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周恩來訪蘇回國,機場見到毛主席歎息道:我犯了致命錯誤

才燦看曆史 2024-03-12 07:42:34

1954年7月6日清晨,百忙之中的毛主席特意抽出時間,早早地來到了北京機場。

雖然等待的時間不算太長,但向來從容淡然的偉人臉上、卻顯露出了一絲焦急,他伫立在空曠的機場跑道旁,眼神卻不知不覺飄向了遠方。

“快看,周總理的飛機回來了!”

就在這時,隨行的人群中不知是誰驚呼了一聲,毛主席便趕緊循聲望去,果然在遠方的天際線處發現了一個若隱若現的飛機身影。

不一會兒的功夫,這架客機經過一段距離的滑行,便穩穩地落地,作爲新中國總理的周恩來也快速走下舷梯,來到了毛主席的面前。

看著他寫滿勞累的臉龐,毛主席連忙伸出雙手、與他緊緊握在了一起,由衷地說道:“恩來,這次遠行你實在辛苦了,我已經看過你提前發回來的電報,實在精彩”。

聽到毛主席的誇贊,周恩來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然而,他好像忽然間想起了什麽,臉色也突然變得嚴肅了起來。

在沉默了片刻之後,周恩來這才歎息了一聲說道:“主席,在蘇聯訪問的時候,我犯了一個十分致命的錯誤,需要向你檢討!”

聞聽此言,毛主席疑惑地看向了他。

要知道,周恩來此次帶領中國代表團,先後抵達蘇聯莫斯科、以及瑞士日內瓦,與蘇、美、英、法在內的14個國家領導人會面,周恩來所做的那番發言更是振聾發聩,贏得了全世界的好評。

“我們不侵略別人,也堅決反對任何人的侵略行爲,我們不威脅別人,也反對任何人的威脅行爲;我們不幹涉別人內政,也反對別人幹涉任何人的內政;我們主張和平,反對戰爭,但我們對任何武裝侵略,決不會置之不理”。

可是,在日內瓦會議上大放異彩的周恩來總理,爲何回國見到毛主席之後卻要主動做檢討呢?

他口中所說的“十分致命的錯誤”,究竟又是指什麽呢?

要想了解其中的故事,就繞不開當時剛剛就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赫魯曉夫。

1

1953年3月5日,身兼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數職的斯大林,因出現嚴重的中風而去世。

也就是從那之後,蘇聯的最高權力被暫時一分爲三。

馬林科夫接任部長會議主席,貝利亞掌握秘密警察部隊和核導彈,而赫魯曉夫則擔任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後來,貝利亞因犯反革命罪被處決,蘇聯的最高權力則分散到了馬林科夫與赫魯曉夫的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赫魯曉夫因擔任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在黨內的影響力要遠比馬林科夫大得多,所以他才是當時蘇聯名義上的第一領導人。

而赫魯曉夫上台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對我國釋放出善意的信號,他先是減免了一部分我國對蘇聯的債務,後來更是將蘇聯在大連、旅順港、新疆的企業歸還給了我國政府。

俗話說“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對于蘇聯這位新領導人,毛主席等中央領導還是十分重視的,也希望與他的關系能夠更近一步。

但是,除了周恩來總理之外,其他的中央領導與赫魯曉夫的交際極少,于是衆人經過一番商議後最終決定,由周恩來總理出馬會一會他。

在這裏,就不得不提及周總理與赫魯曉夫的交際。

1949年底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毛主席就接到斯大林的邀請,率領中國代表團前往莫斯科進行國事訪問。

不久之後,也就是1950年1月,爲了與蘇聯簽訂新的友好互助條約,身爲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的周恩來也趕往莫斯科。

當周總理抵達莫斯科之後,當即受到斯大林與蘇聯官員們的熱情款待。

由于毛主席平日裏並不喝酒,所以在當天的晚宴上,周恩來則承擔起了與對方共飲的代表。

當周恩來總理與斯大林碰杯,並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之後,赫魯曉夫也在這個時候帶著一臉笑意走了過來。

