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三大王牌軍同時被裁,首任與末任軍長,都是誰?

小熊講曆史 2024-05-10 12:20:37

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後,英勇的人民軍隊先後進行了多次精簡整編,軍隊制度也不斷的得到完善,而裁減軍隊人數最多的一次是在1985年。在這一年,負責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鄧政委,爲了適應當前形勢,也爲了打造一支,可以適應未來戰爭的部隊,決定裁軍百萬,給軍隊來一次大換血。

想必了解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85年,得到保留的24個軍,在不久後,全部進行了升級整編成集團軍。

請注意:軍改制爲集團軍,並不是給每個軍增加人數,才被稱之爲集團軍的,而是給每個軍,增加了可以適應現代化作戰的兵種。這些不同的兵種組合在一起,被稱之爲集團軍。

而那些沒有成爲集團軍的部隊,在1985年之後,番號全部被撤銷。據統計,在這一年,有三個王牌軍同時被裁。

第一個是第50軍,這支部隊是由滇軍第60軍改編而成的,首任軍長是開國中將曾澤生。

雖然,第50軍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加入人民軍隊的。但是,這支部隊卻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外戰勁旅。早在八年抗戰時期,滇軍第60軍浴血全國,打出了國之勁旅的美稱,是一支妥妥的抗戰英雄部隊。對于這一點,得到了世人的一致公認。

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上,滇軍第60軍在軍長曾澤生的帶領下,選擇了起義,隨後這支部隊被整編成第50軍,參加了西南地區的解放戰爭。

1950年,第50軍被編入志願軍第13兵團,成爲最早一批入朝參戰的人民軍隊。在異國戰場上,第50軍同樣取得了輝煌戰績,曆經了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第三次戰役,第四次戰役。特別是在第四次戰役中的漢江阻擊戰,敵我雙方血戰50天,守住了陣地,殲滅英軍皇家重坦克營,成就了地表最強防禦部隊的稱號,還是首先攻入漢城的人民志願軍。

據統計,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第50軍曆經大小戰鬥59次,消滅敵軍1.4萬余人,是人民志願軍表現最佳的十大王牌軍之一。

第50軍的首任軍長曾澤生既是抗戰名將,也是援朝名將。與此同時,第50軍的末任軍長康虎振也是一位抗擊入侵者的軍中名將。

在1979年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康虎振指揮邊防軍,直搗越軍腹地,在軍事上予以沉重打擊敵軍王牌三一六A師。在1985年,第50軍被撤銷後,康虎振改任貴州軍區的政委,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二個是第60軍,這支部隊是由華北野戰軍第八縱隊改編而成的,首任軍長是開國上將王新亭。

第60軍是解放戰場上消滅閻錫山軍事集團的主力部隊,曾在臨汾戰役中一馬當先,率先登上臨汾城,爲戰役的最終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戰後,第23旅被授予“臨汾旅”的稱號。

作爲解放山西的主力第八縱隊,在消滅閻錫山軍事集團的戰鬥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與此同時,第60軍在戰略追殲階段,先後投入了西北,西南地區的解放戰爭,是解放時期,跨區域作戰最廣的一支王牌部隊,還是第18兵團的頭號主力軍。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1年,第60軍被編入志願軍第三兵團,入朝參戰。

可能,志願軍第60軍在前期的戰鬥中,表現得並不是很好。但自從張祖諒接任軍長後,第60軍開始崛起,在戰場上多次立功,一雪之前失敗的恥辱,成爲援朝戰爭中的十大王牌軍之一。

在1985年,第60軍的末任軍長是李元喜,他也是一位曆經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軍中名將。

第三個是第43軍,這支部隊是由東野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第四野戰軍的頭號主力軍,擁有鐵軍的美稱。

第43軍在1985年被撤銷,確實讓人很意外。畢竟這是一支戰功赫赫的王牌軍,該軍下轄的127師可以追溯到葉挺獨立團,是屬于一支曆史悠久的英雄部隊。

與此同時,第43軍的首任軍長洪學智也是大名鼎鼎的開國名將。其實,在他之前,還有黃永勝,陳光都先後擔任過這支部隊的軍事主官。他們三人都是革命戰爭史上,能征善戰的百戰之將。

不僅如此,第43軍的第二任軍長李作鵬,第三任軍長龍書金,第四任軍長吳克華,第五任軍長梁興初,第六任軍長吳瑞林,第七任軍長莊田,都是在戰火中曆練出來的開國名將,也是軍事能力比較突出的開國名將。

雖然,第43軍的末任軍長孔憲禮是少將軍銜,但這位也是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的主力戰將,任職128師的師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