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嶽麓書院,連續辦學2000多年未間斷,被譽爲古代四大書院之首

落榜進士 2024-05-23 14:49:36

千年之前,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在嶽麓山上建起了嶽麓書院,從此蒼翠的山中有了莘莘學子的身影,多了文人墨客的足迹。這座書院曆經千年,伴著清風明月,聽到過太平盛世的朗朗書聲,也見到過兵荒馬亂的铮铮鐵骨。

嶽麓書院被譽爲“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曾被宋真宗賜“嶽麓書院”額,赫赫有名的張栻、朱熹、王陽明等大家都曾來書院講學。彼時的書院靜坐山腳,有青山做障,書院中的學子便有了靜心讀書的安逸從容。

始建于宋,曆經朝代更叠、兵燹不斷,書院七毀七建,如今建築大多是明清留下的,白牆褐瓦莊重典雅,推開一扇扇木門,邁入的仿佛是悠悠時光的最深處。

論文化底蘊,嶽麓書院從沒服過誰,門上匾額“潇湘槐市”低調地告訴人們這裏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如漢代槐市一樣人才濟濟。誇張嗎?並不,書院培養出的人才——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焘……隨便說出一個都如雷貫耳。

忠孝廉節堂位于中心位置,是書院講堂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名字源于朱熹手題“忠孝廉節”四字。講堂屏壁上書有《嶽麓書院記》,爲南宋書院主教、理學家張栻撰寫,洋洋灑灑闡明了書院反對科舉利祿之學、培養傳道濟民之才的辦學思想。一座書院,要的不就是這樣的風骨嗎。

慎齋祠是用以紀念書院著名山長(書院最高領導)羅典的祠堂。63歲的羅典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被聘爲山長,一連五任,曆任時間長達27年。雖然在曆史上名氣並不算大,在他當山長期間,培養出的湖湘人才卻超過了任何一個時期,此外赫赫有名的愛晚亭也是他主持修建的。

走在書院中,庭院深深,高大的樹木葳蕤成蔭,枝葉在高處散開,陽光從樹葉間傾灑,在青石磚上留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留下一片清幽靜谧。

濂溪祠內正中懸挂有周敦頤畫像,周敦頤是湖南産生的第一個大思想家,世稱濂溪先生。在書院內的衆多祠堂中,這座祠堂位置極高,表明出其在書院學子心中的重要地位。

崇道祠內朱熹、張栻仿佛依然相談甚歡,二人同爲理學大家,朱熹曾專門到長沙和彼時的書院主教張栻同台會講,論辯“中和”之學,“一時輿馬之衆,飲池水立涸”,可謂盛況空前。那是嶽麓書院的高光時刻,也讓書院從此成爲湖湘學派的中心。

有曆史文化的風景最美,如果來嶽麓書院只爲打卡留念,未免有些流于表面,這座千年學府承載的是悠悠文脈,一座座祠堂紀念的是個人,更是華夏精神。

0 阅读:10

落榜進士

簡介:旅行專家、攝影師、旅遊雜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