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出現一絲曙光!

漁村不良人啊 2024-04-27 09:20:32

4月23日,央行有這樣一則消息流出。

大致的意思就是央行要加大對國債的介入力度,爭取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進行國債自由買賣,以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很多人對這樣的消息一掃而過,覺得和普通老百姓沒什麽關系,實則不然,任何一項貨幣政策的推出,都和個體息息相關,因爲它關乎我們每個人的錢袋子。

01貨幣投放工具

有市場經濟的地方,就一定會出現通貨膨脹,它們如孿生兄弟,彼此如影隨形。對于通脹很多人會有誤解,總覺得它是經濟發展中的毒瘤,實際上只有惡性通脹,才會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的秩序和活力,而維持恰當的通脹不僅無害,還會有利于經濟的增長和發展,這不僅是經濟學界的共識,也是實行市場經濟的主流國家多年實踐經驗。

而影響通脹的主要手段就是貨幣政策,從2001年加入WTO開始,伴隨著深度參與全球化,外貿逐漸成爲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這個階段貨幣發行的錨主要是貿易順差積累的外彙,其中以美元作爲大頭。2010年以後隨著貿易體量逐漸飽和,增長勢頭不斷放緩,以外彙爲錨的貨幣發行慢慢無法滿足經濟增長的需求,于是央行在2013年初創設常備借貸便利(SLF)、2014年1月引入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2014年4月份創設了抵押補充貸款(PSL)、2014年9月份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這些工具都是商業銀行向央行提供抵押物,獲得貸款(貨幣)的方式,從而彌補因外彙占款持續下降引發的市場貨幣流通的不足,一般抵押物爲國債、商業票據、有價證券、信貸資産(債權)等評級高的資産。

02國債流通方式

首先國債是由GJ發行、用ZF信用背書、以未來稅收作爲償還支撐的財政融資手段。其次國債發行後,由國債承銷團成員進行承購包銷,承銷團主要由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證券公司等組成,會有定期公示,國債承銷的過程爲一級市場,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央行不得對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地方債,因此央行無法在一級市場直接參與國債標售。最後有資格金融機構在買入國債後,可以根據相關流程和規範,去轉賣或者分銷手中的國債産品,這個過程稱爲二級市場,而這個市場央行參與是不受限制的。

上文已經介紹從2014年後,我們的貨幣投放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從過去的錨定外彙,慢慢轉變爲再貸款,這個再貸款即爲商業銀行提供高評級的抵押物給央行,然後央行發動印鈔機,投放貨幣給商業銀行。請注意,這裏商業銀行提供的抵押物中,國債是核心組成部分。怎麽理解這個過程呢?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在新聞裏能看到央行逆回購操作。

央行逆回購——

1.政府發行國債

2.商業銀行買入國債

3.商業銀行利用SLF工具,和央行一對一,要求釋放流動性

4.央行利用SLO、MLF、PSL等工具,主動發起,釋放流動性給商業銀行

5.3和4中,商業銀行都要提供抵押物給央行,其中國債是主要組成部分

03國債公開市場

上文已經介紹央行由于不能參與國債的一級市場,就創造性地開發出一系列工具,通過回購和逆回購的方式,來進行國債的買賣。而這一次放風的央行在二級市場直接買賣債券,就是爲實現貨幣政策目標進行的公開市場業務。回購交易的本質,是一種質押式的貸款,通過質押債券,獲得貸款(流動性),並支付一定的利息;現券交易,是直接的買斷式交易。無論是對一級承銷團的回購、逆回購,還是在二級市場的現券交易,其本質都是央行對國債進行買賣,一個隱蔽、一個直接,殊途同歸。

看到這裏很多人應該會明白,一堆大V所謂的對于央行買賣國債就是我們要開啓量化寬松大放水的針對性分析有多麽可笑了。大放水其實早就在進行,買賣國債通過套一層馬甲也早就開始實施,我們直接看央行的資産負債表,過去兩三年裏急劇膨脹,核心就是由SLF、PSL、MLF等各種貨幣工具調節擴表的。因此央行參與國債的二級市場,僅僅是再增加一個貨幣工具而已,整體的貨幣政策並沒有本質的變化。

那麽央行爲什麽要從之前的遮掩式買賣國債,慢慢變成直接在公開市場操作呢?

