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朱元璋而言,馬皇後和大明王朝,哪個更重要?

書童讀史 2024-04-02 19:26:50

朱元璋心裏,馬皇後和大明江山哪個更重要?

這是我之前看到過的一個問題。

我個人認爲,對朱元璋來說,大明江山更重要,從諸多史料細節就能看出來。

1352年,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後來逐漸在起義軍隊伍裏站穩腳跟,郭子興對于朱元璋也越發器重。

郭子興有一個好朋友,馬公,他把女兒馬氏給郭子興,郭子興對待馬氏也如自己的女兒,郭子興想給馬氏找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夫君,同時,也想留下朱元璋,于是,就有了這段朱元璋和馬氏的故事。

馬氏也確實在朱元璋的征戰過程中,給予了朱元璋很多幫助,以至于朱元璋後來登上皇位,在群臣中形容馬皇後的賢惠,說她堪比長孫皇後。

而馬皇後的回應是,“妾聞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陛下不忘妾同貧賤,願無忘群臣同艱難。且妾何敢比長孫皇後也!”

馬皇後的回應非常高明,用今天的話說,馬皇後情商高,會說話。

她感謝了朱元璋在登上皇位後,仍然念著往日的情分,同時還提醒朱元章不忘群臣的同艱難,還表明了她比不上長孫皇後。

馬皇後的話,說得面面俱到,也難怪朱元璋喜歡馬皇後。

元末,朱元璋率領將士們征戰,馬皇後也是做了很多事情,曾經在朱元璋被郭子興所猜忌的時候,是馬皇後幫朱元璋度過難關。

在建立明朝後,朱元璋的猜忌表現得很明顯,這時候的馬皇後,還會時不時安撫朱元璋的情緒,保護了不少臣子。宋濂能從朱元璋的鐮刀下留下一命,也多虧了馬皇後和太子朱標,但是宋濂年老多病,被安置茂州的途中,在夔州病逝。

從《明太祖實錄》《明史·後妃一》對于馬皇後的記載,能看出來馬皇後對于朱元璋的幫助。

那麽,馬皇後和大明江山相比,誰更重要?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大明江山。

首先,盡管馬皇後對于朱元璋幫助很多,但是朱元璋出生入死那麽多年,他圖的是什麽?他希望推翻元朝的統治,他能當上皇帝。皇權,在朱元璋的心裏,更具有誘惑力。他可不是那種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皇帝。

他廢除丞相制,是爲了加強皇權,進一步鞏固大明江山的統治,他甚至給他的子孫都想好了字輩,就希望他老朱家的統治可以長久。

其次,明初的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很多人牽連進這四大案,死在了朱元璋的鐮刀下,這些案件本身,本質上,朱元璋還是爲了維護他的皇帝地位,以及爲了維護朱家的統治。

朱標因爲朱元璋的冷血殘酷,還指責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認爲,他是在去除荊棘上的刺。從這個細節裏,就能看出來朱元璋的想法。

再次,還有一個史料細節。

在《明史·後妃一》裏,記載了這樣的一段對話。

一日,問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爾所宜問也。”後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問!”

這是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對話。從這段對話中,就能看到朱元璋的內心。

馬皇後在朱元璋心裏的地位重要嗎?重要。

但是你說朱元璋就對馬皇後沒有戒心嗎?那也得打個問號。

馬皇後問了個關于天下子民的問題,而朱元璋的反應是,這不是你應該問的。

只能說,明朝之前的曆史上的那些外戚之患,讓朱元璋對于外戚問題,非常謹慎。

在《明史·後妃》列傳的開篇,就寫到了。

明太祖鑒前代女禍,立綱陳紀,首嚴內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誡,谕翰林學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爲先。”

朱元璋命令朱升等人編錄《女誡》,就是希望可以避免外戚專權,而這些,也是爲了維護朱家的統治。

有明一代,除了明孝宗朱祐樘,因爲寵愛張皇後,外戚比較囂張外,其他時候,外戚勢力是比較弱的。這點上,也能看到皇帝對于外戚的戒心。還有一點,明朝的皇後出身,大多比較低,這也更有利于皇帝控制外戚。

所以,從這些史料以及細節上,都能看出來,在朱元璋的心裏,馬皇後和大明江山相比,還是大明江山更重要。

馬皇後情商高,而且她也知道,她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讀這些史料,我們是能讀出來很多東西的。

史料參考:《明史》《明太祖實錄》

圖片來源于網絡,謝謝。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