擊,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胡塞武裝的此次行動可以說是狠狠打了以色列一耳光。雖然胡塞武裝的巡航導彈相對簡陋,不能和美西方國家那些動辄攜帶幾百斤炸藥的巡航導彈相比,但其能夠成功躲過以色列防空系統的偵測,還能命中港口,對于以色列人來說可謂是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胡塞武裝雖然對以色列發射了多枚導彈,但幾乎都沒打中,這次的精准襲擊恐怕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更大的麻煩在等著以色列。

(埃拉特港“基本癱瘓”)

除了打擊以色列港口,胡塞武裝想通過阻斷紅海航運摧毀以色列經濟的策略也初見成效。

據環球網援引以色列媒體報道,在胡塞武裝持續不斷的襲擊下,大量航運公司更改了航線,不再停靠以色列南部港口埃拉特港,船只的往來完全停止,該港口已經基本癱瘓。

據悉,埃拉特港主要進行車輛進口和鉀肥出口業務。2023年的數據顯示,共有近15萬輛車從該港口進口,然而自從進入2024年,這一數字變成了0。

埃拉特港的負責人表示,現在已經考慮解雇一半的工人,來暫時維持港口的情況。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以色列還不停止在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國內的經濟或將一步步陷入困境。

2.胡塞武裝籌碼越來越多,美以都開始緊張了

衆所周知,美國對胡塞武裝出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保護本國商船免受打擊,美其名曰“維護紅海航運”;二則是爲了聲援以色列,使其繼續在加沙地帶推進。

但事實是,哪怕美西方國家用盡手段,在紅海好幾個月,該打的打了,該炸的也炸了,結果胡塞武裝還有能力繼續發動襲擊,阻止西方船只通過紅海航線。

最令美西方國家難受的是,胡塞武裝還在利用與美軍艦的實戰機會,不斷升級戰術。前段時間,有消息稱,胡塞武裝派出了多艘無人潛航器襲擊了美軍艦,同時還有大批無人機同時發動進攻,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俄烏戰場上的戰術。如今看來,胡塞武裝正在將美西方軍艦當做目標,演練新戰術。美西方不僅沒有打垮胡塞武裝,反而讓胡塞武裝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強。

(美軍艦攔截胡塞武裝導彈)

除了戰術升級,胡塞武裝的武器也在不斷升級更新。最讓外界感到震驚的就是胡塞武裝成功試射了高超音速導彈,還直接表示將用來打擊美國和以色列。

無論這種導彈的實力究竟如何,但不可否認的是,胡塞武裝已經做好了與美西方長期對抗的准備,如今以色列本土遇襲就證明了這一點。胡塞武裝用行動向以色列表明,如果這場戰爭持續下去,誰也不知道最後會發生什麽。

3.美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發生,中東戰略加速崩潰

以色列本土遇襲,港口“癱瘓”同樣也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前者意味著美國對胡塞武裝的空襲就像個笑話,後者也表明美國扛著巨大的國際社會壓力堅持支持以色列的做法毫無意義。

即便美國鼎力支持,以色列的處境卻愈發糟糕,不僅在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遲遲無法結束,本土遇襲的幾率也大幅上升,國際社會的譴責之聲越來越強。現在的內塔尼亞胡政府似乎已經被逼進了一個死胡同,只有停火一條路,以色列卻還不願意選。

(美國總統拜登)

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美國除了表達對以色列的支持,並通過軍事行動進行威懾外,並沒有在解決危機方面發揮系統性的作用。相反是中國一直在各方之間斡旋,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沖突,胡塞武裝也認可了中方的行爲,承諾保護通過紅海的中國商船。這足以說明,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不得人心,中國的舉動得到了多方的尊重,加之中國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則與中東國家合作,從不肆意幹涉他國內政,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中國視爲可信賴的朋友。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的中東戰略正在加速崩潰,中國的中東影響力不斷擴大,這讓本就將中國視爲重要競爭對手的美國徹底破防了。

1 阅读:184

空天力量

簡介:總有些奇怪的防務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