1.國債逆回購式的貨幣投放,商業銀行始終要承擔再貸款利率,在未來利率持續走低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將無法進行正常的業務開展或者說不利于其業務開展,最終導致貨幣進入市場的有效利用率下降。

2.國債的市場規模已經足夠大,全球第三,具備了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基礎。

3.經過了過去幾年的適應性測試,央行擴表慢慢得到了社會和市場的認可、支持和理解,甚至說當下已經開始呼籲和期盼擴表。

4.貨幣的收放會更加靈活自如,可以更好地應對各種日益複雜和劇烈的不確定因素及形勢。

5.爲整個國債市場提供流動性,改善供求關系,保證了國債市場的穩定運行,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

04房地産的曙光

ZF舉債是房地産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能夠高歌猛進的核心,2022年之前爲了財政安全考量,ZY財政一直是死守赤字率3%這條警戒線,因此城市化進程中舉債的核心在地方,這也是如今地方債尾大不掉,成爲老大難的根本原因。當然地方債積累的過程中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有許多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但是我們必須明確一個點,那就是ZF舉債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貨幣政策,被譽爲經濟宏觀調控的兩大護法。

至于這背後的邏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詳細的剖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順路去看看。

從2022年開始,控地方債、化地方債,就成爲硬指標,各地嚴禁利用城投平台新增地方債,爲了解決地方的基本發展和運行,只能推出限量的、專款專用的專項債,這就等于把推動房地産發展的一台猛禽V3發動機給關停了。這也是房地産遲遲無法本質複蘇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因爲房地産投資始終起不來。

而央行直接買賣國債,就爲ZY舉債接棒地方舉債提供了可能,2023年由于增發了1萬億的國債,財政赤字率首次突破3%,達到3.8%左右,這是曆史性的突破。當然ZY舉債的資金不可能再次大規模流入房地産,讓曆史重演,但是一定會大大緩解當下房地産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畢竟房地産中的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房建設等都是下一步主要攻堅的目標。

05樓市的春天還有多遠

2024年3月底,M2總量正式達成300W億的關口,這意味著過去兩年新增了60W億貨幣,如此爆表的貨幣超發,再配合ZY大規模舉債預期,是不是意味著樓市的春天不遠了?終極反轉就在眼前!

樓市的上行周期由兩個預期推動?一個是經濟預期帶來的收入預期;另一個是買賣雙方達成共識的看多預期。隨著央行二級市場直接參與國債交易,僅僅是帶來了量化寬松的預期,類似于2008年的4W億,但這裏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

1.大壩已經完成蓄水,是否開閘放水?開多大的閘、放多大的水?依然不明朗,並沒有明確的G層定調,形成決定性的態勢,僅僅是相關部門的一些較爲積極的回應而已。

2.縱使類似于2008年4W億的決策達成,也僅僅是帶來了經濟的預期和收入的預期,而買賣雙方的看多預期並不能因此達成。

3.住房不炒是橫亘在買賣雙方之間的天塹,只要住房不炒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還懸挂在業主和購房客的頭頂,雙方就很難形成一致看多的共識。

那"達摩克利斯之劍"被摘除的信號是什麽?

一、“住房不炒”不在高級別會議中以及G方媒體中被反複提及;

二、針對房地産有健康積極的輿論導向,爲房地産罪惡論翻案;

三、尊重私産,尊重市場,讓購房客能買房、想買房、敢買房;

四、鼓勵並支持房産投資,正面認可房産所具備的金融屬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