那個時候,赫魯曉夫擔任莫斯科市第一書記、同時也是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來到周恩來身邊後便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心中的敬仰之情。

“周恩來總理,早就聽說過您的名字,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正式見面,這杯酒我敬您”。

當周總理聽到身旁助手的翻譯之後,也開懷大笑道:“以後我們肯定還會經常見面的,中蘇友誼長存,我們的接觸也會更加密切”。

說完此話,周總理與赫魯曉夫碰杯,並將滿滿一杯烈酒喝了下去。

周恩來與赫魯曉夫的第二次見面,是在斯大林去世之後。

當時,我國派出代表團前往莫斯科,參加斯大林的追悼會,以此表達中國人民對斯大林這位革命戰友的緬懷。

由于追悼會現場莊嚴肅穆,周恩來見到赫魯曉夫之後並沒有太多的交談,二人只是相互間點頭致意。

而當追悼會結束之後,赫魯曉夫還是堅持來到車站送別中國代表團,並語氣堅定地對周恩來總理說道:“斯大林同志的去世令我們痛心,但我們會用滿腔熱血,像愛護自己的眼睛那樣,去堅守斯大林同志留下來的偉大事業!”

2

1954年2月28日,在赫魯曉夫的倡議下,蘇、美、英、法四國派出代表齊聚柏林,並最終達成協議:將于不久之後在日內瓦召開會議,共同商討朝鮮和印度問題。

彼時,中國作爲東亞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又通過抗美援朝戰爭證明了自身的軍事實力,自然不會被西方列國所忽略,也收到了此次會議的邀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毛主席親自找到了周恩來總理,說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這次會議十分重要,畢竟參會的除了蘇聯之外,還有美、英、法和他們的一衆附屬國,我認爲應該提前去莫斯科一趟,與赫魯曉夫碰個面”。

見毛主席面色凝重,周恩來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表示對這一想法的支持:“作爲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朋友,在很多問題上,我們確實應該統一步調”。

于是,在日內瓦會議開始之前,也就是4月1日這天,周恩來帶領中國代表團先行前往蘇聯莫斯科。

這次交流,赫魯曉夫與周總理都表達出了十足的誠意,也使得會談十分順利。

然而,就在周總理准備啓程前往日內瓦之際,赫魯曉夫卻突然提議要舉辦一次晚宴,以此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面對盛情邀約,周恩來明白卻之不恭,于是便欣然答應了下來。

當天晚上,除了赫魯曉夫之外,身爲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馬林科夫、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等人也相繼來到身邊敬酒。

而周總理則來者不拒,頻頻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等到一圈酒喝完之後,周總理放下了酒杯,一旁的蘇聯官員見狀也連忙放下酒杯,因爲他們知道,這位新中國的總理肯定有重要的話要說。

只見周總理環視衆人後,將目光落在了赫魯曉夫身上,便字字铿锵有力地說道:“如果在這次會議上,能夠徹底解決朝鮮半島、中南半島的問題,那麽無論是對蘇聯、還是對新中國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爲了實現這個和平的目標,中國代表團必定竭盡全力!”

話音剛落,偌大的宴會廳立馬響起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而就在掌聲逐漸消散之時,莫洛托夫卻迎了上來,他雙手舉著酒杯,頗爲仰慕地說道:“想到不久之後就能和您一同在日內瓦會議上並肩戰鬥,我就感到激動又興奮,爲了我們的友誼而幹杯”。

此時,周總理已經有了幾分醉意,眼前的事物也開始變得模糊起來。

但他還是強撐著身體,舉起酒杯頗有風度地對莫洛托夫說道:“中蘇友誼長存,而你我之間的友誼也很久了”。

隨後,周總理回憶道:“我記得應該是1928年,我黨在莫斯科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我就和你相識了,細算下來已經過去了整整26年!”

