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梅代雷沃:美國人9年沒救活的塞爾維亞鋼廠,中國6個月反虧爲盈

地球班往事 2024-05-13 15:51:07

2012年,當美國鋼鐵公司,以1美元的價格,幾乎是甩垃圾一樣,把塞爾維亞的驕傲——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強制出售給塞爾維亞政府接盤時,他們不會想到,僅僅4年之後,一家中國鋼鐵企業,會以4600萬美元的天價,收購被美國人視爲“垃圾”的斯梅代雷沃鋼廠。

當然,他們更想不到的是,在中國企業接手僅僅半年之後,這座鋼鐵廠就扭虧爲盈,不僅重新成爲塞爾維亞的驕傲,還成爲當地納稅大戶,直接讓斯梅代雷沃市的財政收入翻倍。

那麽,這座美國人花了9年時間,都沒有救活的鋼鐵廠,爲何在中國企業手中,6個月就實現扭虧爲盈了呢?

捧著“金飯碗”討飯

斯梅代雷沃鋼廠,曾經是塞爾維亞的前身南聯盟的驕傲,也是整個中東歐地區的明星企業。它最巅峰的時候,年産能220萬噸,産品遠銷整個歐洲,西亞。

甚至某種意義上,整個斯梅代雷沃城市,就是圍繞著這座鋼鐵廠而運轉的。

客觀上來講,斯梅代雷沃鋼廠,也有傲視群雄的資本。

從技術上看,這家成立于1913年的鋼鐵廠,曆經近百年風波而不倒,顯然是有自己的技術儲備的。他們的工人,能用70年代的機床和技術,加工出0.14毫米厚的鋼片,足見這家企業雄厚的技術人才儲備和實力。

從成本上來看,塞爾維亞跟中國、印度等新型新興國家相比,可能人力成本更貴一點,但跟緊挨著的歐洲發達國家相比,那就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了。

而且,由于緊挨著歐盟、西亞這兩個巨大的市場,運輸成本也非常之低,這爲斯梅代雷沃鋼廠在全球同行之中,創造出得天獨厚的成本優勢。

從市場上來看,塞爾維亞當然是個小國,消費能力有限,但歐盟,尤其是幾乎緊挨著的德國,那是全球汽車生産大戶,塞爾維亞又從50年代左右,就跟蘇聯決裂,奉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因此歐洲向來就是其主要市場。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

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低廉的成本,龐大的市場,幾乎所有的要素,都決定了斯梅代雷沃鋼廠,躺著也能賺錢,無愧于其“塞爾維亞的驕傲”之名。

那麽,一家如此有實力的鋼鐵廠,爲何會走到破産的邊緣,需要別人拯救呢?

這實際上,跟東歐地區劇烈的地緣政治格局變化有關。

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也受到波及,很快陷入四分五裂。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先後宣布獨立。

到1992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組建南聯盟,結果不久之後,就爆發了長達五年的克羅地亞戰爭,緊接著是北約扶持科索沃獨立,科索沃戰爭爆發。

2000年以後,隨著科索沃事實上被分裂出去,塞爾維亞局勢稍微穩定了一點,歐洲卻因爲歐元和美元的博弈,中東地區爆發的戰爭引發難民潮等問題,陷入經濟寒冬。

再加上因爲科索沃的問題,塞爾維亞和事實上支持科索沃獨立的北約,主要就是歐美鬧了矛盾,斯梅代雷沃鋼廠等于又失去了穩定的市場。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

這種背景下,到了2003年,它已經是負債累累,最後不得不宣布破産了。

然而,鋼廠可以宣布破産,但數千鋼廠的員工卻還得生活,斯梅代雷沃鋼廠倒閉,幾乎立刻就讓圍繞著這座鋼廠運轉的斯梅代雷沃城陷入了絕望之中。

就在這種絕望裏,塞爾維亞等來了一個“好”消息:美國人來了。

2003年,美國鋼廠以3300萬美元,收購了斯梅代雷沃鋼廠,作爲當世第一強國,美國的資金實力,技術水平都不用多提,斯梅代雷沃人,也以爲終于迎來了希望。

那麽,美國爲何沒能拯救這座鋼廠呢?

以利相合者,利盡而絕

正如前文所述,斯梅代雷沃鋼廠,雖然在2003年前後,陷入破産危機,但這並不是因爲它經營出了問題,主要是地緣政治環境惡化的結果。

美國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覺得他們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投資收購了這家塞爾維亞鋼廠。

理論上,斯梅代雷沃鋼廠遇到的問題,等它換了主人,由美國人運營的時候,問題就都不存在了。

技術上,就算經過10年離亂,斯梅代雷沃鋼廠技術落後于時代,但美國作爲全球第一強國,是不缺技術儲備的,就算缺,他們也能通過其它方式,從德國、日本等制造業發達的國家獲取。

成本的問題,到了2003年的時候,經過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解體,以及後來的科索沃戰爭等影響,塞爾維亞人工資驟降,人力成本更低了。運輸的問題上,有美國強大的海軍保護,與歐洲、西亞近在支持的塞爾維亞,自然也是優勢明顯。

市場的問題,歐盟敢爲了科索沃,給塞爾維亞設置門檻,又怎麽敢給美國企業甩臉色呢?

