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方領導人會晤時,菲律賓承諾遵守一中政策,同意管控南海爭端

遇上開心事 2023-01-05 16:49:02

據媒體報道,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本月3日至5日在華訪問,並于4日下午與中方領導人舉行會晤。會晤期間,馬科斯將中國稱爲“最強勁的合作夥伴”,承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國妥協處理南海問題,並重啓海上油氣開發談判。

不僅如此,中菲兩國還在事後發表聯合聲明,總共涵蓋了28項內容,其中涉及南海問題的部分,占了很大篇幅。雙方一致同意,海上爭端不是兩國關系的全部,重申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的重要性。

同意在《聯合國海洋公約》,以及“南海各方行爲宣言”的基礎上處理爭議,推動“南海行爲准則”盡快落地生效。

從兩國會晤情況,以及聯合聲明的內容來看,中菲均打算進一步解決南海爭端,以免這個問題繼續成爲雙方關系的“定時炸彈”,而一旦兩國能在該問題上徹底達成共識,對中菲促進全方位合作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事實上,自馬科斯去年就任菲律賓總統以來,與他有關的爭議就一直不斷,一些輿論認爲馬科斯放棄了杜特爾特的路線,任內將向美國靠攏。坦白講,美菲近半年來快速走近,確實很難說沒有這種趨勢。

比如馬科斯恢複了中斷數年的美菲大規模聯合軍演。前不久,美國副總統哈裏斯主動訪問菲律賓,不僅承諾支持“南海仲裁”,還登上靠近南海的巴拉望島。

拜登政府積極與菲律賓接觸,自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菲總統杜特爾特在任的那幾年,美菲關系跌入谷底,同時越南那邊也對美國的挑撥缺乏興趣,這使得美國根本找不到插手南海的機會。

眼看菲律賓終于實現總統換屆,拜登政府認爲機會來了,開始大力拉攏新上台的馬科斯政府,試圖盡可能離間中菲關系,但馬科斯卻用此次訪華之旅,向外界傳遞出明確信號。

即該國不會在中美間選邊站,更不會跟隨其他國家的腳步,在南海與華對抗。坦白講,馬科斯來中國之前,中菲關系的處境與中德關系有些相似,當時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在中美之間面臨艱難選擇。

以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和外長貝爾伯克爲代表的右翼政客,整天鼓吹中德“脫鈎”,呼籲德企盡快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最後,朔爾茨先是力排衆議允許中企收購德國漢堡港股份,隨後又率團訪問中國,才算平息了輿論。

眼下,菲律賓的情況也同樣如此,該國內部親美派是一股強大的勢力,還有一些右翼政客,主張在南海問題上對華采取更加強硬的立場,因此,馬科斯不得不調整杜特爾特時代的反美政策。

如今的菲律賓,正試圖走一條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的路線,即對美國的拉攏照單全收,但同時也跟中國在經濟領域保持緊密合作,會繼續強調對南海的“主權”,但不至于走極端。

值得一提的是,馬科斯此次訪華,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重啓南海油氣開發談判。俄烏沖突爆發後,全球能源市場劇烈波動,使得各國越來越注重能源安全,以及多元化問題,所以合作開發南海油氣資源,對中菲雙方都有好處。

當然了,要想在南海地區實現能源合作,首先一點必須將領土爭議限制在很小的範圍內,否則別說共同開發了,坐在一起談判都會成爲一種奢望,而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的態度是一貫的,就看菲律賓如何選擇。

美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表現,說明了一旦南海發生沖突,他們大概率不會出兵,菲律賓與中國硬碰硬則完全沒有勝算,既然如此,合作才是唯一出路。

0 阅读:11

遇上開心事

簡介:美麗的世界,成就美麗的每一個人,每個人都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