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簡直是給奇瑞秀肌肉和給用戶重新認知的華爲鴻蒙智行發布會

創業者李孟 2024-04-12 12:16:44

如何看待華爲 4 月 11 日發布首款轎車智界 S7 ?這次發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2024年4月11日,智界S7亮相華爲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産品力煥新升級。作爲鴻蒙智行首款智慧轎車,智界S7搭載華爲八大“黑科技”,憑借超人的智慧、越級的性能、全能的空間、高效的形態,展現出極強産品競爭力,收獲大批粉絲。本次溝通會上,智界S7帶來煥新升級驚喜,分別是首發華爲視覺智駕HUAWEI ADS 基礎版,以及智界S7 Ultra正式上市!

智界S7再一次召開了發布會,按照我電腦上保存的華爲發布會的文檔來看,這是第三次了!好像華爲和奇瑞的合作。並沒有像和小康塞力斯這麽快,這麽順!從上一次發布會後,交付遇見了很大的困難度!余總給的答案是:工廠搬遷,影響交付!而現在可以現貨交付,發布會後即可下單即可安排生産,每一分鍾交付一輛車!

也許是經曆了匆匆艱險,終于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而這場發布會奇瑞董事長尹同躍也給了很有意思的答案;說中國造好車離不開華爲,中國汽車要從汽車大國要變成世界強國,需要華爲鴻蒙系統的加持賦能!最有意思的是他還用德國的工匠精神對比了華爲;發現華爲做事情更加細致,更加極致!

從發布會能看出來奇瑞這次徹底要重視和華爲的合作了,還專門成立了事業部,之前也有媒體分析他們之前合作應該也沒有那麽的愉快!那麽在這次之後,能看到了奇瑞的決心,同樣也看到了華爲對于這次合作的重視,把智能駕駛的ADS基礎班的首秀給了智界S7,因爲是基礎班非激光雷達的方式,所以成本也就減下來了,汽車的價格也很感人。24.98萬元!可以說是加量不加價!同時又給了更多的版本汽車,竟然比小米SU7多了這麽多版本!

因爲華爲對于質量有偏執的追求,爲每個客戶負責,可能會在合作的時候,讓對方不爽。因爲要求太高,可能很多團隊已經習慣了早期的方式,一下子難以適應也是有可能的!但爲了造好車,爲了真正的打造優秀産品,再加上前面已經有了問界取得好成績,奇瑞也肯定著急,所以深度的順暢的合作,完成交付就是非常好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奇瑞董事長上台之前,余承東強調了鴻蒙智行的戰略,首先告訴了華爲終端的戰略,1+8+N 共築全場景智慧生活;而鴻蒙智行是智慧出行的一部分,在這個業務體系,華爲希望聯合聯合中國汽車産業夥伴 締造智能電動汽車新時代;目前已經和塞力斯推出了問界,和奇瑞推出了智界,接下來還有和北汽要推出享界。和江淮也要打造汽車並沒有公布名稱!但卻著重強調了問界質量第一、問界M7現象級爆款新勢力第一全品牌第二;問界M9 50萬以上檔位新王者豪華汽車銷售速度新紀錄;中國市場豪華品牌中,2024年第一季度 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前五;這些成績無疑都在告訴用戶和華爲合作的汽車是值得選擇的,同樣也無形中告訴了用戶和奇瑞的合作是要認真對待的!

那麽華爲的鴻蒙智行能做什麽,這次發布會也進行了詳細的透露,鴻蒙智行,全面引領智能汽車變革;擁有最強技術創新,例如:HUAWEIADS 智能駕駛系統、HarmonyOS 鴻蒙座、HUAWEIiDVP 智能汽車數字平台、華爲途靈智能底盤、HUAWEI DriveONE 高效動力平台;

擁有全維安全時代,余承東強調安全是最大的豪華,鴻蒙智行可以爲提供主動安全 全向防碰撞,被動安全 玄武車身;電池安全 巨鯨電池健康,綠色座艙,超級隱私安全;也爲汽車廠商全面融合能力,爲他們提供高端産品設計,爲汽車廠商和用戶提供了華爲嚴苛質量體系IPD,精益供應鏈系統,先進制造能力,體系化銷售服務網絡;

其實從這場發布會中,也能看出來一些門門道道的事情,那就是和汽車廠商合作,能看到汽車廠商在打造汽車的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設計風格融合,讓很多的用戶體驗就封自然的融合。無論是門把手設計,還是座艙空間的設計,以及靜谧舒適度的設計。這都需要奇瑞在工廠一步一步完成,華爲做好質量把關,做好供應鏈的質量把關,做好每一台車的質量和安全把關!

也能看到了華爲加持下的智界,發自內心的自信!第一座艙不用手機支架,也不用打開手機,直接通過鴻蒙系統手機流轉車機,可以分流暢的使用,這一方面也調侃了SU7,雷總第一時間還做了回應,應該是說:我都這麽支持智界S7了,還預祝大賣了!沒想到呀,這場發布會在手機支架上,在座艙空間上,甚至在價格和車型分布上都在無形中PK我,對比我!

因爲汽車市場足夠卷了,華爲也開始打造了30萬以下的汽車,只是用了ADS的基礎版,但也完全不輸給特斯拉的智能駕駛!就看全新上市的智界S7能取得怎樣的成績,畢竟這是轎車;問界做的是SUV。不過這也無形中讓智界S7和小米SU7對上了;那麽你更心動智界S7,還是小米SU7呢?對此大家是怎麽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0 阅读:186
评论列表

創業者李孟

簡介:一起聊互聯網創業、互聯網科技資訊以及科技營銷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