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常見的炎症,拖著不治會增加患癌風險!很多人忽視了

小潔說健康 2024-05-24 05:38:37

鼻炎、咽喉炎、腸胃炎等炎症疾病,幾乎每個人都飽受其困擾。

許多人通常認爲這些炎症只是“小問題”,通過吃藥或硬撐,過一段時間便能自愈。

然而,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炎症都那麽“溫和”。有些炎症如果被忽視,極有可能發展爲癌症!

1

炎症和感染有什麽關系

炎症是身體對感染的響應

當身體某個部位受到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侵襲時,免疫系統會啓動防禦機制,引發炎症反應。炎症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措施,旨在隔離感染區域、消滅病原體和修複受損組織。

感染可能導致炎症

感染是引起炎症的常見原因。病原體入侵身體後,免疫系統會釋放出各種化學物質,如白細胞介素和腫瘤壞死因子等,這些化學物質會導致血管擴張、血液流向感染區域增加,同時引起腫脹等炎症症狀。

炎症促進感染的發展

在某些情況下,炎症本身可能促進感染的發展。例如,慢性炎症環境可能導致細胞損傷和免疫抑制,從而使病原體更容易入侵和繁殖。此外,炎症過程中産生的某些物質可能有利于病原體的生存和傳播。

感染和炎症的相互影響

感染和炎症之間存在相互影響。感染可以引發炎症,而炎症又能加重感染。在感染過程中,病原體可能利用炎症環境來逃避免疫系統的檢測和清除。同時,炎症過程中的免疫細胞和分子也可能影響病原體的生長和傳播。

2

這5種常見的炎症

拖著不治會增加患癌風險

胃炎

長期的胃炎,特別是由幽門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可能是胃癌的前兆。幽門螺杆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它可以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長期的炎症可能導致胃黏膜發生改變,最終可能發展成胃癌。

肝炎

肝炎是肝髒炎症的通稱,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都與肝癌的風險增加有關。這些病毒感染可能導致慢性肝炎,長期不治療可能發展爲肝硬化,進而增加肝癌的風險。

腸炎

炎症性腸病(如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與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有關。這些疾病會導致腸壁炎症和損傷,增加了腸道腫瘤的形成風險。

宮頸炎

宮頸炎通常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HPV感染與宮頸癌的風險密切相關。長期的宮頸炎如果不治療,HPV病毒可能導致宮頸上皮細胞發生異常變化,最終可能發展爲宮頸癌。

乳腺炎

乳腺炎是一種乳房的感染和炎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乳房組織的損傷。雖然乳腺炎直接導致乳腺癌的證據不足,但長期的乳腺問題(如未治療的乳腺炎)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3

抗炎的方法有哪些

改善生活方式

規律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健康,減少炎症。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騎自行車等有助于減輕炎症。

充足睡眠:保證充足的睡眠對于調節身體的炎症反應至關重要。

減壓:長期的壓力會導致炎症反應加劇,因此通過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減壓有助于抗炎。

飲食調整

增加抗炎食物攝入:如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堅果、深色蔬菜和水果等。

減少促炎食物攝入:如加工食品、高糖食品、紅肉和高飽和脂肪食物等。

保持腸道健康: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進而有助于抗炎。

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可以減輕疼痛和炎症。

皮質類固醇:如潑尼松,可以抑制炎症反應,但長期使用可能有副作用。

生物制劑:如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用于治療嚴重的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補充療法

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E、鋅和硒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減少炎症。

植物提取物:如姜黃素、綠茶提取物等,具有抗炎作用。

中草藥:如川芎、丹參等,中國傳統醫學中常用于活血化瘀,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0 阅读:54

小潔說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