事實上,從2004年到2008年的這幾年中,斯梅代雷沃鋼廠雖然風光不再,但基本還能盈利,就證明了美國企業接受這家塞爾維亞鋼廠,還是有利可圖的。

只是,2008年以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接受斯梅代雷沃鋼廠的美國鋼企,本身陷入危機不說,歐洲也因此陷入到了近10年的停滯狀態。

這讓把歐盟作爲主要消費市場的斯梅代雷沃鋼廠,也受到波及,很快開始負債累累,入不敷出。

到2012年,堅持了4年之後,美國鋼企終于撐不住了,幾乎是霸權威逼的方式,逼著塞爾維亞政府又回購了這家鋼廠。

雖然回購價只有1美元,但美國企業經營期間欠下的外債,卻也被逼著由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

而且,美國人做事很絕,把原本他們投資購買的新設備,新技術等,都原封不動的帶回去了。只給塞爾維亞留下巨額的債務,和5000多嗷嗷待哺的工人。

就這樣又堅持了幾年,直到一個叫武契奇的年輕人,來到斯梅代雷沃城,並且動了一個想法,如果尋求中國的幫忙呢?

6個月扭虧爲盈的奇迹

中塞友誼源遠流長,甚至某種程度上說,塞爾維亞的前身,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還是全球所有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的半個老師。

早在1948年,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就因爲經濟路線問題跟蘇聯決裂,而事實證明,人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搞得有聲有色的,成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標杆。

再之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因爲中國聲援塞爾維亞,被美國爲首的北約“殺雞儆猴”,五枚精確制導導彈,“誤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這就使得中塞之間,又有了一份共同挨過炸的“戰鬥情誼”.

因此,當武契奇代表塞爾維亞找上中國的時候,中方雖然明知道這家塞爾維亞企業,已經負債累累了,還是決定考察一下,嘗試接手該廠。

再之後,考察的中國企業顯然也意識到了,雖然當下負債累累,但斯梅代雷沃鋼廠的前景明朗,底子還在,再加上中國也需要推動“一帶一路”合作,打造樣板間贏得歐洲國家的認可,而塞爾維亞作爲歐盟的門戶,又跟中國友誼深厚,正好可以做這個“樣板間”。

當然,這還是有風險的,畢竟每個企業甩手的時候,1美元還要用威逼的辦法,才能讓塞爾維亞政府接受,而中塞談判過後約定的成交價,卻是4600萬歐元。

如果投資失敗,這筆錢肯定要打水漂的,中國也不可能像美國那樣,走的時候刮地三尺。

但是,中國幫塞爾維亞,不僅僅是爲了盈利,還有一份樸素的、拉兄弟一把的國際友誼存在。爲了這份友誼,4600萬歐元的風險,值得一冒。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塞爾維亞視之爲老大難的問題,在中國這個基建狂魔面前,就是香饽饽啊。斯梅代雷沃鋼廠最鼎盛的時候,産量不過220萬噸,而中國每年鋼鐵産量,超過10億噸以上。

尤其是中國在中東、歐洲、非洲四處幫助當地搞基礎建設的背景下,斯梅代雷沃這麽一家歐洲鋼廠生産的那點鋼鐵,根本就不夠用,而且由于産地是塞爾維亞,也避免了許多西方對中國企業的限制。

于是,從2016年中接手以後,僅僅半年,斯梅代雷沃鋼廠就實現盈利了。而現在更是産量直逼200萬噸,眼瞅著就要超越曾經的巅峰,創造新巅峰了。

這筆投資,簡直可以說是天作之合,而且由于中塞之間友好的關系,雙方都很放心,中國企業只派了幾個人去當地管理,其余絕大部分都是本地人;而斯梅代雷沃鋼廠的員工,也沒什麽排外的心思,反而興致勃勃地興起了學習中文的熱潮。

事實證明,美國人辦不到,或者說沒耐心辦好的事情,中國就是能辦成,辦好。

結語

其實斯梅代雷沃鋼廠的成功,不止于此。塞爾維亞固然因此拯救了一家明星企業,甚至一座城的經濟,但中國也從中獲利多多。

別的不說,歐盟諸國看到中國成功讓斯梅代雷沃鋼廠起死回生的例子,自然興致勃勃。希臘、匈牙利這種小國就不說了。

連曾經制造業的“大佬”德國,都開始尋求讓中國參與港口運營,以振興本國經濟。這種看不見,但實實在在存在的好處,才是中國從投資斯梅代雷沃鋼廠之中,獲得的最大回報。

6 阅读:1531
评论列表

地球班往事

簡介:藍星是個班集體,五常是班委。地球班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