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技苗”結出“增收果”——衡水市桃城區趙家圈鎮胡家堂村果蔬大棚見聞

新黃河 2024-03-21 15:41:01

春回大地暖,春忙正當時。

3月20日,在衡水市桃城區趙家圈鎮胡家堂村的果蔬大棚內,一顆顆草莓香甜可口、一垅垅的豆角苗青翠欲滴……工人們正忙著掐莖、采摘、分揀、裝箱,連蜜蜂都在蜂箱進進出出地忙碌著,好一番熱鬧景象。

“這個棚裏的草莓都是自主育苗的,與之前相比,顔色更鮮豔、口感更鮮甜。來!嘗嘗咱這草莓。”種植戶支永振隨手摘了顆大草莓說道。

支永振是趙家圈鎮支家村村民,在胡家堂村承包了六個大棚,往年種草莓都是直接買苗,成本雖低,但草莓苗不純、成活率低、病蟲害嚴重,長出的草莓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去年9月份,支永振便開始自主育苗。

自主育苗對土壤要求很高,不僅營養要足,排水性還要好,底肥用量也要嚴格控制,這樣長出的草莓才能營養豐富,口感甜美。支永振在這片育苗田下足了功夫,爲了防止地肥草盛,還在幼苗移栽前用除草劑封地。

“這培育幼苗,就跟養‘小孩兒’一樣,澆水、施肥、灌根,每個細節都要照顧好!”支永振一眼就看到了秧上的枯葉,小心地把它掐掉了。

目前支永振培育出的三種草莓幼苗——煌香、粉玉和雪裏香,市場行情好時能賣到50元一斤。“現在平均每個棚能掙個四五萬。雖然辛苦,但是有個好結果,就是最幸福的事了!”看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支永振滿臉笑容。

胡家堂村現有39個溫室大棚,蔬果種類繁多,生菜、冰菜、香蕉樹、嘉寶果樹等郁郁蔥蔥。

走出大棚,春日正好,工人們正將一筐筐新鮮蔬果裝上貨車,裝載的不僅是勞動的果實,還是這個春天的希望。

來源:衡水新聞網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