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婚不育潮”蔓延!馬東平委員建議倡導新型的婚育文化

蕙漾馨福 2024-03-15 17:42:29

我國人口發展當下正面臨著深刻而複雜的形勢變化,生育率持續下降、人口增長持續,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馬東平在今年兩會提交了人口發展問題提案

生育率持續下降主要受八大因素影響

馬東平經過調研發現,我國生育率持續下降主要受八大因素影響:

1、婚育觀念改變;

2、“不想生”現象突出;

3、生活壓力增大;

4、“不敢生”焦慮未減;

5、生育能力不足;

6、“生不出”人群增加;

7、婚育年齡推遲;

8、“生不好”問題凸顯。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馬東平認爲,要改善我國生育率持續下降現狀、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應多措並舉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齊家’是重要且積極的文化理念。但近些年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婚不育”似乎成了被傳染的“潮流”。

馬東平表示,共建共享、男女平等、代際和諧的新型家庭文化,才是推動個人、社會、國家發展的主流文化,因而應動員並充分發揮全社會力量營造濃厚的新型婚育文化氛圍。如媒體應更多聚焦于美滿家庭、優生優育等方面的宣傳報道,民政、共青團、婦聯等部門要多提供加強婚戀咨詢服務的平台,各地應積極出台政策反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等陋俗,樹立文明婚俗等。

馬東平在調研中發現,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也是導致女性生育意願降低的突出因素。

馬東平建議,應鼓勵夫妻共擔育兒責任,提升夫妻共同照顧的價值,使婦女對生育的想法從被動的義務觀轉換成主動的期待。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已婚女性勞動權益的保護並健全生育保障制度。

馬東平委員認爲,應具體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1、不斷創新女職工權益保護機制,探索社會專項基金補償女性的生育價值,減輕用人單位對女職工生育成本的負擔。

2、在健全生育保障制度方面,應做好生育保險政策擴容,在産假和生育津貼基礎上,加入哺乳假、父育假、父育津貼、父母假;

3、建立生育保護體系,做好生育保障、健康(勞動)保護、就業保護與非歧視之間的政策連接;

4、加快生育政策改革的力度和速度,縮小城鄉、地區間的生育政策差別;

5、改善公共醫療服務,通過健全優質的婦幼醫療服務體系,打消育齡人群在生兒育女期間的醫療後顧之憂。

馬東平認爲,倡導新型婚育文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首先要加強對適齡人群婚戀觀、家庭觀的教育引導,大力倡導適齡適育、夫妻共擔養育責任等婚育新理念。

其次,則需要出台與之相匹配的政策作爲保障。特別是當前,針對婚育適齡人群生存壓力大、結婚成本高、育兒開銷大、家庭負擔重、女性工作家庭難平衡等婚育路上大大小小的‘攔路虎’,亟待實施綜合性的政策措施。多措並舉釋放政策紅利,才能促進生育、養育、教育成本顯著降低,使老百姓享受婚戀育兒的幸福。

0 阅读:3

蕙漾馨福

簡介:“蕙漾馨福”互聯網婚戀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