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低估的一部金庸小說,藝術成分極高,看過的讀者卻寥寥無幾

金寶講故事 2024-05-23 11:00:45

提及金庸的武俠小說,很多朋友都能娓娓道來。的確,武俠迷們大多是80、90後,那個時候的我們沒有電腦網絡,也沒有電子産品,只能端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連續劇,而金庸的武俠小說翻拍成的武俠連續劇最能讓人樂在其中。

長大之後才赫然發現,金庸的武俠小說竟有15部之多,除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有拍成電視劇之外,其余小說因爲各種原因並沒有出現在熒屏上和讀者們見面。

正因爲如此,金庸筆下有一部小說被嚴重低估,藝術成分卻極高。

一、被低估的金庸著作

有的讀者認爲《鹿鼎記》是 一部被低估的武俠小說,只因這一部著作在金庸的刻意勾勒之下更像是一部曆史小說。

不過《鹿鼎記》也是可圈可點,金庸借著《鹿鼎記》把武俠小說升華到了一個更高的巅峰,讓讀者們不由得感慨“原來武俠小說還可以這麽寫”。

確實,《鹿鼎記》不像《射雕三部曲》那樣充斥著大量絢麗的打鬥場景,主角韋小寶反而是一個不喜歡修煉的市井流氓。而且韋小寶也沒有遵循郭靖、楊過那樣的“一夫一妻制”,反而是見一個愛一個,一口氣娶了7個老婆。

然而韋小寶的形象更接地氣、更加有血有肉,像極了現實中的某某某,讓讀者們由衷地感歎金庸的妙筆生花和博古通今。

此外, 《笑傲江湖》也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武俠小說,盡管這一部著作沒有明確的曆史背景,也沒有展現出金庸以往小說裏的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但金庸卻借著《笑傲江湖》將人性剖析得更加發人深省。

但讀者們對《鹿鼎記》《笑傲江湖》都給出了較高的評價,卻低估了另一部藝術成分很高的金庸著作。

二、藝術成分很高

何爲文學藝術?通俗上說就是通過書中的劇情以及筆下的人物角色,向讀者們映射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

喜愛翻閱金庸全集的讀者們會知道,金庸的風格就是宣揚助人爲樂乃至保家衛國,讓人看了之後不禁掩書深思。

與此同時,金庸筆下的主角在其勾勒之下,還能屢屢邂逅奇遇,讓無數讀者看得興趣盎然。可以這麽說,金庸是最早的爽文鼻祖,你看天龍時代的段譽、虛竹,他們在曆經奇遇之後迅速崛起,成爲當世江湖的頂流高手;《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也一樣,他頻頻死裏逃生,還在陰差陽錯之下將多門神功聚于一身;《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更是不可思議,他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卻機緣巧合之下和康熙結爲兄弟,還成了天地會的青木堂香主。

而金庸還寫了這麽一部小說,書中的劇情讓人意想不到,主角的經曆也讓人感慨萬千,不過看過的讀者卻寥寥無幾。

三、寥寥無幾的讀者

這一部小說喚作《素心劍》,是金庸在1963年創作的,後來金庸將書名改爲了《連城訣》。

《連城訣》主要講述的是主角狄雲遭遇了一系列風波變故。他生性善良,卻遭遇了一系列的陷害,在飽受苦難之後終于厭倦了世間的是是非非,最終歸隱山林的精彩故事。

不得不承認,《連城訣》的寓意極深,讓我們對人性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可這一部武俠小說卻是極其冷門。

筆者認爲,《連城訣》和金庸的其他小說相比截然不同。

首先,主角狄雲不像段譽虛竹那樣總能逢凶化吉,而是直到全書即將劇終才“鹹魚翻身”。

其次,《連城訣》也不像《射雕三部曲》那樣蕩氣回腸,而是充斥著大量的爾虞我詐。由于《連城訣》太過于陰暗,習慣金庸風格的讀者看了之後會不習慣。

好比花鐵幹在雪山裏吃兄弟的人肉;狄雲最深愛的女人戚芳嫁給了他人,生了一個女兒竟叫“空心菜”;就連狄雲最敬佩的師父也是一個城府極深之人,他將狄雲撫養長大,最後卻爲了利益要將狄雲除之而後快,這都給讀者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

反觀金庸的其他著作,書中也有讓人意想不到的反派人物,可都遠不如《連城訣》那般慘絕人寰。

看到這裏就能明白《連城訣》爲何火不起來了,此書揭露的是人性的醜陋與陰暗,沒有《射雕三部曲》以及《天龍八部》那般酣暢淋漓。

此外,主角狄雲受盡了苦難,可謂是金庸筆下最慘的男主角,沒有之一。《連城訣》沒了爽文風格的加持,試問這一部著作如何才能受到年輕讀者的追捧?

只有中年人方有興趣翻開《連城訣》仔細閱讀,一窺人性那至暗的一面。這樣一來,《連城訣》就顯得小衆了,這也是《連城訣》一直以來被低估的主要原因之一。

4 阅读:1180
评论列表
  • zht 2
    2024-06-12 04:41

    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可以!笑傲江湖中江湖各派形形式式的人物都有,圍著主角穿針引線。鹿鼎記的曆史人文背景豐富,又是反之前金庸的作品,小人物嘻笑怒罵,逆成就了各種大身份,追到了七女,其中情節其實豐富有趣。

  • 2024-05-24 10:11

    比較喜歡笑傲江湖 倚天 碧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