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戰亂時期寫下的調理脾胃方,救下的人,不知有多少!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2024-03-11 17:54:02

在東漢時期的尾聲,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發。那時,人們流離失所,饑餓和疾病成爲日常。長期的苦難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尤其是脾胃功能。

醫學家張仲景深感人們的苦楚,決定采取行動。他精心配制了一劑藥方,名爲小建中湯,旨在這混亂的時代爲人們帶來一絲希望。

小建中湯的主要作用是調理脾胃,恢複其正常的消化功能。這款藥方如同一個糧食官員,負責分配“糧草”給脾胃,以恢複其陰陽平衡和氣血充沛。

小建中湯配方:

桂枝:9克

甘草:6克

大棗:6枚

芍藥:18克

生姜:9克

饴糖:30克

使用方法: 將藥材水煎至汁液,加入饴糖並用文火加熱至溶解,分兩次溫服。

桂枝湯是中醫中非常著名的一個基礎方,小建中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芍藥的用量,並加入了饴糖,從而專注于強化脾胃。

桂枝,取自桂樹的嫩枝,因其位置最高,陽氣充沛,具有促進生長的特性。桂枝不僅能溫暖心陽,還能激發心髒的活力,爲脾胃提供所需的熱量。正如土地需要太陽光的滋養一樣,心髒的溫暖能量對脾胃至關重要。

在中醫理論中,桂枝的作用被稱爲“火生土”,意味著它能激發內在的生命力。桂枝升發陽氣,而白芍則能收斂陰血,兩者相輔相成,使得整個藥方的效果更加集中和強化。

甘草、生姜和大棗這三味藥物雖然普通,但它們在調和脾胃、促進氣血生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甘草特別值得一提,它不僅能補中,還能調和其他藥物,解決寒熱不調的問題。

饴糖在小建中湯中起著關鍵作用。它不僅能調和藥味,還能促進脾胃的健康。饴糖易于消化,因爲其中包含了麥芽,這是一種消食化積的良藥。

小建中湯適用于各種脾胃虛弱的症狀,如食欲不振、挑食、厭食等。它通過溫暖心火,幫助脾胃恢複正常的消化功能,適合那些身體虛弱、氣血陰陽不足的人群。

0 阅读:211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簡介:脾胃科|主任醫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