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陽性!女子大吃一驚:我就出去了一趟……已進入高發期

閩南網 2024-04-26 09:01:07

春日美好時光

是人們親近自然的好時機

趁著周末、假期,紛紛外出活動

有爬山、有露營、有野釣……

不過有人因此“受傷”

發熱數日找不到病因

↓↓↓

發熱數日退不了熱

竟與大腿處的

“小黑點”有關

杭州富陽王女士(化姓)喜歡戶外運動,經常與朋友去爬山。最近幾天,她卻是哪裏都去不了,因爲發熱數日退不了,還伴有頭痛惡心、大腿酸痛等症狀。起初,她以爲是晝夜溫差大,導致“感冒”引起不適,便自行服用了感冒藥。可一連幾日症狀未消退,于是她就來到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根據王女士的敘述,門診醫生給她安排了相關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王女士的白細胞指標2.4×10^9/L,血小板指標80×10^9/L,遠低于正常水平。

醫生詢問病史時,王女士的一句話引起了醫生的警惕,她說“大腿這裏有點痛,只有這邊是痛的”。醫生認真檢查後,發現王女士大腿內側有一個小黑點,考慮到春季是蟲媒疾病高發的季節,不排除蟲咬傷引起的發熱症狀,加速血小板驟降,醫生建議她住院治療。

收入感染科後,該科主任湯軍華查房時又一次詢問王女士的病史,這時王女士提到自己曾在爬山時被一只蜱蟲叮咬,當時就簡單處理了一下傷口,沒有到醫院就診。根據王女士的經曆與病情,醫生懷疑是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于是提取王女士的血液樣本送到區疾控中心檢測。區疾控中心的檢測結果顯示新型布尼亞病毒陽性,證實了醫生的猜測。

△王女士大腿上被蜱蟲叮咬留下的傷口

小心新型布尼亞病毒這可能致命

“新型布尼亞病毒!這是什麽新病毒?”王女士有些不敢置信。

醫生介紹,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也叫“蜱咬熱”“蜱蟲病”,每年4—10月多發,以青壯年居多。主要通過攜帶該病毒的蜱蟲叮咬傳播。感染後臨床症狀主要爲發熱、乏力、納差等,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出現意識障礙、皮膚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多髒器功能衰竭死亡。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後,潛伏期一般是1—2周。經過潛伏期發病後,大多數人症狀不是太嚴重,都可以自愈。“雖然多數是輕症,但重症進展很快,甚至可致命。”

聽到這,王女士不禁感到後怕,慶幸自己沒有麻痹大意,及早來醫院檢查治療。經過一周的治療,王女士康複出院。

醫生還說,引起發熱待查的病因超過200種,主要是由感染性疾病、腫瘤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其他疾病四類引起的。查找原因要經過系統的檢查,因此出現發熱症狀建議大家到發熱門診就診。

對發熱(腋下體溫≥37.3℃)和(或)呼吸道症狀或疑似爲傳染病的患者具有以下任一情況應至發熱門診就診:

●72小時內有發熱、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嗅(味)覺減退、腹瀉、皮疹、黃疸、結膜充血等相關臨床表現,或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伴或不伴發熱;

●發病前2周內有類似患者、可疑感染動物接觸史;

●與患者密切接觸的人群(指共同居住、生活、工作、學習或其他接觸人員)有類似症狀;

●聚集性發病;

●有疫區旅行史或居住史;其他疑似有傳染病風險等。

醫生強調,近期接診的被蜱蟲叮咬患者較多,部分患者先是自行簡單處理,後期出現不適症狀才到醫院就診,“出現蜱蟲叮咬情況,盡量到醫院就診,以免引發其他問題”。

去野外要當心!

轉發提醒更多人!

來源:富陽日報、央視新聞

3 阅读:6335
评论列表
  • 2024-04-26 22:15

    我被咬了,當時就發燒,眼睛腫痛,無其他症狀,後來想想,大腿部位被咬了了

  • 2024-04-27 01:25

    白色有毒