見周恩來的記憶力如此之好,莫洛托夫也感到十分驚訝,連忙向前舉了一下酒杯,然後猛地一口喝了下去。而周總理見狀也不猶豫,再次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在這次宴會上,周恩來總理自己都數不清,到底喝了多少杯酒,只記得當時感到身體發飄,便扶著一旁的椅子緩緩坐了下來。

隨行的張聞天見狀,連忙跑過去扶住周總理,在與赫魯曉夫等蘇聯領導人解釋一番後,這才將周總理攙扶回了住處。

不久之後的4月26日,日內瓦會議正式召開,周恩來帶領張聞天、李克農、王稼祥出席了會議,並贏得了參會各國的歡迎與尊重。

尤其是周總理所說的那句“我們主張和平,反對戰爭,但我們對任何武裝侵略,決不會置之不理”更是展示出新中國期望和平的決心。

剛剛結束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爲了友鄰朝鮮和自身的邊境安定而戰,最終靠著將士們百折不撓的毅力、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這便是中國力量,任何國際事務都不能缺少新中國的參與,而像美國那樣的帝國主義行徑,必定是無法長遠的。

3

1954年7月6日,日內瓦會議暫時休會之際,周恩來乘坐飛機匆匆趕回了北京,打算向毛主席當面彙報會議的具體情況。

其實,在日內瓦會議開始之後,張聞天等人便會將每天的會議記錄整理完備,並以電報的形式發送回北京。

但周總理始終覺得,發電報雖然能描述內容,但遠不如當面交談直接方便。而且,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向毛主席當面檢討。

當天清晨,周恩來乘坐的飛機穩穩落在北京機場,走出機艙時便看到了早已等候在這裏的毛主席等人。

他急忙走下舷梯,在經過一番寒暄之後,這才歎息著說道:“主席,我在蘇聯的時候犯下了錯誤,要向你檢討”。

對于這位共事多年的老戰友,毛主席是十分清楚的,周恩來對于任何事情或是工作都極度認真,已經到達了一絲不苟的境地。

于是,毛主席便好奇地問道:“恩來,你說在蘇聯犯了錯誤?這個我倒是不太相信的,你還是先說說嘛,我也洗耳恭聽”。

隨後,周恩來便將在晚宴上醉酒的情形說了一遍,並在最後慚愧地呢喃道:“作爲國家的總理,又是外交部長,竟然在這麽重要的場合上喝醉了酒、露了醜態,實在是不應該,我向你和組織上檢討”。

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毛主席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他拍了拍周恩來的肩膀,強忍著笑意說道:“恩來呀,沒想到你會這麽較真!”

“這種事情也算犯錯誤?喝醉酒也是難免的嘛,要是換做是我的話,就絕不和赫魯曉夫喝酒,我就隨身帶著一包辣子,跟他比吃這個,看不把他辣得滿臉通紅呦”。

聽到毛主席這樣說,周恩來也笑了起來。

毛主席平時是不喝酒的,但他明白“取長補短”的道理。毛主席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一日三餐無辣不歡,和赫魯曉夫比賽吃辣子,也算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在北京短暫待了3天時間,彙報完具體的情況之後,周恩來再次折返回了日內瓦,期間又訪問了蘇聯、內蒙古,最終于8月1日回國。

新中國剛剛成立的那幾年時間裏,西方國家依舊對我們持有敵視、甚至是輕蔑的態度,不斷在我國邊界地區挑起爭端。

面對如此惡意的行徑,周恩來總理不辭辛苦地四處奔波,一邊向全世界宣告我們謀求和平共處的立場,一邊抨擊以美帝國主義爲首的西方國家的狼子野心,可謂是鞠躬盡瘁。

而對于赫魯曉夫,周恩來總理對他的評價就是酒量極大。

1954年9月29日,赫魯曉夫首次訪華,在接風宴上,周恩來親自作陪,並幽默地地說道:“在他眼中,伏特加就像白開水一樣,這才是真正的‘酒司令’嘛!”

18 阅读: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